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同时完成学期初市、区教研室的工作部署,6月16日下午,我校五、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勤于观察 善于记录”的观察案例经验交流会。交流中,我们展示了一个学期的摸索与实践,多角度,多层次指导学生观察;巧方法,巧鼓励引导学生记录。一个个案例记录了孩子观察的收获,也引发老师们更多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观察是一个人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一个人获得的知识和经验80%以上来自观察。付海东老师以“新闻”为突破口,引导同学们观察平时不曾关注的人和事或者偶发事件,突发事件。在布置观察任务前,付老师上了一节《如何写观察记录单》指导课。在课上,学生们以国际或者国内社会上的热点事件为例展开讨论,一方面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观察兴趣,另一方面了解了时事政治,为学生们日后的写作积累了许多素材。而且在课下之余,教师能听到教室里的学生们都在讨论一些社会事件,学生们能从社会讨论到生活,发表自己最真实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 王会欣老师在交流中从“察言观色”到“洞察万物”对案例进行了逐层细致的分析,先纵观整册教材单元习作,寻找其共通之处,浅谈观察活动的布置,结合同一学生的三次不同观察,前后对比,纵观其效果,从一开始的带有回忆性的观察到后来的在描述中呈现画面感,节节上升。交流最后,王老师反思了观察记录活动的一些细节,明确了本次观察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持续观察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五六年级的幼苗,在他们茁壮成长的经历中,又有多少精彩与失落,兴奋与忧愁,又有多少的泪与笑是值得记录与留恋的呢?</p><p class="ql-block"> 李明明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瞬间,关注生活的小事,身边的事,用心体会平凡生活中的真情流露。她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共同商量观察的主题,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观察热情,同时,更让学生们对生活充满期待,关注身边人,身边事,他们开始爱生活,关心生活中的人与事。</p><p class="ql-block"> 在学生的观察实践中,老师将观察成果与习作整合,为习作搭桥铺路。并在学生有困难时,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们在观察实践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p> <p class="ql-block"> 董月娥老师的观察活动在学生阅读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和观看视频《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基础上,仔细引导学生们观察日常生活学习中自己的同学或朋友的外貌,神态,动作等,了解人物的性格,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p><p class="ql-block"> 董老师指出,在学生观察过程中,因为观察能力较弱,所以日记内容言之无物。因此董老师通过阅读精彩片段、创设生活情境、师生一起交流等方法指导学生们怎样观察,进而修改自己的观察日记。</p><p class="ql-block"> 本次观察训练活动,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细节描写的妙处,也懂得了在行文中运用这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同时也明白了,要关注生活,记录生活,体会生活,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 王精丽教师引导学生们在观察之前,首先对课文中《北京的春节》的插图进行了观察。先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衣着、动作、活动和周围的场景等,然后引导学生们运用相应的描写方法,写好观察日记。</p><p class="ql-block"> 其次,王老师又引导学生们观察课文插图《鲁滨逊漂流记》的插图,从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到周围的环境,为学生们打开观察人物的思路。而且学生们在此次观察的基础之前已经对人物进行了观察训练,学生大概有了一定的观察思路,大部分同学能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观察,并能运用相应的修辞方法写出观察日记。</p> <p class="ql-block"> 郝颖超老师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各行各业”。这真是学生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课题,学生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可以见到不同的劳动者,但是并没有真正去留意、观察他们,对于他们的行业、生活并不了解,所以在上课之前郝老师特意做了较多的调查,也布置学生特意去留意一下身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p><p class="ql-block"> 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郝老师感受到学生积极的探究,经过课后调查,孩子们课上踊跃发言,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想法远远超出了郝老师的想象。所以,老师们在课堂上要多放权力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王静波老师结合六年级一单元课文让学生回忆节日中的人物,对人物进行细致观察。</p><p class="ql-block"> 在指导过程中,王老师找了一篇文章《月到中秋》,借机启发学生观察人物在一个特殊的场景,可以先描写人物的外貌,再写出人物的主要特点,最后猜想这个人的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提示学生们观察人物要仔细,要抓住人物独一无二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指出,本次观察活动让学生们学到了观察人物的方法。但还是有个别同学观察不够仔细,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不断地积累语言,不断的进行更多观察活动的训练和练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观察日记。</p> <p class="ql-block"> 在教师们交流中,王主任强调:习作来源于生活,我们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使学生们懂得了如何用笔记录生活。但我们最成功的是教会了学生们如何用心去观察生活,如何用心去品味生活。</p><p class="ql-block"> 王主任还强调:我们引导学生不仅关注学生们的身边人,身边事,还应将视角引向社会和国家。打开学生们的视野,树立学生们关心实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孙洪伟副校长对本次交流活动进行总结指导。</p><p class="ql-block"> 孙校长说,从大家的汇报交流中,看到了一学期以来老师们是真的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索、改进、整合、创新,也正因为老师们的用心,所以,今天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一点点地进步。一张张观察记录单记录了孩子们的所观、所思、所想,同样也验证了背后老师们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欣慰的!</p> <p class="ql-block"> 最后,孙校长结合老师们交流的内容及大家的困惑给予指导:</p><p class="ql-block">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可以观察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在观察实践中让孩子体会到观察的乐趣。这样孩子们的观察成果才会有内容,有想法,有情感,这就是所谓的有感而发。另外,采取有效的奖励措施,奖励优秀及进步的同学,这既是对所有同学观察成果的反馈,又能给大家提供可模仿、可借鉴的范例。当然,对于优秀同学和进步的同学,我们给予适当奖励,从而激发所有同学观察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二、注重指导与观察成果的有效结合。经验来源于实践,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观察成果进行验收,从观察记录单中发现优点并进行推广,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改进、指导,这样边观察边指导,积累经验的同时,完善指导过程、总结观察方法。这样长期坚持下去,相信我们的孩子定会收获满满,而我们的老师,也会在期间收获诸多。</p><p class="ql-block"> 三、注重教师的阶段性反思与交流。把学生观察记录分成几个阶段,同组教师进行阶段性交流是十分有必要的,互相分享经验、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反思且进步的过程。而这样日积月累的探究必将成就我们每个师者的教科研成长之路。</p> <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歇。”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构成了我们“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生活。引导学生用心体味生活的味道,用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用笔去记录生活的感悟。让我们的孩子在观察与实践中,发现生活的美,感受生活的甜,体悟生活的苦……潜移默化中也学会了说真话,吐真情。</p><p class="ql-block"> 分享智慧的果实,诉说摸索的迷茫,探讨未来的方向。教师就像这些孩子一样,也是在学习,成长。孩子们在观察实践中给了我们太多的启发,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纯真的心,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多彩生活。我们感叹孩子成长进步,更感谢孩子们给我们的勇气——继续走下去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万事开头难,然而,孩子们用行动将“难”字推倒,给予我们更多的启发与思考。接下来,我们所有教师将更加一如既往,勇往直前。“观察之旅”在此,不是结束,更是起点,我们将再次启航,扬起“观察”之帆,乘“坚持”之船远航!</p> <p class="ql-block">撰稿:双滦五小语文组</p><p class="ql-block">审核:孙洪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