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晚上,我在家里看电视,无意之中点开了央视六套电影频道“血战陈庄”。一阵枪炮过后,日军死伤一片。冀五团政委萧锋说:“好。传我的命令:三营、新兵营、民兵营、灵寿县公安警备队,立即向万寺院集结!”</p><p class="ql-block"> 我在河北省灵寿县城参加过松阳河湿地公园建设,对灵寿县印象特别深刻。萧政委说到灵寿县,我随即打电话问朋友。我问:“灵寿县打过日本鬼子吗?”朋友说:“是啊,在陈庄,还有纪念馆呢。等你来了,我带你去参观啊。”我看了电影的结尾部分,战场拚杀激烈,颇为震憾。由此,我一心想去陈庄参观纪念馆,但一直没有空余时间。此话一说过了三年,我终于等到了有空的一天,便兴冲冲地到了“陈庄歼灭战陈列馆”,可是因为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缘故,陈列馆没有开放。一个多月过去,陈列馆迎来了对外开放的“春天”。我有幸踏着“春天”的脚步,走进了陈庄歼灭战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灵寿县城出发,到陈庄歼灭战陈列馆有39公里路程。道路较宽,沿途峰峦叠翠,河川婉转,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陈庄歼灭战陈列馆位于灵寿县岔头镇横山岭水库。这里是战役的发生地之一,战斗过的地方有南昙花楼、北昙花楼、跌骨崖等,横山湖也是当年横山岭包围战的主战场。陈列馆选址在北昙花楼。在南昙花楼的小山上,耸立一座“陈庄歼灭战纪念碑”,周边是灵寿县烈士陵园(包括陈庄歼灭战烈士墓群),以及孙毅将军部分骨灰撒放处纪念碑,上面题写的“华夏名将,燕赵荣光”八个大字赫然醒目。</p><p class="ql-block"> 据讲解员介绍:1939年,陈庄这个地方成为一个拥有上千户人家的大村庄,属于晋察冀北岳区的南部重镇。当时,陈庄及周边地区成了边区政府、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抗大二分校、建国学院、晋察冀日报社、120师供应处、边区后方医院、边区公安局、边区印刷局、边区粮食局、华北联大、灵寿县人民政府、边区被服厂等重要机关、部门、学校、工厂的所在地。由于陈庄逐步成为太行山区抗战的坚强堡垒,直接威胁到平汉铁路北段沿线日军的安全,引起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惊恐和焦虑。</p><p class="ql-block"> 1939年9月,驻石家庄及正太线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第三大队,以及灵寿县、平山县、行唐县等五个县的伪军1500余人,在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的指挥下,对陈庄进行残酷的围剿。贺龙、聂荣臻指挥八路军120师主力和晋察冀军区部队。在东南自灵寿县城北门起,西北到陈庄止;东至行唐县上碑、口头镇,西达平山县湾子里,方圆五、六百平方里的范围内多处开战,成功运用了陈庄袭扰战、横山岭包围战、东柏山阻击战、鲁柏山歼灭战等多种作战方式,经过六天五夜的欲血奋战,击毙日军旅团长水原义重,共歼敌1380余人。陈庄歼灭战的胜利,意义重大,被誉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敌后“模范的歼灭战”,受到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的电贺及嘉奖。</p> <p class="ql-block"> 陈庄歼灭战陈列馆总占地面积6400余平方米,其中陈列馆占地1636平方米,陈展面积1391平方米。馆内陈展内容包括陈庄歼灭战、抗大二分校和千年古县灵寿三部分。</p><p class="ql-block"> 陈庄歼灭战陈列馆布格由前言、结束语及九个单元构成。其中第一单元介绍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三单元介绍晋察冀边区政府陈庄,第四单元介绍八路军120师回师冀西,第五单元介绍日军偷袭陈庄,第六单元介绍范范的歼灭战,第九单元介绍永远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陈庄歼灭战陈列馆藏品较为丰富。主要有:贺龙元帅用过的书包、军用地图;范忠祥将军用过的马裕子;农民自卫队用过的大砍刀;缴获日军装备武器、弹药等珍贵文物。还有原国家领导人胡耀邦同志及孙毅、刘道生、黄新廷、张宗逊等高级将领为陈庄歼灭战的题词。</p><p class="ql-block"> 陈庄歼灭战陈列馆集展览、收藏、研究、瞻仰、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用人物雕塑、抗战时期历史照片、历史文物、模拟场景和声光电半景画等全面展示了陈庄歼灭战的辉煌胜利。</p> <p class="ql-block"> 由于陈庄歼灭战陈列馆介绍战斗经历相对较少。我就从灵寿县委网信办发布的《灵寿历史:陈庄歼灭战》之文章中,摘录了陈庄歼灭战六天五夜的战斗过程。</p><p class="ql-block"> “9月24日,日军为实现秋季大讨伐计划,令驻石家庄独立第8混成旅团31大队及周边灵寿、正定、行唐、无极等五县警备队,共1500余人(内日军千余人,强征民夫200人,大车数十辆,在旅团长水原义重指挥下,由灵寿向北进犯。首先治磁河向北谭庄作试探性进攻,以声东击西,避实击虚之战法来迷惑我军,尔后乘虚走小路轻装奔袭陈庄,消灭我后方机关及破坏后方设施。我军判断敌孤军深入山区腹地,可能由慈峪镇、北谭庄、东西岔头主要道路进犯陈庄。遂利用山区有利地形,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于北谭庄至东岔头地区布成袋形阵势,歼敌于运动之中。据此,作如下部署:第719团以一部兵力于北霍营、南北伍河、白头山地区从正面节节抗击,诱敌进至山门口、桥塔崖附近地区,主力隐伏于山门口、刘库池一线占领侧击阵地;第2团隐伏于小文山西侧地区,突击敌之侧背,以一部扼守东岔头以东高地,阻敌前进;独立第1支队隐伏于程家庄地区,突击敌侧后;第4团于口头镇地区,警戒行唐、曲阳方向之敌,掩护各后方机关;晋察冀第4分区独立5团,进至慈峪镇以南地区活动,监视灵寿至慈峪镇敌之后续部队的行动。”</p> <p class="ql-block"> “ 9月25日拂晓,日伪军由灵寿县城向慈峪镇进犯,遭我4分区独立第5团节节阻击。敌攻占慈峪镇后,继续向南伍河:、北霍营第719团阵地进攻。我军将敌诱至南谭庄、北伍河地区。”</p><p class="ql-block"> “26日上午,敌军向白头山、北谭庄进犯,遭第719团阻击后,即停止进攻。下午4时,敌军由南谭庄、北霍营、北伍河地区撤回慈峪镇,并将笨重物资运回灵寿,伪装撤退,企图麻痹我军。第719团以一部夜袭慈峪镇,敌军则固守村庄,不为我动。”</p> <p class="ql-block"> 27日拂晓,敌军400余人留守慈峪镇,主力1100余人轻装出动,沿鲁柏山及秋山南麓小路,经北燕川和长峪,奔袭陈庄。沿途遭4分区独立第5团一部和民兵游击队阻击。11时,敌袭击并占领陈庄。得悉敌袭占陈庄,我军即令第716团,第2团、独立第1支队向西转移,隐蔽集结于陈庄以东大庄、南北台头地区,以第1支队一部与敌接触。是夜,该支队与抗大二分校一部,由东西两个方向,不断袭扰陈庄之敌,消耗疲惫敌人,为主力歼灭该敌创造条件。”</p><p class="ql-block"> “敌军占领陈庄后,第120师及晋察冀军区首长判断,敌孤军深入,后方交通无保障,不能久占陈庄,有迅速撤退可能。并估计敌由来路向南退却可能性较小,沿磁河大道东撤,可以抄近路,也好让慈峪镇之敌接应,这种可能性较大。遂集中主力部队在东西司家庄、高家庄之线伏击敌人,不论敌东撤或南退,均能堵击歼敌于运动中。具体部署为:独立第1支队,继续与敌保持接触。如敌向东退走,以节节阻击,诱敌进至我军伏击地区。若敌南退,则尾追打击敌人。第716团隐蔽集结于东西司家庄至南北台头之间,第2团隐蔽配置在冯沟里、破门口及其以南地区,占领伏击阵地,待敌通过时,突然包围歼灭之。独立第1支队和第2团各一个营,进至长峪附近,如敌从原路撤退,则坚决阻击敌人,以待我主力部队到达时歼灭之。第719团仍于南北谭庄及白头山占领阵地,严密监视慈峪镇之敌的行动,坚决阻击该敌北犯,保障主力部队歼灭由陈庄回撤之敌。第4团一个营仍担任对行唐、曲阳方向警戒,主力部队集结于牛下口待命。”</p> <p class="ql-block"> “28日拂晓前,各部队均进入了指定地区。袭占陈庄之敌,经我军彻夜袭扰打击,异常恐慌。6时,敌纵火焚烧村庄,开始向东撤退。敌一部向七祖院、大庄我军独立1支队进攻,主力由陈庄附近涉过磁河南退。我军第2团主力遂向长峪方向转移,防敌南撤。但敌军过河后又转头向东,沿河南岸迅速东退,进到高家庄、冯沟里、破门口地区。敌军先头部队进入破门口时,遭我军第716团一部坚决阻击。此时,我军第716团主力涉过磁河,向南攻击敌人,正向长峪转移的第2团亦迅速回师向北发起进攻。独立第1支队尾敌向东攻击。敌军处于我军四面围攻之中,遂占领高家庄、冯沟里、破门口等村落及附近高地顽抗,一部由冯沟里涉河抢占南台头西侧高地,另一部向高家庄东侧向我军第2团青山阵地发起猛烈攻击,企图夺占有利地形,但始终未能得逞,却付出了伤亡惨重的代价。激战到13时,附近有利地形均被我军控制。到14时,我军第4团由牛下口进至石咀,占领破门口以东高地,向敌军发起进攻。敌军东窜逃跑路线被我军封死,陷入了全军履没的绝境。”</p><p class="ql-block"> “15时,灵寿县城之敌向慈峪镇增300余人。16时,敌军会同慈峪镇鬼子有800多人向白头山进犯,企图接应被围之敌,却遭到我军第719团顽强阻击,最终阻于南北伍河、白头山地区。为全歼被围之敌,我军师部决定调整部署,于黄昏后发起新的攻击。20时,敌军所占领的高地均被我军攻占。而被困于冯沟里地区的敌军据村抵抗,因我军手榴弹大部分受潮失效,未能结束战斗。敌我双方由此形成了对峙状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9日拂晓,我军第719团对攻占白头山之敌发起反击,歼敌一部,恢复了阵地,残余之敌退回南北伍河。此时,被围之敌待援无望,于拂晓时分向冯沟里南山突围。10时,我军各部队将敌军残余包围于鲁柏山以西高山深谷地带。14时,我军第716团、独立1支队向敌军发起总攻,歼敌大部。敌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我军疯狂反扑,复占失去的高地,与我军对峙。是夜,我军再次发起总攻,到30日早上,将敌军全部歼灭。”</p> <p class="ql-block"> 不难看出,上述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歼灭战的部署和策略。由于日军在此战役中动用了飞机、大炮、坦克、迫击炮及各种轻重机枪,武器极为先进,而我军则用的是小米加步枪,而且还遇到了手榴弹受潮失效的窘境。在劣势面前,我军将士不畏艰险,不惧困苦,不怕牺牲,以大无畏的精神,浴血奋战,誓死抗击日本侵略者,谱写了一曲动天地、泣鬼神的凯歌。</p><p class="ql-block"> 陈庄歼灭战前敌总指挥张宗逊在《忆陈庄战斗》有这样的记述:“我军第716团一营据守的阵地,是伸向慈河的一个突出而又光秃的小山包,像一扇闸门一样,死死卡住敌人东逃的大路,对敌威胁极大。敌人为了夺路逃跑,以两个中队的兵力向这个小小的山包发起了连续的强攻。于是,这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我一营从中午一直打到了下午四点,先后向敌人进行了四次冲击、三次肉搏,阵地坚如磐石,始终紧紧的掌握在我们手里。”</p><p class="ql-block"> 我军第5团政委肖锋在回忆录中,也有一段描述:“一个平山的战士是个大个子,表现得异常玩强,刺刀拼断了,就用枪托向敌人砸。有几个鬼子向他包抄过去,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了。”</p><p class="ql-block"> 我军120师参谋长周士第在《论陈庄战斗》一文中写道:“据敌人尸体的调查,除敌人自行焚毁及埋藏者外,我军在坡门口附近挖开两个洞,内有敌死尸五十余具,鲁柏山下及其沟中,敌人遗尸三百余具,此外在各山地沟中散置之敌尸亦约百余具。”</p><p class="ql-block"> 当年一位战地记者在陈庄歼灭战通讯中报道:“血染红了整个山头。在暗淡的月光下,遍地满铺了弹壳和弹头。后来我们发动老百姓来拾,单在这个山岭上就拾回20多筐弹壳弹头。”</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陈庄歼灭战有多惨烈与悲壮!</p><p class="ql-block"> 这次战役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参加和支援。张宗逊将军在回忆录中说道:“老乡们送饭的送饭,送水的送水。有的扛着担架,翻山越岭,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阵地上。群众的热情,给部队很大鼓舞。”</p><p class="ql-block"> 当年,陈庄以及周边30多个村庄的2000多名老百姓参加了战斗。同年10月10日,陈庄战役胜利的祝捷大会在张家庄隆重召开。一万多名指战员和群众参加了大会。</p>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陈庄战斗历经六天五夜激战,歼灭日军旅团长水原义重及日军官兵1380余人,俘虏日军官兵16人,伪军13人。缴获山炮3门、机枪23挺、步枪500余支、战马50余匹、子弹4万余发。</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战役中,八路军指战员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整个战役指战员伤亡584人,其中国共产党员伤亡387人。</p><p class="ql-block"> 陈庄歼灭战陈列馆在“永远的怀念”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写实:“巍巍青山不语,永远铭记着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战斗。纪念碑高耸矗立,人民永远怀念长眠在这里的革命先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在百度网上,搜集六幅当年陈庄战斗的照片。真实再现,非常珍贵。同时,我拍摄两小段电影《血战陈庄》的片断。战斗惨烈,颇为震撼。</p> <p class="ql-block"> 走出陈庄歼灭战陈列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陈庄,这个坐落在王母山脚下,慈河之滨的千年古镇,是太行山区坚持抗战的坚强堡垒,见证了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夺取抗战胜利的光辉历程。”</p> <p class="ql-block"> 我很想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名字叫《陈庄歼灭战》;我很想导演一部电视连续剧,名字叫《陈庄歼灭战》。【作者:王加清。于2022年6月18日深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