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我校教学质量大提升的发展目标,特制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p><p class="ql-block"><b>一、工作目标</b></p><p class="ql-block">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精神,聚焦新《课程标准》,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组织推进“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本年度结束实现全校各年级课改全覆盖,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改模式。</p><p class="ql-block"><b>二、工作任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是转变观念。</b>对照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新课标、新高考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培训、反思剖析、家校论坛,转变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观念,确立“课改是持续提升质量的根本手段,是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的理念,形成师生人人参与课改、社会人人支持课改的良好氛围。</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二是转变方式。</b>课堂结构由“满堂灌”转向启发式,教的方式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的方式由“被动”转向“主动”,评价方式由“单一”转向“多元”,建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三是校本转化。</b>组织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建立校本资源库,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导学案等手段,搭建学生学习的支架,实现精准教、个性学,提高校本课程和课堂教学效率。</p><p class="ql-block"><b>三、实施步骤</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22年7月底以前)。</span>出台课改方案,召开课改推进会,组建“年级课改核心团队”和“学校课改督导团队”,确定我校的课改方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二阶段:培训研讨(2022年9月底以前)。</span>对我校的全体教师进行“三六一”课改模式全覆盖培训;召开学案编写会议,召开班级合作小组建设会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三阶段:深化推进(2022年11月底以前)。</span>组织我校督导团队对我校教师课改情况进行评估验收,确定课改示范教师。组织课改示范教师对课改不合格教师进行指导,确保10月底前课改达到全覆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四阶段:总结提升(2022年12月底以前)。</span>交流研讨,学习借鉴,总结课改经验,提炼核心要素,形成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五阶段:成果展示(2023年1月底以前)。</span>组织全校课改大观摩,召开课改总结汇报会,评比表彰优质课改年级、优质课改班组和优秀课改教师。</p><p class="ql-block"><b>四、保障措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组织领导。</b>成立课改领导组,校长担任第一责任人。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强化责任落实,每月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课改。学校课改督导组要定期不定期对学科组进行督查,确保课改任务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组长: 何宏聪 党支部书记 校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副组长:杨永随 工会主席 副校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王复凯 党支部副书记 副校长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刘志全 副校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成员:各处室主任 各教研组长 各班主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改办公室主任: 刘志君 教务主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改办公室副主任:马金铭 教务副主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宋圭鑫 教务副主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改办公室成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王丽强 张仲莲 吴鹭宇 雒东荣 张文军 路志升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岳小荣 王明莲 赵生忠 宋功清 马海丽 李海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改领导组下设三个小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改一组(七年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组长:王复凯 组员:唐儒 马金铭 刘占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改二组(八年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组长:杨永随 组员:马应乐 杜进满 宋圭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课改三组(九年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组长:刘志全 组员:刘志君 杨兴学 杨海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政策支持。</b>把课改作为“晋级评优”的必要条件,配套出台相关行政措施。每学期评选校级名师,教学能手,师德标兵,专家教师,能手教师,优秀教师。开展高效课堂擂台比武,课改核心团队成员和督导团队成员要讲“课改”引领课、中年教师要讲“课改”展示课,青年教师要讲“课改”汇报课。</p><p class="ql-block"> 50周岁以上教师可以不参加课改,由学校教育督导室进行考核,原则上当年的考核等级不能评为“优秀”(成绩优秀者除外)。</p><p class="ql-block"> 50周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课改,由教务处进行考核。凡不参加课改的教师当年考评等级原则上为“基本称职”以下等级,并实行评模、晋级一票否决。</p><p class="ql-block"> 50周岁以上的教师自愿参加课改的,可个人提出申请,到教务处备案后纳入50周岁以下教师考核序列。</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营造氛围。</b>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凝聚共识,统一认识,在学校及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课改的良好氛围。</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开设业务论坛</b></p><p class="ql-block"> 开设业务论坛,坚持教学研究,让教师结合自己的上课体会,谈思路、讲体会、说经验、找不足,每位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通过教学论坛给予教师展示的舞台,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的理论水平,课堂技能得到极大提升。</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五)生成课堂评价</b></p><p class="ql-block"> 对课堂的评价由过多注重对教师本人的评价转向更多地对学生评价: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活动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学生的活动人次多。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答,敢爬黑板,敢于下桌讨论,注重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会体验,能感悟形成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六)多层次对课堂把关</b></p><p class="ql-block">1.校委调度课。对各学科进行不定时抽听课,以便了解各学科的进展情况。</p><p class="ql-block">2.学科的促进课。每天学科或单听或集体听课,促进每个教师的发展。</p><p class="ql-block">3.年级的督促课。对本年级稍弱教师,年级主任请骨干教师一起听课、加强指导,确保每个教师提升。</p><p class="ql-block">4.班主任的坐班保底课。</p><p class="ql-block">5.考评组的考核课。学校考评组负责对教师的考核,每学期至少两次对每个教师听课打分记入考核。</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七)“一谈二警三停”制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谈:</b>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警:</b>第二次再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停:</b>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进修课堂技能,听课、学教改理论、主任作专题辅导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八)多层次管理</b></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管理学生,如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同时负责对本班教师教育教学的管理,对教师指导备课,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听评课,理论学习,教学手段的革新上等。对班主任的考核内容主要是对本班教师工作的综合考评,也就是说,某班全部任课教师工作的综合情况为班主任的主要考核内容。</p><p class="ql-block">包级领导的管理,包级领导主要承担对班主任的管理及评价,包级领导评价学生和教师最后归到评价班主任,及时给该班反馈信息、指导、督促、落实。</p><p class="ql-block"> 学科组长管理,以学校本学科为单位,学科组长为教育教学第一责任人,教师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如教师知识拓展、延伸,技能的转化、提高,师德素养的形成等全部由学科主任负责,每周要听评课,优秀教师的观摩课,普通教师的研究课,薄弱教师的提高课。验评组每天对全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排查、梳理、反思、总结,找问题,寻差距,树典型,作整改,做到日清周结,对全面工作的验收及时排序、小结、评价,每周末召开总结会,主要对包级领导、学科组长进行点评、奖励。</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九)结对子工程</b></p><p class="ql-block"> 教师教学思想、业务水平、专业知识、课堂技能是有差异的,转化的快慢也不可能同步,对一种新生事物的接受是有过程的,甚至是一种痛苦,为尽快使教改全面开花,我们实施了领导与学科、骨干教师与薄弱教师结为帮扶对子,提出了工作的价值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求变,只有变化,才能提高,进步是最大的成绩。</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十)反思矫正</b></p><p class="ql-block"> 反思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教师每天都在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必然有所得,有所思。如果不及时总结、及时归纳、及时反思,让灵感悄然而逝,这将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因此,很有必要把这些智慧的结晶加以提炼、提升、形成理论性的东西和规律性的内容,一是有利于促进自己的教学,二是有利于其他教师的学习借鉴,达到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教师每日一篇拓展记录,记录下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每周一篇业务论坛稿,总结一周来的经验教训,每月一篇论文,将自己的反思进行分析、综合,形成教育理念,教育智慧。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战场,每节课都有相关的管理人员去检查督导,校长、副校长、教务处、包级领导、学科组长、班主任,有目标、有要求、有考核、有反馈,节节不留死角,天天大密度大力度地去整改,所以我们的课堂没有回潮现象,有的是争相创新,万花争艳的局面。</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十一)资金支持。</b>学校将设立专项基金大力支持课改,教务处将定期进行总结评比,对课改推进力度大、课改效果明显的优秀教师、先进班级给予相应的奖励。</p><p class="ql-block"> 总之,课堂改革是一场课堂革命,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广泛听取收集师生和社会的意见,将好的建议和意见应用到改革中。要注意积累经验,主动提炼,及时总结,创造属于靖远六中的、可复制的课堂改革经验。我们相信有县教育局的坚强领导,县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有全校教师勠力同心,靖远六中全面课改工作将“创新改革、奋发有为”,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