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总指挥,防台防汛应急演练队伍集合完毕,应急演练准备就绪,请指示”。 现场演练总指挥陈晓剑向总指挥部报告。“收到,我宣布,应急演练现在开始”。 应急救援总指挥王洪军(广东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下达指令。“是!请各参演单位立即到指定地点就位,演练开始......”。 6月17日9时30分,一场防台防汛模拟演练在中铁大桥局珠机城际金海大桥施工现场拉开。 本次“防台防汛”模拟演练的情景设想是,假设2022年6月18日,位于台湾东南洋面的热带低压已于18日下午加强为今年第13号台风“天鸽”,凌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珠海市1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预计,“天鸽”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2-14级,将于22日白天登陆珠海市。 18日上午10:00珠海市气象局发布台风蓝色的预警信号,中铁大桥局集团珠机城际HJZQ-1标二工区项目经理部迅速启动台风Ⅳ级响应,召开防台布置会议,统计更新项目人员信息。 19日下午15:00台风中心圈离珠海1560公里,珠海市气象局所发布的台风轨迹极有可能台风“天鸽”会正面登录珠海由原来的蓝色预警升级到了黄色预警,二工区项目经理部紧接着也提升了响应级别升到了Ⅲ级,并对照大临结构、设施及设备防台加固措施要求进行加固与检查验收;对小型物资、机具进行移除至指定点存放或就采取就地加固措施;按照船舶分部指定的避台锚泊位置完成相关船舶的撤离避台工作,项目部管理人员开展加固检查,检查后人员撤离到驻地等待下一步指令。 20日下午15:00台风“天鸽”离珠海约1100公里,珠海市气象局将台风黄色预警升级为台风橙色预警,项目部立即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施工栈桥及鹤州工区相关物资撤离工作,对相关船舶撤离锚泊情况进行确认,施工现场全线范围内断电,全体人员乘车撤离到政府避风安置点。 21日下午16:00台风“天鸽”距离珠海约400公里,珠海市气象局将台风橙色预警升级为台风红色预警,台风登陆时伴随暴雨,同时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项目部在接到预警信号后,将响应登记提升为Ⅰ级,项目部值班人员与各避风安置点撤离人员、防台期间生活物资的准备等情况进行再次确认,并加强管理,禁止人员外出。 22日上午10:00,台风“天鸽”正面登陆珠海,项目部值班人员持续关注台风信息,下午17:00台风远离,项目部在接到台风预警结束信号后,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项目部部分设施设备损毁,项目部应急救援总指挥立即组织相关小组实施处置,确认合格后恢复生产。 金海大桥是珠三角入海口上建设的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施工环境恶劣,员工的安全、大型施工设备是安全管控的重点。为此,项目部高度重视,专门制定了“防台防汛”方案,对现场工人进行“防台防汛”交底、培训。此次“防台防汛”演练是检验现场作业人员对应急预案的全面掌握和突发天气状态下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是项目部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广东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珠海市轨道交通局,天津新亚太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的领导亲临演练现场指导,观摩了演练活动的全过程,并对演练活动进行了点评。 演练采用直播和录播方式,通过LED液晶显示器进行全程现场播放,方便观摩人员了解事故应急处置细节,掌握应急处置方法。整个演练过程紧张而有序,达到了预期效果。 <br data-filtered="filtered">文图:孟庆虎<br data-filtered="filtered">编辑:杨 灿<br data-filtered="filtered">审核:余三元<br data-filtered="fil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