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琐忆——城隍庙遐思

家和万事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文/王剑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的家乡在山西晋东之太行腹地的黎城。不必说这里山川地貌堪称“表里山河”,也不必说这里民淳俗厚,地灵人杰。只单说这五千余年浩如烟海的中华文明史,若追朔其源头,家乡则占有了它一定的份量。而尤为称颂的是座落于城中的“城隍庙”,它不仅是家乡的标志性建筑,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更是家乡人心中难以割舍,历代尊崇的“神”!</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  城隍庙标志建筑——“三节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县城城隍庙位于河下东街县委、县政府东侧,古时为宋代建筑,</span>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始建年代己无从考证,而据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黎城县志》和庙内碑刻记载:为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随县治迁变而迁建于今址。</p><p class="ql-block"> 城隍庙所属建筑主要包括山门(俗称“三节楼”)与东西掖门、院内正殿及东西廊房等。其“三节楼”筑于高台之上,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飞檐斗拱,构造精美,气宇轩昂,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2013年5月,城隍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  飞檐斗角,凌空腾跃,欲冲九霄的“三节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span>岁月悠悠,乡情缠绕。独身来到县城中心的城隍庙前,万千思绪穿过初秋的时空隧道,去感念时间的过往,体味故乡渐渐飘远的往事,镌刻的印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从前我对城隍庙的了解并不多,只是限于民间对它的某些传说。而今当我品读了退休干部宋起会老先生所著的《小城春秋》之后,自己不仅对它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家乡的发展历史更添了一份挚爱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所谓“城隍庙”就是指祭祀“城隍爷”的庙宇。“城隍”一词,古时载释为:“‘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在远古的氏族部落时代,我们的祖先为防御野兽的袭击,其它部落的入侵和水患的发生,于是在居住地四周挖沟筑墙,垫高的叫城,挖沟的叫隍,同时又认为这城与隍都是有灵性的,是超自然的神。因此,相信对其崇拜能保护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城隍在封建社会里,是等同于主政地方一级,护佑一方百姓的“县令”,祭祀“城隍”由此而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秋风徐徐,立于城隍庙前,仰视这宏伟的山门“三节楼”,它飞檐斗角,凌空腾跃,欲冲九霄,不得不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深深折服!长治县南宋村也有一古建筑“五凤楼”,为五重檐,寓意“五凤展翅”,始建于元代,不仅有美丽的传说,其历史和艺术价值也首屈一指,同属国保单位。但家乡的这座城隍庙“三节楼”,相较则更展现出了它应有的古韵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三节楼”仰视与掖门前的青石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忆起我的童年岁月,一半是在乡下的老家生活,而另一半则是在这县城的城隍庙院里度过。与此结缘,也让我有了一段难忘而怡悦的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记得那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我只有五、六岁,父亲当时在县农业局工作,农业局的办公地点就设在县城隍庙院内,我和家人随父亲曾在这里小住。那时城隍庙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政治运动后,神像被拆除,改作它用,祭祀活动业己取消。百姓们若想到城隍庙祭祀,只能有时进到院内,在院中央一个用水泥石子筑成的方形高台上焚香点蜡,作简单的祭拜后离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父亲一生喜欢钻研,那时单位有一架“海鸥”牌照相机,父亲很快就学会了照相,于是单位的相机曾由他负责过照相、冲洗。这其中,唯一一张我俩姐姐在城隍庙院内的黑白照珍藏于相册中,无声地见证了那段真实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城隍庙东、西掖门前有青石铺筑的台阶,在生活单一的年代里,此处就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不知从何时起,台阶两厢的两溜条石(古时称其为“垂带石”)就被无数的顽童当作“滑梯",争相用屁股腚上下磨成了光溜溜的青石坡,名为“滑坡儿”,并将此俗沿袭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但玩归玩,闹归闹,本属神圣之地,长久以来,顽童的欢闹究竟有无冒犯了城隍老爷的神威,又是否怪罪于孩子们的天性?可能早已网开一面吧。而莫名其妙的是东、西两个台阶,孩子们却偏偏在西台阶前玩的多,任凭那两溜条石磨得铮亮,这似乎成了未解之谜,且童年的印痕也深深烙在我的心底!</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二姐(后)、三姐(前)在城隍庙院的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 秋风中的城隍庙“三节楼”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城隍庙正对着县城的正街,左右为河下东西街。民国初年,这里是抵近县城的北边。因县城四周为城墙,所以城隍庙背靠北城墙,在其左右还有汉高祖庙(位于县城西北角,北城墙处)、火神庙、关帝庙等古建筑。由宋起会老先生的《小城春秋》书中即知,原来民国之前县城为四四方方的一座古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县城为正方形,城垣周四里余,高三丈许,辟门三,东曰拱辰(即城东门),西曰西戌(即城西门),南曰南熏(即城南门),城墙与城门楼经元、明、清、民国历代知县均有修建和增添设施。”“古称城里十三道街,两个圪廊、一个旮旯。东西走向七条街,南北走向六条街,叫做七六十三道街。纵横街道还呈方格网状遍布全城各个角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从宋起会老先生所著的这本书里,完全可以找到家乡古时县城的风貌,它同时还是一座商贾云集,繁荣兴盛之地。只可惜经抗战时期日寇侵华,古城的繁华已不复存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载自《小城春秋》的黎城县古城旧街平面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南北相对的城隍庙正殿及“三节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民国时期,城隍庙“三节楼”顶层外檐斗拱下曾悬挂有四块大字匾额,名曰:“群峰环翠”,据传为一犯人所写,又说为一叫花子所写,字体端庄典雅,十分耀眼。岂料,1938年,日寇铁蹄侵入县城,此后,这四块巨匾便不知去向,遂之成为了历史的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 “难忘的一九三八,凡是黎城的年长者都会记得一九三八年农历正月十八这一天,这是一个苦难的日子,是日本侵略者进攻黎城的日子。” 读着宋起会老先生的文字,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p><p class="ql-block"> 后来一次十分偶然的机会,当我在查找有关黎城的历史史料时,于网上发现了当年日军画报上刊载的县城城隍庙旧照,系日军随军记者拍摄。从其上面,让我惊讶地看到了所写的“群峰环翠”四个大字!我心中怒斥着日寇侵华的罪行,又感到这是否应称得上是万幸中的不幸?!</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喜爱绘画。回想随父亲在城隍庙小住时,父亲曾让我坐在院子中央去画“三节楼”,我兴致很高地画了一个下午,次日,当父亲拿上我的画让别人去看时,欣然得到了别人的夸奖。这件事虽说己过去四十余年,可偶然想起儿时的情形来,略感自己虽处幼年,就初次体验了古建筑的独特之美。</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常听人在谈及家乡时就说:“钟灵毓秀,<span style="font-size:18px;">群峰环翠</span>。”嗣后我逐渐明白,原来自古这是作为一些文人墨士对家乡的直观评价。看来也是:皆因立于县邑高处,环顾四周,重峦叠嶂,两漳襟带,是为盆地。尤位于县城西井镇之板山,其雄浑壮丽,汇聚了太行八百里风光最美最奇的一段。而千百年来,它作为县城西北境之天然屏障,<span style="font-size:18px;">亘古不变,</span>和城中巍峨的城隍庙古楼,共同庇佑着黎民百姓的幸福安宁。</p><p class="ql-block"> 适逢盛世,民殷国强。今日,城隍庙“三节楼”上的这块匾额,由我县书法家钮宇大先生书写,继之高悬于古楼之上。它无不向世人诠释和昭示了家乡最鲜明的特色、以及秉承的深厚的历史文脉。此匾且蓝底黄字,同古建筑相互辉映,令古楼愈加威严,更为昂首,光彩照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民国时期的黎城县城隍庙,“群峰环翠”四字匾额,字体端庄,高悬于“三节楼”之上。(网载,侵华日军史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  元宵节里的璀璨名珠——城隍庙“三节楼”(网载)</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他大妮(娘),他婶婶,瞧戏赶会咱厮跟,会上买个好火烧(烧饼),背藏圪罗分一分。”这是过去曾流传于家乡的一则民谣。这则民谣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乡下百姓去赶庙会的情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旧时黎城庙会很多,有乡村的也有县城的,直到现在仍有此俗,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庙会的形式和规模等已发生了改变,主要是逐浙趋向于简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听</span>老辈人访,并<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结合宋起会老先生详尽的回忆,在本县最隆重,极具规模的当属县城城隍庙会,时间为农历四月十五,会期为三天。此庙会最主要的特点,实则是重要的活动为“城隍爷”巡街。“城隍爷”巡街即四月十五当天,“八抬大驾”把城隍老爷从庙堂里请出来,仪仗队,乐队,接香客等队伍浩浩荡荡,鼓乐震天,沿古县城主街道、临村,</span>沿途并设祭宴,<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如人间官府主要官员出训样“巡视”一天。城隍爷在乐享人间俸禄,也感受了一番人间热闹的赶集场面后,折身返回,场面蔚为壮观。庙会期间,按照人们敬神的思想情感,理当还要为城隍老爷唱戏。戏为“三台戏”,戏班子请当地最好的戏班人马来唱,在会期三天内,全都是名角名戏,且好戏连台,让看的观众留连忘返,方圆五里内的百姓不忍归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不仅如此,从周边县城和外省赶过来的商人也云集一地,叫卖声和着赶集人的声音、戏乐之声,一齐喧嚣了这个太行腹地的千年古县,瞬间又让处于农耕时代的山区小城,鼎沸了无数陈年的旧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古朴典雅的城隍庙大殿台前装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儿时在城隍庙居住,时常仰望高大气派的“三节楼”,对它的敬仰之情就默默藏于心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长大后,我曾翻阅过由县文化馆出版的一本《黎城民间故事》,从其里面得到了关于建造“三节楼”的故事传说。这则故事大概是谈到,在修建“三节楼”的顶层之时,古代的民工们在限于斗拱上的挑角,挑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为此一愁莫展的关键时候,“鲁班爷”恰巧路遇此地,在民工们的讨教之下,只见“鲁班爷”举起手中的板斧,用力向上一甩,便将挑角稳稳地抬了起来……现今,每当我回想起这个传奇故事,就更为这座立于县城中央的古建筑崇拜有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城隍之大,莫过于历来善男信女对于“城隍爷”的敬畏心理。关于在古代何时设置了城隍庙这个专供人们祭祀的场所,又何时封了“城隍爷”的官位,或许无需细究,就只说家乡的这个“城隍”吧,据史载为明洪武年间曾封为:“监察司民城隍显佑伯”,锡以七旒七章元衣纁裳,冕服焜煌,于戏,盛哉!相当于朝廷的“正四品”官员。这实则是体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个人对城隍的尊崇心理,于是乎他称帝后,即对城隍的加封达到了顶峰,并成为全国祭祀城隍的极盛时期。史载,他曾说:“朕设京师城隍,统各府州县之神,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卑幽明举不能幸免。”而又说:“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祭祀城隍,当然一方面是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而另一方面则说明了这是封建统治阶级实施“治国安邦”的一种管理手段。因此“城隍”的作用,即由原始的祈求风调雨顺,抵御自然灾害上,渐演化为掌管阴司,收治亡魂,惩恶扬善,且能“洞阴明阳”,明察秋毫的万能之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今在“三节楼”东西两侧的掖门旁,仍可清晰地看到古时砖雕的两副对联:“赐福惩恶天道昭,御灾捍患神功著”;“王法明处容可逭,天刑暗中恐难延”。这两幅对联均己对“城隍神”的功能作了很好的诠释。</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城隍庙大殿后及前院一侧保存的黎城古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家乡的这座城隍庙在建成之后,曾数次毁于兵火,所以历代皆修。听老辈人讲,原城隍庙里,东西廊房皆塑有阴司机构,阎王、判官,小鬼施刑,阴曹地府情景显。城隍庙正殿自然又为“城隍老爷”端坐于正堂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过去当地人曾传说,到了夜半时分就常有“黑白无常”、“鸡角鬼”在县城周附近三岔口“捉人”(指犯了王法或即将过世之人),鬼卒们</span>用铁绳将其栓住后<span style="color:rgb(1, 1, 1);">,随即化作一股阴风,回到城隍庙里,让逝去的亡魂在此接受阴司的审讯和管理。尽管这个传说,只存在于人们虚幻的想像之中,但足见历来百姓对“城隍老爷”表现出了无比敬畏的心理。</span></p> <p class="ql-block"><b> 城隍庙东侧廊房外墙</b></p><p class="ql-block"> 与城隍庙结缘,记得儿时父亲还衷情于音乐。为此,每逢周末在城隍庙小住,我就和父亲来到院内东南角,他同事住的一间屋子里去听音乐。他家住在县城东关,和我父亲关系不错。我们在那里主要是想听人家自己买的录音机里,有当时流行的,许多好听的歌曲。 </p><p class="ql-block"> 等时间一长,父亲在他那里还学会了录音,并传授给了任教的母亲。随后父亲和母亲曾用一盘空的录音带,分别学唱并录制了《牡丹之歌》、毛泽东诗词《浪淘沙·北戴河》两首歌曲,我们姐弟几个也学着录了《军港之夜》、《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外婆的彭湖湾》、《礼貌歌》(80年代开展文明礼貌月时的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等一些流行之歌,同时还朗诵了部分学过的课文内容等。只可惜后因我家数次搬迁,这盘珍贵的录音带己不慎丢失,而这段难忘美好的时光印痕,也只残存于我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小住,最惬意的时间是夏季的傍晚。此刻凉风习习,一家人坐在院内说说笑笑,吃着晚饭,抬头望着灿烂的星空,眼前是星光辉映的高大的“三节楼”。某天晚上,父亲带我从城隍庙院西南角的一个偏门出去,到县城电影院去看电影,看的内容是过去常演的战斗片。</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县城街道很窄,街上只有几盏昏暗的路灯。看电影的消息是电影公司以“海报”的形式用粉笔写在县城街道路口拐角处,墙面上设置的一块小黑板里。大意是:海报:今晚8点在县电影院演出什么电影,欢迎准时观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绿树掩映下的城隍庙</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与城隍庙结缘,在父亲的言谈中,我还认识了曾任县文博馆馆长的赵满芳老师。他</span>原在县文化馆工作,<span style="color:rgb(1, 1, 1);">和我父亲是黎城一中的同学,论年龄他比我父亲小,我称他叔叔。在认识他之时,我早己结束了在城隍庙小住的孩提光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赵满芳是本县出了名的乡土文化人士。他精通于书画,并对黎城的古文物、古文化颇有一定研究。县文博馆成立后,办公地点就设在了城隍庙,而早先在此办公的一些单位业己迁离。应该说,将城隍庙辟为“文博馆”名符其实,这同时对保护城隍庙这一重要文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文博馆”故名思义就是指文物博物馆。在他任馆长期间,他将全县所涉文物进行了收集馆藏,参与编辑出版了一些古文化研究书籍。重点是对城隍庙所属建筑,前后数次实施过彩绘、维修,甚于大修。家乡的这座城隍庙也由原来的省级文保单位,一跃晋升为“国保”单位。毫无疑问,赵满芳老师在文保工作方面上的成就,功不可没,他也为弘扬传承悠久灿烂的古黎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立于现代文明中的城隍庙</b></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在县文博馆成立后,还是对城隍庙进行维修期间,我总怀着对城隍庙诸多的好感之情,多次到此造访或观摩、参与全县曾在这里举办过的书画展。</p><p class="ql-block"> 一次,城隍庙在进行维修时我去参观。赵老师看见我,便微笑着和我打招呼。他在院内指着大殿告诉我:“我和你父亲过去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俩曾在过一个单位,办公的地方就在这个大殿里,晚上我们还睡在这里,没什么好怕的。”从他的言语中,不仅真实地回忆和概括了他们那一代人,一段历史的过往,也从中体现出了他对自身所衷爱事业的一份执着。</p><p class="ql-block"> 在维修完城隍庙之后,赵老师将曾亲手撰刻的两幅对联牌匾挂于庙堂之上。为篆体:“名利争竞须知终有下场时,善恶报施莫道竟无前世事。”;楷体:“做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大殿正中书写“泽被黎民”金字匾额。这与新塑的城隍神像,相映生辉,使这座悬山顶形制,琉璃瓦装饰的“神殿”更加庄严神圣!</p><p class="ql-block"> 故此,受其影响,我参加工作后又逐渐认识了董清贤(书法曾被誉为“黎城第一笔”,也和我父亲是同学)、赵晚芹、钮龙章、张文建、郭雅敏……一些爱好书画或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老中青文化人士,尤其是结识了一群追慕痴迷红色文化和古黎文化的朋友。而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无不时时鼓舞激励着我在前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黎城县民间剪纸艺人杨斐的剪纸作品——城隍庙“三节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县城城隍庙在被占的县直单位迁离后,即重新恢复了原来的祭祀场所。有了让百姓表达心中祈愿的活动场所,特别是加之对城隍庙古建筑的维修,于是,过去祭祀“城隍老爷”的习俗又红火热闹起来。因为在古时人们就传说黎城的城隍庙是很“灵验”的,时至今日,遵循传统,为保护这一民间风俗,传承古黎文化,在家乡人看来自然更觉“灵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所以,这不管是农历初一、十五或还是沿袭的城隍庙会,到此上香祭拜的人便络绎不绝,且炮竹震天(近年来,出于环保、消防方面的原因,禁放了炮竹),</span>其中包括了天南地北,离乡在外的游子。活动<span style="color:rgb(1, 1, 1);">现场在充满着烟火味的气息中,立时升腾起一股股浓烈的思乡味道。“乡愁”二字写在每个人的脸上,也永印在每个人的心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古代,黎城还有“一县二城隍”之说。这是家乡独一无二的历史传说,和象征荣耀的骄傲之光。当地民谣传曰:“一县二城隍,黎城能兴旺。县城拜一拜,玉泉走一趟。城隍古来久,京隍香火旺。二隍保平安,人民乐安康!”这里所说的第二个“城隍”即为本县南委泉村的“京城隍”。究其原因,是只为古时村里出了一个道台,他因在京城做过官,到告老还乡之时,竟从京城请回一尊城隍爷,他无处将其安身,便在村里新建了一处城隍庙,取名叫“京城隍”,地位还高于县城的城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站在偶觉有丝丝凉意的秋风里,我环视着屹立于眼前的城隍庙“三节楼”,默读着台前大红柱子上,由赵满芳老师撰写的一幅隶字对联牌匾:“八方祥瑞集一楼灵秀,千载风神凝满邑光华”,禁不住再次感叹:城隍庙——你是家乡人民心中的“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彼时,当脑海中翻出本县民间剪纸艺人杨斐曾剪过的一幅城隍庙“三节楼”作品时,又想到了上过国家生肖邮票的布艺“黎侯虎”,再想想家乡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凡此种种,我作为家乡儿女,其中的一份子,今天回首点滴的往事,当轻和着“三节楼”四面挑角上清脆的铃铛之声,便尤感记忆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明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21年初秋感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