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沈阳市的步行街中街</p> <p class="ql-block">坐地铁去沈阳故宫参观,中街站是必由之路。</p> <p class="ql-block">全国各地的步行街都是当地的商业中心,这些地方共同特点是以女士为主。</p> <p class="ql-block">街里有城,城里有街。</p> <p class="ql-block">离开中街不远就是进入沈阳故宫外的“抚城门”,抚城门的另一面是用满文书写</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是我国五十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沈阳故宫与清福陵,清昭陵,清永陵2004年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看到沈阳故宫这当年茶馆的雕塑,真想喝点茶,不过现在已经是难觅踪影。</p> <p class="ql-block">现在时兴这样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实际上是由二个部分组成,一部分(东路建筑)是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各部落以后建的大政殿和大政殿组成的建筑群,那时候努尔哈赤称为大汗,左右二侧是左右翼王,往下是八旗旗王的办公地点,在我国开创了行政军事于一体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游牧民族靠英勇彪悍在东北地区实现了统一,其它都是不懂,就派人到北京学习回来模仿,比如大政殿都是模仿北京的建筑修建的,门口的龙盘的方向是错误的(学个大概,细节没注意到)琉璃瓦在东北地区是不适用的,因为温差大,每二年就要全部换一遍。</p> <p class="ql-block">大政殿建好不到一年努尔哈赤就去世了,清福陵(东陵)就是努尔哈赤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八旗与清代武备展》</p> <p class="ql-block">他这头盔叫胄子</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的第二部分(西路)就是崇政殿、凤凰楼以及皇妃们居住的地方,还有后花园,崇政殿是皇太极的办公地,皇太极在这里正式宣布为清,建立清朝,准备逐鹿中原。</p> <p class="ql-block">龙椅</p><p class="ql-block">都是对北京明故宫的模仿。</p> <p class="ql-block">当时是盛京八景之一,也是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凤凰楼后面就是这个宫那个宫的后妃们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个时期是清朝的上升期,一致到后来的“康乾盛世”,到达顶峰,这个时期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二百年后有一个长春满洲国,到清朝的寿终正寝。</p><p class="ql-block">一个国家的运行轨迹是一个正弦抛物线,与人的生命轨迹基本吻合,与一个商品的生命周期经过成长期、成熟期、下降期等都是高度相似。</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的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的出口处。</p> <p class="ql-block">孝端皇后出身高贵,是科尔沁草原的美丽公主,她和皇太极只生公主,孝端皇后把自己同样美丽的侄女嫁给皇太极做妃子,也是只生女儿,孝端皇后又把丧夫到盛京看望姑姑的大侄女入宫做妃子,侄女被封为宸妃终于生了皇子,皇太极大赦天下,各旗旗王和朝鲜都来恭贺,可惜皇子一岁多夭折,宸妃也抑郁致死,不然就不会有顺治帝了,清史就可能改变写法。</p> <p class="ql-block">清福陵,又称沈阳东陵,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为盛京三陵之一。</p> <p class="ql-block">福陵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等人葬于此处。(1629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从东京尼亚满山迁至福陵。陵墓到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来在康熙(1662-1722年)和乾隆(1736-1795年)年间又续有增建。</p> <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的墓冢</p> <p class="ql-block">石狮</p> <p class="ql-block">华表</p> <p class="ql-block">清福陵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福陵自民国十八年(1929年)起被代辽宁省政府辟作公园。除方城明楼曾毁于雷火后又修复外,其余皆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中国丧葬礼仪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对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汲取精华,抛弃糟粕。</p> <p class="ql-block">清代开国皇帝陵墓,气派有加比满人入关以后的清东陵(遵化),清西陵(易县)奢侈许多。</p> <p class="ql-block">陵墓修建之初的三万多棵,到解放前只剩下一千课左右,当年奉天府每年职责之一是查验报告松树的生死病况。</p> <p class="ql-block">永陵在抚顺,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父母,祖父,曾祖父、曾祖等六代人的寝陵。</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在沈阳北郊所叫北陵,那里是皇太极和孝端皇后的陵寝</p> <p class="ql-block">满人入主中原以后很多年东北作为龙脊之地,不允许其他人染指,所以才有”创关东”之说。</p> <p class="ql-block">东陵牌楼</p> <p class="ql-block">读书,是心灵的旅行,旅行,是心灵的阅读。</p> <p class="ql-block">读书是一个人独处的最好方式,一辈子受用无穷。而用行走的方式去了解世界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体力、地理知识、以及旅行知识的储备等,它与读书的不同是满足了人的好奇心,永远在路上……不断的刷新我们的眼球,至于游山玩水还是风土人情、历史沟沉要看个人爱好,见仁见智,总之心中有,一切皆美好。</p> <p class="ql-block">开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行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在江苏新沂与海军雷达声呐研究所战友小聚。</p> <p class="ql-block">大连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从2022年5月22日出发骑行到今天(2022年6月18日)二十多天,路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辽宁,目不暇接,见到了很多人和事还有无数美景,最最使得我感动终身难忘的是战友情,特别是孙晶姐的“爱兵如子”之心,从大连给我带的黄瓜,干果,鸭蛋还有樱桃到刚才才享用完,俺五六十的老头儿了她还是按当年在部队对待战士那样对待,这是38502部队的优良传统,时代在变,容颜在变,军队的优良传统永远没变!</p><p class="ql-block">感谢一路上相伴的各位战友,同学,骑友,你们的鼓励和支持是我脚步丈量祖国的动力,谢谢各位,发这些照片的时候火车正行使在冀中大地上,再见各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