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河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中提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完善教研工作体系,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发挥好学科教研在课堂实践中的示范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河北省出版总社拟于2022年6月起,分别在我省部分地市举办“小学优质示范课展示暨人教版教材培训会”系列专题活动。首场衡水市培训于2022.06.17日在线上举行。为发挥学科教研在课堂实践中的示范作用,廊坊市教育局组织我市部分学科参加了此次系列专题活动。霸州市第一小学全体教师在教务处的组织下参加了此次培训并详细的做了笔记。</p><p class="ql-block">本次数学培训的流程是</p> <p class="ql-block">第一堂课由衡水市永兴路小学殷永然老师执教的《克与千克》一课。殷老师从实际出发让同学们发现不同物体质量不同,并用估一估,掂一掂的方法自己准确抓出500克的物体,并验证方法的正确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量感。</p> <p class="ql-block">第二堂课是衡水市饶阳县实验小学的周艳玲老师执教的《毫米的认识》一课。周老师让同学们经过测量找到精准的长度单位毫米,并两次测量课本的宽度让同学们感知毫米的精确性。最后通过小视频“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来阐述单位长度精准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第三堂课由衡水市故城县郑口第一小学的王艳蕊老师执教的《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王老师让学生经过三次探究活动,通过量、估、验来感受容积单位的多少与容积、体积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的量感,落实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上午11点,曹培英教授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充分肯定了三节课教学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准备充分、意图明晰、预设合理,教学实施自然、流畅、善诱,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也点出了不足供老师们参考。</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30整,曹培英教授开启了讲座之旅——小学数学“量感”及其培养研究。曹教授从五方面给老师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p><p class="ql-block">一、从三会说起新课标的主要修改。增加量感,提出三会。</p><p class="ql-block">二、从量与计量到量感</p><p class="ql-block">三、量感的解读</p><p class="ql-block">四、量感培养策略</p><p class="ql-block">五、典型课例剖析</p> <p class="ql-block">在一整天的培训中,霸州市第一小学全体教师准时守在电脑桌旁仔细聆听,通过专家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通过本次线上培训活动,全校数学教师虚心学习,从中学习到了新课标理念和实施的方法,要做到两个吃透与教学经验有机融合,要坚持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要立足单元,着眼整体;基于儿童,彰显数学之美,教师要用活教材,转变教学形态,提升课堂效能,改进发生在每节课上,落实在学生身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