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末的晨,本应晚些起床,却被家犬柯基早早唤醒,用它温润的舌头添了我暴露在外的臂膀。已是芒种,一年中日出最早的季节,睁开眼,便见天亮,头条里没有了更新的资讯,放下手机,我顺手翻起床前那本已然旧了的朱自清散文集。</p> <p class="ql-block">喜欢上这位字佩弦的人和文,还是在安徽老家涡阳上县中的时候。朱自清是江苏东海人,生于1898年11月,自小随⽗定居扬州,后就读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淸华大学,中国现代散⽂家、诗⼈、学者、民主战士,曾被毛泽东称颂是一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的著名作家。</p> <p class="ql-block">即便身处皖西北的那座古老县城一一老子故里、曹操和华佗的故乡,也因常诵读他的经典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而爱屋及乌,浮想联翩,心心念念南京浦口火车站的那边月台,清华大学校园里的一池荷花……</p> <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恰逢冬招,陆海空军、沪宁汉杭,我果断应征入伍,进了南京城,成为一名雷锋的同行战友。一年后,我拿到了驾照,可以开着北京212军用吉普车,自豪地行在鼓楼新街口,古都金陵的大街小巷,也有了开过长江大桥,去浦口火车站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彩条的纸书签,正夹在了文集中的背影那篇,而这里,正是我多年心结所在之处,有着被作者挑逗起的绵绵思绪:每次经过下关的中山码头,或江北的浦口火车站,总想起父亲去江北的情景,翻过月台买水果的吃力和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像极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不停晃动着的倒映的弥望的田田的叶子。</p> <p class="ql-block">再读背影,在这夏至未至的周末。气温高达36度,灼灼其阳,炽烤着我多年来剪不断的追梦激情,撩拨起我雄赳赳跨过长江,去那边月台追寻百年背影的冲动……南京北站已隐约可见,西埂莲乡正荷开三千。</p> <p class="ql-block">废弃已久的浦口火车站,早已繁华落尽。曾经拥挤不堪的售票大厅,鸦雀无声,蛛网密布,出了候车室,父亲来回爬过的那边月台,就在了我的眼前,四周长满了过人的野草,一阵江风吹来,倾了那略黄的一片,仿佛他苍老且臃肿的背影,躬伏在这无人的月台……</p> <p class="ql-block">夏至的父亲节,不见了日环食,也没有贝利珠的天象。在微信朋友圈,在美篇的精选话题里,人们一起感同父爱的深沉,慨叹时光的不忍……夸父逐日而去,如山的父爱,又岂是那天狗能吞食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