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养育缺了父爱,就像万物缺了太阳

包慧心理

<p class="ql-block">  昨天,一个朋友和我说起老公经常在外面应酬,很少有时间带娃,老公在家时,她让老公帮忙,老公还不高兴,说我在外面这么辛苦了,回到家还要偏颇我做事,觉得老婆太不体贴自己了。</p><p class="ql-block"> 朋友的老公甚至引经据典,说历史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都表明母亲对孩子的养育才是最重要的。摊上个有文化的老公还真是没辙,可以直接从思想上洗白你,让你乖乖呆在家里带娃,自己顺理成章野马山丘在外面逍遥自在。</p><p class="ql-block"> 话说如果孩子的养育母亲才是最重要的,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停留在母系社会就好了,男人播完种就可以滚蛋,还要男人何用?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既然有男人和女人,那么男人和女人只要存在就有存在的作用,缺失哪一方肯定都是不平衡的。如果黑夜长了,这个世界还会生机勃勃吗,如果白天长了,世间万物都会疲惫不堪。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两股力量平衡了,一个家庭才能和风细雨,家庭的氛围才会和谐有爱。</p><p class="ql-block"> 孩子内在品格的发展是一个阴阳共同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而这种阴阳平衡的人格发展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养育才能造就。荣格也提出一个人人格中同时存在阿尼玛(女性意象)和阿尼姆斯(男性意象)两种人格特质,而越是成熟完整的人格,这两种男女意象的界限越不明显。</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前三年的养育的确是母亲最重要,因为母亲的母性会使女人变得非常的细心有爱,会感应到孩子各方面的需要,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孩子建立起安全亲密信任的亲子关系,安全感是孩子一生的基础,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这段时间的养育非常辛苦,更多的需要是丈夫对妻子的关心和支持,只有在丈夫的关心和支持下,妻子的内心才会愉悦,那么带给孩子的养育才会安心的。</p><p class="ql-block"> 但是三岁以后的孩子,需要父亲更多的参与,因为养育孩子的目的,最终是要走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就像一滴水最终要融入大海。而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会让孩子缺失独立自主能力培养的空间,孩子对母亲深深的依赖会把孩子牵制在母亲的身边,而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利。父亲像太阳,代表勇气、创造、生发、开拓,会给予孩子力量和勇气,会培养孩子向外拓展融入社会的能力,父亲的粗枝大叶会在带孩子的过程中,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培育独立自主性,这些都是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的品质。当然不是说母亲就培养不出独立勇敢的孩子,父亲就一定养育得出这样的孩子,这跟父母的个性特点和品格倾向有莫大的关系,这里讨论的只是一个总体上的倾向。</p><p class="ql-block"> 朋友的老公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那个孩子不都是从小就黏妈妈,和妈妈最亲,那意思就是我在也没有用啊,孩子不需要我,似乎孩子不亲近父亲,是孩子的天性。其实在一个家庭里,谁对孩子用心付出最多,孩子就最黏谁。在我们国家,基本都是婚内丧偶式育儿,妈妈投入的精力最多,所以孩子当然就最黏妈妈。</p><p class="ql-block"> 孩子和大人之间的信任和亲密感是在养育和陪伴中建立起来的,只有你和孩子间建立起来这种信任感,你教育孩子的时候他才会听。我曾经认识一位母亲,她的孩子高二辍学了,那个男孩从小到大基本都是母亲在带,父亲在县上工作很少参与养育陪伴。那个男孩上高中,母亲管不住了,父亲和他也没有建立很好的信任感,说话孩子根本不听,只会用暴力镇压,最后把孩子打得离家出走跑去外地打工了。</p><p class="ql-block"> 那些父母养育参与度不同的孩子,性格特点就很不一样。如果养育是父亲带得多,孩子就跟爸爸的关系很亲密,父亲参与养育出来的孩子,独立自主性、思维能力,观点、格局、社会融入能力都不一样。常言说父亲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母亲的修养决定孩子的品格。</p><p class="ql-block"> 另外,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夫妻之间和睦相爱,共同陪伴才能为这个家撑起一片有爱的天空,孩子才会安全自信的去发展他自己,任何一方的缺位都会导致家庭关系的失衡,而孩子会自动来补位,承担起不该他承担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儿子与情人》,描写的就是婚姻关系恶劣的母亲,把儿子保罗当成了自己唯一的精神港湾,也成了母亲发泄无名之火和内心痛苦的一个渠道。她爱儿子,恨铁不成钢,一个劲儿地鼓励、督促保罗成名成家,跻身于上流社会,为母亲争光争气;她想方设法从精神上控制儿子,使他不移情他人,特别是别的女人,以便满足自己婚姻的缺憾。这种强烈的带占有性质的爱使儿子感到窒息,迫使他一有机会就设法逃脱。而在短暂的逃离中,他又常常被母亲那无形的精神枷锁牵引回到母亲身边,痛苦得不能自已。</p><p class="ql-block"> 一个婚姻关系恶劣的女人,得不到丈夫的关爱,要么心情不好,脾气暴躁,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要么把对丈夫的爱全部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对孩子万分宠溺,把改变自己生活不如意的期望和内心的一些需要加诸孩子身上。而孩子会因为心疼母亲,自动补位去照顾母亲,粘附母亲,建立超乎寻常的畸形亲子关系,给孩子内心套上无形的枷锁。如果夫妻关系很好很亲密,孩子就会站在属于他自己的位置上,安心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慢慢长成他自己,并最终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完整独立的人。</p><p class="ql-block"> 养育是一场看起来很漫长其实很短暂的旅程,真正的陪伴其实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上初中以后的孩子,家只是一个休息的场所,上了高中,家只是一个度周末的地方,上大学以后的孩子,家只是一个度过节假日的地方,珍惜陪伴孩子的时光,因为这些时光一去就不复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