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坐着火车去拉萨 (一)

天籁之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是我日夜遥望着蓝天,是我渴望着永久的梦幻,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那是我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藏,是我梦里的诗和远方,心中的一片净土,眼中充满神秘的境地,镜头里的摄影天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一个出发去西藏的人, 虽然理由不同,但每个人的目的地都是圣洁、神秘的青藏高原。初心由“有生之年必去一次”西藏,到去过之后便流连忘返,一次又一次的一去再去无法自拔,这就是“除了月亮之外最神秘的地方”—青藏高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6年,我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拍万幅照,写万篇文”行动,走遍了中华大地包括港、澳、台在内的省、市、自治区后,便预谋自驾由新疆叶城G219国道“天路”初次进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路上,一座座山川相连,翻越了海拔5380米的红土大坂等数十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穿过近千公里含氧量极低的无人区风餐露宿。经过了“死人沟里睡一觉、班公湖里洗个澡、界山大坂撒泡尿”的进藏三道关的考验,在日月星光和蓝天白云的陪伴下,终于来到了圣殿布达拉宫脚下,在天空之城拉萨庆祝伟大祖国成立67周年,献上走遍中华大地赞美祖国的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路上,蓝天白云下孕育着世世代代的藏民族 ,造就了独特的异地风情。千山之巅 万水之源的青藏高原上,每一座雪山冰川,每一处寺庙灵塔,每一个湖泊湿地,每一面经幡风马旗,每一张笑脸磕长头,都有述说不尽的故事充满了奥秘引力。让我心旌摇曳。让我一次次带着浓烈的好奇,带着相机和笔,带着执着进入这片秘境,叩响西藏的神秘之门,靠近它,探索它,认识它,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无论信仰与否,悄无声息的感动和满足都伴随着我行走在其中的时光和路途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过境迁,每年的春天我都惦记着去西藏雅鲁藏布看桃花,但终因年过七十,没有西藏的旅行社敢冒险收我。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好事多磨,在宁夏国旅的帮助下,我终于如愿以偿,可以乘坐火车去拉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按着旅行社的要求,我签署了进藏免责书,走前在三甲医院做了健康体检,将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随身携带,出发前做了48小时核酸检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2022年5月20日,晚20:00分在银川火车站集合,乘坐22:40分银川到兰州的K815次列车前往甘肃兰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一夜的行车,5月21日上午7:30分,列车正点到达兰州车站,我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汇入核酸检测的人流之中,好不容易才做完了48小时核酸检测走出了兰州站,此时已经饥肠辘辘,于是又扫码进站,抓紧时间用早餐,刚刚吃完早餐,就又排队检票上车了,经过一番折腾,终于登上了由四川成都开往西藏拉萨的Z322次列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疫情的形势严峻,由北京、上海、西宁进藏的列车大多都停开了,每天只有两趟进藏列车,车票十分紧缺。我能登上进藏列车实属不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Z322次列车于上午9:23分由兰州车站开出,前往青海省西宁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月21日上午11:20分到达青海西宁站。(西宁海拔2295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全体乘客带着各自的行李下车,不出站直接换乘停在站台对面的高原列车,原车几车厢几号铺再次对号入座高原列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青海省西宁市起,列车就行驶在青藏高原的【青藏铁路】线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铁路25T青藏高原型列车是专为青藏铁路设计制造的。其列车车厢特有的供氧、真空集便以及其它新型配备,是其它类型列车车厢所没有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车厢里的【供氧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青藏铁路】被称为“通天之路”、“东方哈达”的世界最长而且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全长1956千米 ,海拔高度大于4000米的路段达960千米,其中包括世界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站】,此外,还有550千米的铁路铺设在多年冻土之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青藏铁路分为两期建设施工,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该段全长814千米,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1日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 ,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该段全长1142千米,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地球南极北极后)的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紫外线强烈,常年积雪,气候复杂而闻名于世。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曾写到“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中国人就是不信邪,愣是把铁路修到了拉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青藏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创下太多太多的世界之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穿越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千米,攻克了世界铁路筑路史上困扰人类多年的冻土难题。是世界上穿越连续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冻土地段行车时数达100千米/时,创高原铁路冻土地段世界最高时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标高4950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横跨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附近,坐落着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位于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垭口多年冻土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昆仑山北缘的纳赤台上行15千米,一座雄伟的大桥拔地而起,像巨人的双臂托起飞驰而来的列车。这座大桥就是青藏铁路沿线最高的大桥—【三岔河大桥】。是世界上高原铁路第一高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水河特大桥】位于海拔4500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全长11.7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以桥代路”工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水河特大桥如同一条美丽的“彩虹”,飞架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在巨龙般逶迤而去的大桥下,各桥墩间的1300多个桥孔可供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自由迁徙。在神秘而美丽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清水河铁路桥已经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走进人间的天堂,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午11:40分, 高原列车缓缓驶出了西宁站,带着我奔向西藏拉萨。开始了【青藏铁路】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路途时间漫长,列车上的人们或玩手机,或闷头大睡,或聚众聊天。我抓紧时间用了午餐(火车上供应套餐每份30元,或到餐车点菜均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午餐后我整理装备,守住车窗聚焦沿途风景,随时按下快门,留住青藏铁路沿途的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时列车员招呼乘客填写【旅客健康登记卡】。乍一看是“旅客健康登记卡”,当逐项填写完并三次签上自己的名字后,才明白是一份铁路公司的“免责书”,感觉像是在填写生死状一样,好有使命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时车厢里有人惊奇的喊“青海湖”,我立即走向车窗,聚焦【青海湖】,按下快门,留下这青藏铁路上的第一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列车上拍摄的【青海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西北部,刚察县南部,距西宁市136千米,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仙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最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3196米,湖岸线长360千米,面积4583平方千米,湖水冰冷且盐分很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湖中有海心山,四周高山环绕;北面是大通山,东面为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为橡皮山。湖区盛夏时节平均气温仅15℃,为天然避暑胜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列车沿着青海湖北岸前行,穿过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天梯”隧道—【关角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角”藏语意为“登天的梯”,列车从青海湖北岸的天峻县翻越青海南山的关角山进入柴达木盆地,通过柴达木进入青藏高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角隧道】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国内最长的铁路隧道。全长32.645千米,平均海拔超过3600米,年平均气温只有0℃,最低温度37.5℃,施工条件极端复杂。建设人员破解了多项世界技术难题,开创了高海拔地区修建超长隧道的先例,并创造了高海拔世界第一长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关角隧道1978年顺利通车,55名铁道兵的生命也留在了关角山。开凿隧道中牺牲的烈士的墓地就在山脚旁,每当列车经过都长鸣汽笛向烈士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列车穿过“关角隧道”,便进入【柴达木盆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性巨大山间断陷盆地,盆地呈三角形,东西长800千米,南北宽300千米,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内陆盛产铁矿、铜矿、锡矿、盐矿等多种矿物,故被称为“聚宝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腹地“柴达木沙漠”在中国八大沙漠里位居第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柴达木”是蒙语,意为“盐泽”。更为确切的意思为“一片浅缓倾斜的,有着鹅卵石的大漫坡”。所以我在列车上看到,沿途既有丘陵沼泽,又有沙漠戈壁。在这样一个“天上不飞鸟,地下不长草”的地方,确蕴藏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湖盐、铁、铜、锡等多种矿藏,是中国的“聚宝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16:40分列车行驶到站【德令哈】,我连忙走出车厢到站台活动身体,透透空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德令哈】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边缘,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 。柴达木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德令哈”是蒙古语,意为“广阔的金色原野”。奔流不息的巴音河像一条美丽的银色飘带穿城而过,使这里成为柴达木盆地一块富饶的绿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列车继续在青藏高原上前行,前方到站【格尔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0分列车到达【格尔木】车站,(海拔2970米)停车30分钟,要在这里更换大马力柴油机车。青藏铁路的电气化线路只到格尔木站。从格尔木站至拉萨站海拔越来越高,一路爬升至最高点,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车站】,电力机车不能满足长距离大坡度爬升的动力需求,只有采用大马力的柴油机车,两个机车串联来保证有足够的动力,来实现高原铁路的安全行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距离与海拔图】上,我看到,从海拔2790米的格尔木到到海拔4778米的昆仑山口,直线距离200千米,但爬升垂直高度达2000米,高海拔使得机车由于缺氧,燃烧不充分,机车功率损失30%,就必须使用更大功率的机车来保证有足够的动力爬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迅速走出车厢,快步向列车头部走去,亲眼目睹了机车更换的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青藏铁路格拉段上,常用的大马力柴油机车有两种。一种是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最大功率4216马力的东风8B机车,涂装“绿色”衬黄色腰线,一般用于旅客列车;另一种是由美国通用电气交通运输(CE)公司设计制造的3880马力的NJ2机车,车身涂装白色,一般用于拖挂货物列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白色涂装的进口NJ2机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绿色涂装的国产东风8B机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开车的哨声响了,我走进车厢站在车窗前,凝视着窗外的夕阳 在晚霞中落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幕下的昆仑山雪峰洁白耀眼,这时的海拔越来越高,车厢里的供氧口也开始供给氧气,进藏的人中也出现了高反的症状,尤其是来自福建沿海和四川盆地的人要比来自西北黄土高原人的高反症状剧烈,除了嗜睡、头晕、头痛,已经有人呕吐了。吸氧,喝红景天,吃止痛片,一切预防措施都用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一直注视着车窗外的雪山,想亲眼目睹世界海拔最高的车站—【唐古拉山车站】,但到10点车厢熄灯休息了,所有人都已经上了自己的床铺休息,准备在睡梦中度过高原反应,原本喧闹的车厢,瞬间平静了下来。我望着车窗外,厚重的阴云黑幕遮盖了唐古拉山一片漆黑,遗憾的躺在了铺上,朦朦胧胧地睡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睡梦中的我,被列车员的叫站声惊醒。睁眼一看已是22日凌晨5:30分,该下车换乘了。我的卧铺车票是从兰州到那曲,由那曲到拉萨段是硬座票,于是便急忙收拾好行李准备下车换乘。这时领队又通知,补好了那曲到拉萨段的卧铺票,不用再下车换乘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06:10分列车到达【那曲站】(海拔4513米)我走出车厢到站台上活动身体,透透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昨晚列车翻越了唐古拉山,进入了西藏的那曲地区。“那曲”在藏语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耳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又称绛塘。是青藏高原的核心和主体部分,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然而,它却养育着世界上游牧生活保留最完整的藏族牧民和成千上万的高原独有野生动植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是藏族最古老的象雄文化的发源地,也是长江、湄公河、萨尔温江、黄河等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列车驶出那曲站后,继续奔向拉萨 ,我看到青藏铁路沿线护路站的武警官兵向列车敬礼。他们常年守护着青藏铁路,每当列车经过,他们都向列车敬礼,也成为青藏铁路上的一大景观,我向孤独的哨兵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列车继续婉转前行,绕过一个大湾, 便依稀看到左前远方拉萨城的标志【布达拉宫】和右前较近的拉萨河【铁路大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列车过桥后左转随后进入【柳吾隧道】,出了400米的隧道后,就到达了终点站—【拉萨火车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月22日上午09:55分,列车准时到达拉萨站,(海拔3647米)我收拾好行李 ,慢慢地离开了陪伴我39个小时的列车。并和它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拉萨站出站口,汇入核酸检测的人流之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