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之千宫之宫

扬眉

<p class="ql-block">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5平方千米,与举世闻名的纽约中央公园相仿,保存了大明宫原有的地形和地表的遗址分布,设计上延续大明宫遗址原有的空间秩序。其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3000多亩的区域对市民免费开放,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距今1300余年的大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大明宫始建。唐龙朔三年(663年),高宗帝将其扩建,是唐代帝王最为显赫壮丽的建筑。从高宗时起,历朝皇帝多在此听政,为唐王朝200余年间的统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大明宫遗址是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遗址。</p> <p class="ql-block">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了旅游的元素。能将游人带回到大唐天子的年代,让人感受到大唐盛世的文化辉煌。</p> <p class="ql-block">丹凤门遗址</p> <p class="ql-block">城内的主要街道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p>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王维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span>》:“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与皇帝的尊贵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西安市市花-石榴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思殿遗址</p><p class="ql-block">原宫墙周长为7.6千米,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遗址。</p> <p class="ql-block">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大明宫的北部是宫廷园林区,建筑布局比较疏朗,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是唐代园林建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东池较小,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米,东距东宫城墙仅5米多。池岸高出池底三、四米不等。</p> <p class="ql-block">据考古实测,西池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米。</p> <p class="ql-block">太液池又名蓬莱池,位于大明宫北部居中地带。初凿于贞观或龙朔年间。开元后期,玄宗曾命在太液池两岸筑望月台与杨贵妃赏月,台高百尺,现池中有土丘,高5米许,当为蓬莱遗址。太液池面积约1.6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池,中间有渠道相通。太液池水源引自南来的龙首渠。有暗渠与宫外相通。沿岸回廊与附近宫殿建筑,都根据地貌特点,着意布置,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唐代人为了夏季能安稳度过,很早就开始利用冰块进行降温,他们利用窖冰驱暑,将冬季河面结出的冰凿成的冰块,置放附近的地窖里。</p><p class="ql-block">到了盛夏,挖开窖口把冰块取出来,放在房间里,用冷气驱除暑气。因此夏日用冰、吃的防暑降温的习惯由此形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唐】刘商 咏双开莲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采莲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白居易</p><p class="ql-block">菱叶萦波荷颭风,荷花深处小船通。</p><p class="ql-block">逢郎低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p> <p class="ql-block">左银台门</p><p class="ql-block">左银台门位于东宫墙中部,位在紫宸门以东,是大明宫东宫墙的宫门,与西宫墙的右银台门相对应,位置稍微偏北,同样也是开有1个门道。宣宗年间,神策军曾修左银台门楼、屋宇,并设卫兵把守,还建有仗舍。据考古发现,遗址门道宽约6米,进深约13米。</p><p class="ql-block">发生在左银台门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史家所称的“张韶事件”。史载,唐敬宗刚刚即位时(公元824年),昼夜游戏,沉迷于击球、打猎,多不在宫中办公。大明官内染房工匠张韶与长安城中的相士苏玄明密谋入宫造反,升殿做皇帝,于是联系了官中的染工、长安城中的市井恶少无赖百余人,于一天黎明时分,从左银台门杀入宫中,直奔左银台门以北的清思殿而去。此时的敬宗正在清思殿前击球娱乐,左神策军中尉马存亮闻讯,急忙前来教驾,将敬宗背入营中,并派神策军入宫讨贼。张韶等人入宫后,果然进入清思殿,脚上御榻而食,但很快就被神策军歼灭。</p> <p class="ql-block">东宫墙</p> <p class="ql-block">六飞南幸</p> <p class="ql-block">右银台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其众多的政治职能,其地位仅次于丹凤门。</span></p><p class="ql-block">右银台门位于西宫墙中部,是大明宫西宫墙的宫门之一,位于紫宸门以西,与左银台门东西相对,门上建有楼观。经考古发现,右银台门为1门道,门道宽5.9米,基座长18米,进深12.6米。右银台门附近有皇家盈库,置兵守卫。出此门顺西夹城南行,经兴安门,可到达长安城的内坊间,是后宫区与郭城之间的条主要通道。从此门经西内苑可达太极宫,是往来于两宫之间的要道。由于此门向东直接可达延英殿,又接近麟德殿,因此大臣们多经此门出入皇宫。</p><p class="ql-block">与左银台门相比,右银台门的地位相对较为重要,事务也较繁忙。唐高宗入主大明宫后,将宦官衙门置于右银台门附近。“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有的权阉便在右银台门设置办事机构,处理军国政事。开元年间,唐玄宗又先后在右银台门东侧设置了翰林院和学士院,以方便翰林学士们随时听候皇帝的召唤,右银台门也就成了翰林供奉和翰林学士们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代宗永泰年间还在右银台门设置客省,兼具外交性质。地方州县官员入京奏事未毕,四夷和外国使者朝贡而尚未安排接见者,都在客省暂时居住,右银台门成为中外使者向朝廷奏事之处。渤海、回纥、室韦等遣使朝贡,都经鸿胪寺官员引见于右银台门。</p><p class="ql-block">右银台门也曾有百官进献书稿、蒙冤受屈者告状和官员待罪之事,也是皇帝前往太极宫安灵与继位所经之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或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的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三首诗,流传千古。《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p><p class="ql-block">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把中国诗歌艺术推向顶峰,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p><p class="ql-block">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从初唐四杰到开元盛世李白杜甫再到中晚期白居易、杜牧等杰出诗人,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p><p class="ql-block">《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经久留传,成为陕西西安乃至中国对外宣传的名片。</p><p class="ql-block">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与孟浩然并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翰林院遗址</p> <p class="ql-block">从太液池北岸远观紫寰殿遗址</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大明宫遗址公园最佳旅游时间为9-11月,跟随季节和历史的脚步带您去看:</p><p class="ql-block">■由8公里宫墙、宫门、中轴构成的大规模遗址格局形制</p><p class="ql-block">■独特的东方古建筑遗址地标性标志,如紫宸殿、含耀门等</p><p class="ql-block">■科学的复原研究基础上建设的大明宫微缩景观</p><p class="ql-block">■集考古、科研、科普、游艺和旅游为一体的遗址中心</p><p class="ql-block">■以IMAX3D电影、实物、电子、模型和标牌合二为一的遗址阐释系统</p><p class="ql-block">■"月光大明宫"的夜景观系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玄武门”政变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