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士彭林城堡的反思 逍遥 2022.5.27

逍遥

<p class="ql-block">彭林城堡(Penrhyn Castle )是位于北威尔士班戈的一座乡间别墅,中世纪时期曾经是一座坚固式的庄园,直到乔治·彭南(1764-1840)- 彭林男爵二世继承了彭林庄园后, 投入巨资,采用诺曼复兴风格设计修建装饰,使其幡然成了一座罕见的宏伟华丽的诺曼式城堡,在19世纪大英日不落帝国的巅峰时期,在那时众多兴建的城堡庄园中独树辉煌,盛赞为“诺曼复兴的杰出典范”。然而,时代变迁,彭南家族衰落,1951年城堡和所占有的四万英亩田园被财政部接收,两年后归入英国国家名胜古迹信托管理,此后向公众开放,平常百姓也才能有机会进入城堡一窥豪华。</p> <p class="ql-block">1822 年至 1837 年间,彭林男爵二世聘请了当时名震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的著名的设计师托马斯.霍珀,采用新诺曼式设计,为打造出焕然一新的彭林城堡;设计师处处亲力亲为,而彭林城堡的建成达到了他设计生涯最完美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城堡坐落于四万英亩田园之中,四面皆美景,北面放眼梅奈海峡和海雀岛,南面远眺北威尔士斯诺登尼亚山脉,居高望远,很是心舒气爽。</p> <p class="ql-block">外观彭林城堡似乎拥有中世纪堡垒的沉重庞大的气息,从高大的方楼延伸600英尺直到远处的塔楼。</p> <p class="ql-block">步入城堡诺曼式拱门,锯齿型的门楣上塑有古怪面孔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厅,顿见意想不到的高敞诺曼式厅堂。</p> <p class="ql-block">大厅是一座空旷高耸的殿堂,在这里设计师霍珀将诺曼式作到了极致。诺曼式的有锯齿型花纹的天穹,拱门,高大的落地窗,高耸入天的雕花石柱,更加之还有一层观光内廊,分外夺目。彩色的蚀花玻璃窗,处处特异的点缀,让人感到新奇。</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天穹,精致的石刻雕柱,墙体和柱子精心采用的不同色调的石材,等等,凸显出彭林城堡的高大上。</p> <p class="ql-block">霍珀亲自设计督造了大部分城堡的家具、地毯和装饰物,所有这些设计采用奢华而新奇的新诺曼风格。家具以奇幻的野兽、古人面孔和图案为特色,制作上充分发挥了当地工匠的技能,各种橡木、乌木、大理石甚至彭林的板岩制成的家具,无不别有心机,让客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19世纪遗画,可见当年大厅一斑。</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图书室,各种怪兽的石膏花模天顶和木雕门楣彰显其特异风格。</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时期幽雅的图书室。</p> <p class="ql-block">光彩的女主人客厅,提花红丝绸覆盖的墙面,闪闪发光的天顶。</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时期的女主人客厅。</p> <p class="ql-block">城堡中仆人使用的是简单没有装饰和美化的楼梯。</p> <p class="ql-block">主人用的是过度装饰和美化的楼梯。</p> <p class="ql-block">19世纪采用中国绘画花纹的墙纸和享有中国瓷器相同,在英国是一种高贵的时髦风尚。这种墙纸通常从中国购买的巨幅彩绘的壁纸画,手绘的人物,花卉和各种鸟类,色彩协调鲜艳,优美雅致华丽。英国皇室贵族从未去过万里之遥的东方中国,所以舍得一掷千金购买墙纸,贴在自己家里,一可炫富,二可随时欣赏东方天堂般的美景。1830年间,彭林城堡购得了由广州来的18世纪的精美手绘墙纸,万分奢华地连贵宾盥洗间都用了中国墙纸装饰。至今观赏这三百多年前的优美墙纸,中国的奇花异鸟,四季花果跃然纸上,色彩鲜艳,让人不由得衷心赞美当年画师的精彩技艺。</p> <p class="ql-block">彭林城堡里有一间华丽的皇家卧室,是专门为1859年维多利亚女王来访时打造的。这里的中国墙纸更加绚丽,配上各种精致橡木家具,中国和日本的漆器,瓷器,土耳其进口的精致手工编织的地毯;霍珀还专门设计了一张重达一吨的大床。尽善尽美的辉煌装饰,表现了主人对维多利亚女王的恭敬。</p> <p class="ql-block">大概走到宏大楼梯的每个人都会不自主地发出惊叹的 声音,哇!多么壮观!它在这风景如画的建筑里,又增加了一道亮色。两百年前,一个精良的石匠团队耗费了整整十年才完成了霍珀设计的这座繁复石刻石雕的宏大楼梯。他采用了乳色的石灰岩石作墙体,而用灰色的砂岩石作楼梯栏杆和柱塔,天然色彩分明,更显别致。</p> <p class="ql-block">门楣窗楣石雕的脸谱,花样,花纹皆是各不相同,趣味盎然,甚是魔幻。</p> <p class="ql-block">印度房间里的华丽中国墙纸和古老的东方家具,瓷器。</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过道。</p> <p class="ql-block">彭林城堡修建完工后,1840年彭林男爵二世去世,由他的继承者爱德华.彭南勋爵用其巨资,在比利时艺术顾问 的帮助下,在欧洲收购了大量的荷兰、威尼斯和西班牙名画,这些珍贵的收藏品使 得彭林城堡成了拥有威尔士最好的艺术收藏地之一,在当时享有“北威尔士画廊”的美誉。珍贵的收藏品中曾经包括一幅伦勃朗的画,价值高达 4000 万英镑;荷兰文化部试图在 2007 年为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购买这幅画,但未能达到要价,此画现在威尔士国立美术馆中展览。画廊名不虚传,现在在餐厅和早餐室中仍然挂有不少的名画。</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厨房和仆人使用的地下室也和一般富贵人家的不同,高大又敞亮。</p> <p class="ql-block">包容了欧洲和亚洲风格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城堡管理者有言在先,并不是所有的房间和藏品都是对公众开放的,不过一路走来,富丽堂皇气派的建筑,美轮美奂的房间,康乾盛世时期的中国手绘墙纸和古色古香的瓷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珍贵名画,已经足以让人赞叹不已。然而,一路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批判气氛,这种气氛贯穿了整个参观,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大厅里有数个电视屏幕显示这里组织的批判,多半是非白人青少年对彭林城堡主人的控诉,两百年前如何地在非洲掠夺奴隶而发家致富。历史返回到彭林男爵一世(1737 - 1808 年 ),他继承父业拥有一个巨大的板岩采石场,他的另一半财产则来自于他的妻子,一个极其富有的继承人。其妻之父是当年英国在殖民地牙买加的军官,在牙买加拥有六个甘蔗种植园和六百多个奴隶。用牙买加甘蔗种植园中掠夺来的财富投资于北威尔士的道路和码头建设,使得彭林采石场成为了威尔士最大的板岩工业,从而又产生了更多的财富。爆发的彭林男爵二世财大气粗,才能够投入巨资,修建彭林城堡。</p> <p class="ql-block">厅中还专门展示了两幅牙买加甘蔗种植园的场景,中间显示屏上是诗人马丁的诗,他以一个奴隶的心声控诉,是奴隶的汗水建筑起了方糖的城堡。旁边还有一块木板写的是馆长的解说,马丁和彭林学习组的孩子们工作了一年,从这些画作中找出跨过大西洋的蔗糖贸易改变了城堡中的一切,而这就是彭林城堡的殖民主义。马丁希望他能去掉自己和奴隶之间的距离,他冲破了他(一个每天吃糖的英国白人)和在甘蔗种植园劳作的奴隶在权力上的不平衡而进行创作。</p> <p class="ql-block">女主人客厅中心的茶宝盒是19世纪英国时尚和富贵的象征。这个茶宝盒是用南美洲的黄檀木制作的,上面画的是中东风味的花纹,里面装的是牙买加的方糖和中国的茶叶。两百年前糖和茶都是极其昂贵的,是锁在宝盒里的宝贝,钥匙由女主人亲自管理。只有贵客来临,她才会开锁,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匙两匙茶叶倒入壶中,在每一个茶杯里放入一块方糖。这是女士们社交聚会的重要炫富仪式。馆长在这里批判道,宝盒是如彭林一般的富人能够进入全球贸易网络并且享受的证据。显示屏上有一首控诉诗,大意是历史揭开了真相,女士们用小匙将世界搅拌进了茶杯。</p> <p class="ql-block">餐桌中间摆放了一个古旧的盒子,里面收藏了彭南家族在牙买加甘蔗种植园的所有相关文件,地契,报告,信件等等。英国在1833年经过长期斗争之后通过了废除奴隶制法案,但是彭林男爵是这场奴隶解放斗争的坚决反对者,他从未去过牙买加,仍然能够远隔重洋通过信件来控制和掠夺种植甘蔗的奴隶,其中奴隶和牲畜的买价报告就是一件证据。</p> <p class="ql-block">19世纪英国贵族有一个嗜好是搜集和陈列动物标本。乌木屋里有一个玻璃罩,里面是奇异而漂亮的各地搜寻来的鸟类。旁边显示屏上是一个十岁女孩的诗,她表示了对射杀鸟儿并用毒药制作标本的极大的愤怒和对失去自由的鸟儿的哀鸣。</p> <p class="ql-block">彭林城堡中最古老的藏品,一座古埃及的石神雕像,它可能是1850-70年间在中东搜寻来的。19世纪旅游和收集古董是富有的标志,同时也显示了彭林的主人对古代文化的欣赏。塑像上方的诗是,“他有钱而我有历史,他的钱买走了我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油画《彭林板岩采石场》是彭林男爵二世于 1832 年为准备维多利亚公主的访问委托画家亨利. 霍金斯创作的 。北威尔士是重要的板岩产区,而彭林采石场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板岩采石场之一。除了牙买加的甘蔗种植园,板石工业是彭林城堡的主要财富来源。画家极其真实生动地描述当年彭林板岩采石场的工作环境,竖立在画旁边的批判板说:画中描绘的采石场工人为彭林城堡创造了财富。1900年采石场2800个工人为了更合理的工作条件举行了大罢工。这幅画当时是单独挂在仆人用的楼梯墙上(其它欧洲名画都是挂在重要的观赏房间里的),整个彭南家族没有一个人看它一眼。&nbsp;</p> <p class="ql-block">纵观彭林城堡管理者组织的这种反思,经过政治学习的人似乎并不陌生,如同当年参观收租院时是同样的感受。自从西方“黑命运动”以来,“惊醒文化”和“取消文化”如潮流而来,在英国这种反思和批判比比皆是。是大英帝国应该好好地检查自己对奴隶的掠夺和对工人的剥削,还是那已经是过去的历史了呢?这幅画引起了我们对板岩,对采石场,对彭林财富的聚敛的兴趣,要对此一探究竟,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