致没有父亲的父亲节,怀念已故的父母

<p class="ql-block"><b>【一】思念</b></p><p class="ql-block"> 父亲离我们13周年,每逢父亲节,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遗憾从没有表达对父亲的爱,连一句“我爱您”!就没有说出口,现在想起总觉得对不起父亲! 亏欠父亲的很多很多!很想说一句:“爸爸我爱您”!“爸爸我想您了”!您在哪里?让我想得很苦!……</p><p class="ql-block">网上摘抄:父爱如山,深沉有力,为我遮挡狂风暴雨;父爱如水,沉默温柔,为我抚平内心的伤痕;父爱如日,温暖灿烂,为我照亮心灵最阴暗的角落;父爱如月,无闻淡雅,即使在最阴霾的日子里也能给予我希望的光芒。而我却说父爱如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前行的力量;父爱如山,它没有修饰,没有言语,却始终耸立在我的生命之源,伴随着我走过每一条坎坷而孤独的路程……好像是写出我的心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二】转父亲文稿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一. 父亲爱学习</b>:</p><p class="ql-block">自小听说:“父亲读书时间长!”</p><p class="ql-block">因父亲小时候个子小,力气薄,爷爷身体不好(神经病),不能正常生活,哪能有能力培养我父亲成长,父亲是我太爷的长孙,自然而然太爷就挑起培养孙子的重任,让我父亲小时候读私塾,长大后教私塾;成家后由于社会发展,父亲想法深造自己,考上了《阜阳颖州师范学校》,学费是由我姥爷支持读完学业,我大姐可以上小学了,接着参加工作。</p><p class="ql-block">听说,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舍得离开他的各种书籍,经常坚持不断学习,想法在书中解决问题,一生中勤勤恳恳,不厌其烦的爱读书。</p><p class="ql-block">父亲晚年,依然坚持学习,每天看书,看报,看杂志,看新闻,写笔记,笔记本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缝的,每天写笔记和心得充实自己,使自己晚年不会孤单。</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处在文革时期,错过了学习机会,成家后,父亲建议:“继续学习”!不然,怎能在社会生存,就会被淘汰!”……</p><p class="ql-block">不久,一次和四侄子在微信里聊天,提到学习方面,就联想起父亲当年爱学习的精神值得学习,可我很难做到,没有那个恒心,还遗憾没有保留一份父亲的文稿。</p><p class="ql-block">四侄子有心把自己保存一份爷爷文稿,用扫描仪把原稿变成了电子版转发给我,供亲人们共同分享。</p><p class="ql-block"><b>二.父亲文稿内容:</b></p><p class="ql-block">父亲写给我母亲的悼念文,那时电脑功能及技术没有现在先进,我用电脑排版,然后打在蜡纸上,用原始手摇速印机印了20份,分给我们姊妹几个留念,遗憾我没有保存好。</p><p class="ql-block"><b>原文: </b></p><p class="ql-block"><b> ——《悼念王传英文》</b> </p><p class="ql-block"> 王氏传英是位普通女性, 生长农村封建家庭, 受传统伦礼制约,自幼缠足,没学文化。童年时代为姊妹多, 依靠外祖母扶养,未满十岁就为妗母抚侍婊弟, 家有祖业百余么,仍过着节衣缩食生活。二十岁来张家,又是弟妹多, 劳动力少, 公公患精神病,不理家务, 婆母身单力薄, 无力持家,我自幼读书, 不务家事,姐已出嫁, 弟弟妹妹年幼,身居长媳的传英, 理应承担繁重家务, 虽是缠脚妇女,也要参加家务劳动。一年暑季稻田灌水传英为参加提水劳动, 手磨破感染, 联及脊背, 开刀治疗排脓半盆,几度昏迷 ,住县医院治疗月余未愈,摞及哺乳的泽清也忍受断乳饥苦。 </p><p class="ql-block">解放前期,两弟渐长,先后成家,生儿育女,人口快速增长。但劳力仍弱,生产收入不好,共同感到大家庭生活困难较多,为调动各自生产积极性,确定兄弟分居,各自谋生。当家产分割时,我任教在外,传英主动让两弟选择: 二弟善于经商, 选于集街房12间,三弟新婚,认住老宅12间,我家分得新宅,有地无房,利用邻人闲房暂住,此种让方便于兄弟的精神是可嘉的。 </p><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我参加革命脱离家门,传英一人带着几个孩子,承担全部生产生活任务。土地改革不久农业实行合作化,集体耕作, 靠工分吃饭,没有劳力,分不到口粮,当时参加革命的实行供给制,只保个人衣食,顾不了自己家庭。传英也只有带着孩子恐受饥苦度日。一九五九年是历史上特大灾年,公社收粮少浪费大,取缔小灶, 全吃食堂, 一日两餐汤菜, 父亲年老体弱, 经受不起讥苦折磨,卧病在床生命难保, -1-</p> <p class="ql-block">传英为尽孝义,派幼小泽佩去阜南买肉食养者人,不料肉食在回家途中被侃民抢吃,未能如愿,父亲含泪离开人间,传英悲痛欲绝。当时食堂每村一所,我家距离食堂达500米,传英昼夜在食堂劳动,打饭全靠瘦弱二女淑会,一日打饭盆破汤泼, 全家无法充饥,二女因饿、昏倒在地,奄奄一息,多方求救幸免一死; 年仅三岁的小女张静骨瘦如柴,汤菜不饱,刚学会走路不久,又饿成不会走路了,常常爬出屋子,在院子里拽野草和野棵吞服,幼小顽强的生命力竞战胜饥饿,得以生存。大女若会到县医院工作不久,月薪10元,还节约支持家庭,并向淮南化肥厂来招工匠干部苦求,说明为保全弟弟生命,收容泽佩当工幸蒙恩准招收,年公十五岁的泽佩生活不能自理,只身远离家乡,母子抱头痛哭难舍难离。 </p><p class="ql-block">传英当时看到灾情重,面积大,当时死人多,为了保全儿女生命,就决心牺牲自己,让汤菜於儿女,自己被饥饿折磨全身浮肿,面目黎黑几度昏倒,我当时在县委救灾工作,日夜拴在办公室里,看到此景,心如刀绞, 无论如何,想求亲友救援也无法拖身! 幸蒙邻居马秀珍主动支援人民币六十元,买些干菜等代食品补助菜汤的不足,才勉强闯过了永生难忘的生死关。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一年实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土地承包到户,农民生产稍有主权。我家劳力虽弱,自劳自食,尚可自保。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六年五月开始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土地重新合拢,虽未重吃大食堂但靠工分吃饭,农民生产积极性,重新受到到束缚,生活水平又低落下去,我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家庭直道灾难,泽佩当工下放归田,安家生子,两孙治猛、张彬刚学走路,由于生活遏迫,少吃无穿,也尝到人间艰苦滋味,传英每忆此景,无不泪下。 </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六年农村土地重新到户,农民生活开始好转。从此两子各立门户,传英带</p><p class="ql-block"> -2-</p> <p class="ql-block">小女张静到我工作单位“五·七”大学同住。该校边教学边种地,农忙时干部、学生、家属都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农业收入很好,生活得到改善。一九七九年学校停办,传英随我转来县教育局生活。因为住进县城,便於小孩求学,从一九八一年起开始接受第三代的抚养培育任务。先后有治猛、治涛、张彬、治海、张欣、张艳六位孙子孙女来阜南上学。吃穿住和管理教育等任务都压在传英肩上,到目前为止,虽未培养成才,但能自劳自食。现有四孙成家,已有第四代孙子孙女各三人,全家热热闹闹欢聚一堂,比起前半生的日子好过多了。可是好景不长,病魔遇来,从一九九二年秋传英的身体开始瘦弱,一次跌倒园地井沿头部创伤缝合数针,已于感不详,先后数次体检,都没查出病症,到一九九三年四月咳嗽加剧。经X镜和CT仪器检查,才发现胸肺积水疑为肺癌。消息传出如睛天霹雷,明知此病无救,也尽一切可能求医诊治,以求万一。因其年岁高,体质弱,不能折除癌瘤,不能西药化疗,故遵医嘱,西药治疗结核,中药化疗肺癌,双管齐下,力争好转。虽不能达到药到病除,可以延长生命,减少痛苦。经过一年六个月的医治,效果甚微,病情逐渐恶化。不幸於一九九四年十月十日晚上九时离开人世,享受七十六岁。我俩一生患难与共,一旦永别,痛心万分! 呜呼式哉!魂兮传英你! 人虽平庸,确通情达理,敬老爱幼,团结亲友, 和睦邻里,能忍能让。你的一生,省吃勤劳俭用,如有美味,很少享受,外侍亲友,内待长幼,常以残菜剩饭充饥。自己衣着全是自纺自缝自穿,任劳任怨,不叫苦累,为节省开支隐病不治,忍受痛苦。儿女抚养成人后,只为儿女操劳后代,一心为家庭为后代,她尝人间少有的演苦!! -3-</p> <p class="ql-block">魂兮传英在病重期间,神志始终清醒,自知生日不多,要求落叶归根。难舍后代,留恋人生。躺在病榻上向儿女安排自己后事,“儿、媳、她死丧事要俭办,对她无嗣的父母坟基要祭扫,表示她永远不忘的孝义。对儿媳、孙女等人不分昼夜不嫌脏的侍奉护理,表达感激不尽心情,对三位女儿,求医救治,送药输液,随呼随应,昼夜不息,临终时都能守在床前,自慰的说出无愧养儿育女一场,死也瞑目。为感谢后代诚挚奉养,以自用遗物愧送后辈,留作纪念,深表传英留恋人生,期望后辈永远怀念的心情!魂兮传英! 魂灵有知,我俩团聚之日不久了,魂灵无知,我的思念的日子也就多了。你走之后我的思想纷乱,灵魂无着,无意於人世了。正如古人韩愈说的那样,“死而有知,其几何离,死而无知悲不几何,而不悲哉无穷期也。"魂兮传英! 为受世政干预: 你的寿棺未能适时应用,我的过错,但决不食言。待我俩屏葬时重开墓窗穴送还於你,是我的心愿。我死之后如有违背,实属不孝之徒,会受世人唾骂的。我生前定向儿孙讲明原由。魂兮传英! 祝你九泉之下永远安息吧!为悼念你在天之灵以安慰我未死之心,特撰此文以祭之! </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六日</p> <p class="ql-block">【<b>三】转发父亲的遗留春联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父亲在世的时候,每天爱好写毛笔字,每逢春节,春联都是父亲写。</p><p class="ql-block">2002年春节,我四侄子对爷爷说:“现在年轻人大部分都不会写春联,都是到书店去买,不如您写春联,我拿回老家小集镇上去卖好吧!”</p><p class="ql-block">😄哈哈!爷爷答应了!……</p><p class="ql-block">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不久侄子回老家突然发现老房子里存放的春联,侄子立即想起,是爷爷当年写的春联,剩下的一部分,遗憾没有保管好,只有唯一一幅比较好,所以激动的发给我分享!</p> <p class="ql-block">【<b>四】父母照片美秀</b></p><p class="ql-block">1992年春天,母亲患病(肺癌),父亲和母亲特意拍一张合影照留念。后来四侄子把爷爷奶奶照片美秀,现在又把爷爷奶奶美秀照片加上爷爷写的春联拼成一个美丽的图画,好像一个温馨的家,愿爷爷奶奶在天堂一切安好!</p><p class="ql-block">在天有灵,保佑子孙后代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事业有成!兴旺发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