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十几年就过去了。</b></p><p class="ql-block"><b> 十几年前,我的两个儿子到外地一所学校念书,同一个年级,但不同班。大儿子的班主任是A老师,二儿子的班主任是B老师。据认识他们的家长说,这两个老师都很优秀,很出色。A老师年轻有为,教学有方,大学毕业没几年就当上了班主任,而且带的还是重点班;B老师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在学校的所有班主任里也是佼佼者。我当时十分庆幸,庆幸自己的两个儿子遇到了爱岗敬业的老师,进了学习氛围浓厚的好班,以后学习上的事情就不用我操心了,我可以高枕无忧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可以躺平了。</b></p><p class="ql-block"><b>但两年后发生的一件事,却给我两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伤害,也颠覆了我的三观。</b></p><p class="ql-block"><b>那年暑假的一天,我突然接到A老师的电话,说他和B老师来我县招生,马上就到县城了,问我能不能给他介绍几个学生,我说我身边没有可招的学生,他说见面再谈。我一看时间,十一点多了,知道两位老师是冲着午饭来的,我赶紧打电话叫妻子去饭店订餐。不一会功夫,妻子打来电话,说饭订好了,在某某饭店。我立即赶到,和妻子在门口等候两位老师光临。十几分钟后,两位老师通过我的电话指引顺利到来。互相寒暄一番,我们进入饭店。这顿饭比较丰盛,毕竟是招待儿子的班主任,妻子不敢怠慢,点的都是好酒好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A老师打开了话匣子,开门见山地说,他要在村里盖房,手头紧张,叫我到某某信用社给他贷上十万元。我一听便紧张起来,特别是听到“某某信用社”,更让我紧张。因为我之前到某某信用社贷过款,碰了一鼻子灰。当时仅贷两万,属于小额贷款,我单位的领导亲自出面给打了招呼,让我去贷,结果去了没贷上。没贷上不说,连个好脸色也没看见。事后我经过深刻反省,分析出没贷上的原因就是我不懂规矩,没给人家送礼,不送礼就想贷款,门都没有!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在这好几年里,我再也没去过那个信用社。而今天,A老师突然提出要我去那个信用社给他贷款,并且一张口就是十万,一下把我难住了。答应吧,我办不到,不答应吧,得罪了老师,以后孩子要跟着倒霉。我思前想后,觉得无能为力,但又不能让老师失望,于是尽量用委婉的语气跟A老师解释,说现在的贷款特别难贷,如不上下打点,就是再有关系也贷不出来。言下之意就是想要贷款就得送礼,不送礼,休想贷出一分钱。A老师是个聪明人,应该一点就透,但他听了没言语,脸色变得异常凝重。我见话不投机,赶忙给A老师倒酒,敦促两位老师吃菜。气氛一时沉闷起来。</b></p><p class="ql-block"><b>我一边陪老师喝酒,一边暗自思忖,我给你贷款可以,哪怕给你担保也可以,但送礼的钱必须你出,如果你不出,对不起,我无能为力。但这话不能明说,相信心有灵犀的A老师已经理解了我话中的含义,但他就是不表态。</b></p><p class="ql-block"><b>这时,坐在一旁的B老师开口了:“我听说你们这里的煤矿特别多,煤老板都富的流油,你能不能把我儿子介绍到煤矿工作?”我说:“我倒是认识一些煤老板,有的还在一起吃过饭,但我人微言轻,恐怕人家不给面子。”我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B老师听了并没在意,接着说:“那你总认识一些洗煤厂的老板吧,让我儿子进洗煤厂工作也可以。”我问B老师:“你儿子什么毕业?”B老师急忙回答“大专。”“什么专业?”“音乐。”我一听,不禁哑然失笑。我对B老师说:“洗煤厂是受笨苦的地方,不搞文艺活动,日常工作又脏又累,你儿子愿意干吗?”B老师斩钉截铁地说:“那不干。”接着又说:“能不能让我儿子去搞财务?”我说:“你儿子懂财务吗?”“不懂。”“不懂财务怎么工作?”“可以先培训后上岗嘛。”我顿时无语。B老师得寸进尺,紧追不放,好像洗煤厂是我家开的。谁都知道,哪个企业要人,都要看专业,有的还要看有没有工作经验,有工作经验的优先,一进来就能上手,大刀阔斧地开展业务,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一律免谈。如果你有背景,那就另当别论,别说义务为你培训,就是破格提拔你也是老板一句话。如果没有背景,一切都是天方夜谈,白日做梦。</b></p><p class="ql-block"><b>一厢情愿的B老师,满脑子都是利欲熏心,他的强人所难,让我很不爽。我们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一顿饭吃得少滋无味,草草结束。</b></p><p class="ql-block"><b>送走两位老师,我的心情五味杂陈,波涛汹涌。我跟妻子说:“咱们今天彻底把两位老师得罪了。”妻子不明就里,就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说:“估计两位老师不是来招生的,他们打着招生的幌子,另有所图。A老师叫我给他贷款,B老师叫我给儿子解决工作,两位老师信心满满,以为有求必应,没想到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岂能不怀恨在心?”妻子说:“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也不想想,咱们有没有那个能耐。他们在咱们这里吃了闭门羹,肯定又会去找其他家长。”我说:“有可能。他们此来志在必得,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家长。”</b></p><p class="ql-block"><b>转眼到了开学,我送孩子到校,因为有愧于A老师和B老师,我没敢去见他们。</b></p><p class="ql-block"><b>半个月后,我和妻子拿了一些换洗衣服去看孩子,大儿子一脸委屈地对我说:“爸,A老师那个班不要我了,把我分到C老师班了。”我甚感意外,没想到报复来的这么快,简直是小人的做法和做派。我问大儿子:“C老师班是不是重点班?”大儿子沮丧地回答:“不是。”我又问:“C老师教的好不好?”大儿子说:“还行,就是有些不适应。”大儿子的话像针一样扎在我的心上,那一刻,我的心好痛。我安慰大儿子:“只要好好学习,哪个班也一样。”我又叫来二儿子了解情况,问B老师对他如何,二儿子说:“不知道咋的,总感到B老师看我的眼神有些怪怪的,不像以前那样和蔼了。”两个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也不便明说,怕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b></p><p class="ql-block"><b>从那以后,我一直关注孩子的动态,期终考试,两个孩子的成绩明显下降。</b></p><p class="ql-block"><b>我曾多次想过去找学校的领导,反映一下A老师和B老师的问题,但始终下不了决心,生怕再次遭到A老师和B老师的报复,从而得不偿失。我也曾多次想过为孩子转学,但考虑到孩子转学后又要面临新的环境,一时半会难以适应,最终耽误学习,影响成绩。</b></p><p class="ql-block"><b>为此,我痛苦、纠结、自责,总觉得对不住孩子,因为我的错让孩子受牵连,深感罪孽深重。</b></p><p class="ql-block"><b>其实,我对A老师和B老师也是仁至义尽的。孩子一开始到那所学校念书的时候,因为年龄小,出门在外,举目无亲,为了得到老师的关照,我跟许多家长一样,年年春节、八月十五都给A老师和B老师送红包,每次都是五百元。两位老师收到红包后,从来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好像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给A老师送红包,一直送到大儿子离开他那个班,给B老师送红包,一直送到二儿子离开那所学校。</b></p><p class="ql-block"><b>有一次,我给B老师送红包被二儿子发现了,二儿子很惊讶,“你怎么送老师?这不是侮辱老师的人格吗?”多年来我在孩子眼中树立起的高大形象瞬间崩塌。在孩子眼中,老师是教书育人的,是为人师表的,是清正廉洁的,我的所做所为是在亵渎老师。当时的我,觉得用任何语言来解释都是苍白的,只能对二儿子说:“你不懂,这都是为了你好。”二儿子扭头愤然离去。看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我有苦难言,怅然若失。</b></p><p class="ql-block"><b>如今,我的两个孩子离开那所学校已经十多年了,但这些不愉快的往事却总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有时让我窝火憋气,有时又让我愤世嫉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