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掀起了美国现代黑人争取民权的浪潮,也改变了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辉煌的一页,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被人们所传颂着。一直以来,总认为谈梦想是祟高而神圣的,是一个人、一批人甚至一代人为之奋斗的事业。拥有梦想是了不得的事,是这个社会的引领人物,也必将成为改变历史的人。</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梦,一晃将过去一个甲子,从慒懂少年变成了花甲老人,曾经的激情岁月中有过冲动、想往,努力、奋斗。但种种变化,到头来与梦想终究都还太遥远,只不过变成昙花一现的幻想罢了。而幻想却时不时地在脑海中闪现,光怪陆离,好像是一场场电影般地陪伴着我的人生。及至近日,所遇所见中保重身体,调整心态,过好老年生活的话语日见增多,老年生活已悄悄地盘亘在我的面前,这是一个谁都绕不开的经历,既是对你大半生人生的总结,也将是每个人最终必须经受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 说到老年生活,在即将退休的人群中,或多或少地都进行着规划,或潇洒行走,走遍山川河谷,欣赏异域风情;或发挥余热,入者护老帮幼,围绕家庭;出者贡献技能,奉献社会。总要以过得充实、精致为目标。至于再年老一点,那似乎是人们不敢多想的事了,想靠子女近点以得到子女们的帮助有之、进养老院有之、抱团养老有之、想着依靠社区养老也有之,但终究不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碰到我辈要养老的时候,膝下是独生子女,近的尚在身边,远的则漂洋过海,平时靠的是手机微信借以联系。而激烈的职场生活,子女们早已被折磨的精疲力尽。如再面对要长期照顾的父母,其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也不能怪子女不孝,这是大的社会环境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老母年过九旬,独居数十年,性格外向且生性好强,当年因为孙女的一句“执着”来概括她性格,让她找到了知音,认为还是孙女最懂她。虽说子女都在边上,但总觉得自己生活过的自在。前些年身体状况尚好时,又帮别人治病,又学摄影、电脑,又喜好旅游,结交了一批老小朋友,生活到也过的充实。记得曾听到一个电台主持人说过:我最羡慕的老年生活是年近九十,有个还算健康的身体,有自己的爱好,有一群朋友,还能为社会做些贡献。我和老母说你都具备了,老母说:我知足。</p><p class="ql-block"> 三年前,因逞强搬动花盆,结果是脊椎骨折住院治疗,身体一下弱了许多,请了几个阿姨先后照顾,但身体状况日渐衰弱,逐渐进入失能的状况让老母内心难以接受,不仅是行动上受制,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落差,老母变的不开心了,反应也变的迟缓起来。看着老母一般年龄的老人,感觉她们的今天就是我们行将到来的明天,如何度过老年生活的最后时光,一下子就在我们面前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老年生活该怎么过?在去年毕业四十年的同学会上我说过:旅行、看书、运动是我晚年生活的三件爱好;也说过: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为我们的晚年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于是乎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来照顾老人,就变成了我常常幻想的一个课题,聊以打发日渐空闲的时日吧。</p><p class="ql-block"> 看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让我无不对这一想法的肯定和想往。既然是幻想,就当是过一场电影:设想中的人工智能养老应该是以家庭或老年人个体为单位,首先是有一个控制终端,相当于老年人的管家,集聚着老年人的所有信息:身体状况、个性爱好、家庭情况、需求状况、以动态管理的方式跟进老年人的生活,这不是机械的、单一的;而是充满人心化的、直透心灵的、渐进式的、全方位的,一切以老人的需求为中心。终端一方面联系着外面的世界,一方面又连接着智能化如身体检测、家务劳动、老年出行、饮食调理、心理调适、社会交际等方面的设备。从几个方面不同层次的进行管理,最基本的是日常生活的管理,以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为目的,用智能机器人做一些老人不能做的活,及至到失能老人的一切生活需求;其次是是身体状况健康管理,进行身体的监督检测,随时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老人出现病情的苗头,及时与相关医疗机构联络跟进治疗,并落实治疗方案的实施;重要的是突发事件的管理,在老人独居的过程中,不时地有一些突发的事件,外在的、内在的、生理的、心理的,智能终端能第一时间发现并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协调外部力量和智能设备及时解决;温馨的是情感生活的管理,随时了解老人的心理状态,运用不同的方式给老人排解压力,可以倾听老人的诉说、互动,满足老人情感上的需求;高层次的是老人追求自我的管理,在老人思维健全的状况下,帮助老人安排日常的交友出行、回忆总结、兴趣爱好、社会活动等等,做好不同时期的内心变化的记录,交流过程中的翻译、沟通,实现老人的社会价值,归纳形成老人后半段生活的档案。</p><p class="ql-block"> 在不同的年段和老人不同的状况下,能够随时了解老人的情感起伏、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生活需求、社会活动等状态,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周到服务。当然所有居家生活的各类智能化设施在控制终端的指令下为老人服务,在不影响老人的前提下自动运作,没有常人情绪起伏,不折不扣地执行指令。终端会根据老人的生理、心理状态随时调整,并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长而不断地完善着,直至陪伴老人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p> <p class="ql-block"> 当人工智能养老真的能够像预想的那样,人到老年就有了生活的依靠和情感上的依存,老人也不再是寂寞、孤单甚至无助的了。智能终端不仅时刻监测着老人的身体,心理的各种需求,同时在与外界的协调合作中,把老人的晚年生活状态照顾到最好,尽管身体会逐渐失能,但老人们的身心始终愉悦不变。</p><p class="ql-block"> 人生中幻想常常有,年老后的幻想更不失为调节心态的一种方式,很多科学不都是从幻想中变化而来吗?我想这个幻想一定有很多人都在研究了,也坚信这个幻想肯定会实现,相信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感受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