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嘉兴做餐饮且有规模的女人并不多,能够持之以恒的就更少了,而坚守这一领域半个世纪的恐怕也只有屠泳珍了。网红“愚人”老师称呼她为“宝刀不老”,真实又贴切。她的传奇可以用“沙家浜”里的那句台词来形容“这个女人不简单”!</p> <p class="ql-block"> 我对屠泳珍的熟知,要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人们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万元户”刚兴起且被树为先富起来的典型加以大肆宣传。可能现在的年轻人没概念,什么叫“万元户”。简单举个例子,当时年轻的我在金融系统工作,国家干部,月工资为几十元。而银行为了吸引存款,拉储蓄搞的有奖有息,500元奖金属于特等大奖。有万元存款对任何人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一笔巨大的财富。放到现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可以“躺平”生活。那时我就有这样的冲动,发过誓:假如我是万元户,绝对不上班,吃利息去过轻松的小日子。</p> <p class="ql-block"> 有点扯远。话说回来,条件好转,人们自然要改善民生,开始流行“吃喝风”,催生了好多私人饭店。“银都”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张大吉了,老板就是年轻漂亮的屠泳珍。高颜值的老板加上高水平的烹饪技术,生意兴隆是必须的结果。而那时候,保险公司独家经营,也属吃香喝辣的单位,是饭店的常客了。当初请客吃饭“拐浪头”,喜欢差服务员把老板叫到饭桌上来一趟,露个脸,好像客人面前特别有面子。我在这样背景下就不知不觉与屠泳珍混个脸熟了。</p> <p class="ql-block"> 改期开放初期,为了解决就业,政府出面搭台,引导百姓自谋职业。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嘉兴市区有几条特色街,如勤俭路夜市、秀州路服装小商品街、丁家桥裁缝摊、紫阳街饮食街等颇有特色。而紫阳街有两爿最有名上档次,有形象的饭店,都是美女开的,即由汤黎琼经营的“红房子”和由屠泳珍经营的“银都”,后来转换马夹的“贵族”。可以说,这两个女人开的饭店,撑起了紫阳街餐饮的半壁江山。</p> <p class="ql-block"> 话说屠泳珍了不起,文革时期的初中生,16岁就逃过下乡的困扰,作为幸运儿随“新三届”分配至“江南春”饭店,做了名少有的女大厨师。承蒙组织培养,把她专门送上海大饭店,师从周总理的御厨学艺并得到真传,由于虚心好学,脑子灵,身手巧,很快技艺长进又娴熟,拿到了特级厨师证,成为中国为数不多,戴厨师最高帽子的顶高级烹饪技师(据说获此称谓的女性全国目前还是个位数),要晓得,这个荣耀是牛逼到可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28岁那年就独当一面,出任嘉兴市中心当时鼎有名的“鸳鸯酒楼”经理。</p> <p class="ql-block"> 正当风声水起的时候,屠泳珍突然辞职下海,抛弃金饭碗,做起了个体户。那年月,人们对体制内国营单位还是比较看重的,做没有劳保保障的个体户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来支撑的,是勇敢的吃螃蟹者。在此给屠泳珍竖个大姆指,点个赞。</p> <p class="ql-block"> 应该说屠泳珍是幸运儿,她凭自己的能力获得了成功。当然这过程中遇到过的困难与挫折鲜为人知,但成绩是有目共睹。屠泳珍的饭店也从“银都”转身为“贵族”,又因去庸俗化运动而被迫改为“贵属”饭店,从创业开始,几经变迁,经营地址从勤俭路、紫阳街与中山路,直至现在风景秀丽又幽静的南湖边经营着的“宝莲福邸”,规模也从小作坊变成几千平方的大饭堂,门口也挂上了餐饮业的最高奖牌,市场上少有的国家五钻级酒店。</p> <p class="ql-block"> 屠泳珍喜欢追求完美,菜肴在传统色、香、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光泽度,美感度上下足功夫。再比如菜的花色品种上也是推陈出新,防止顾客产生味觉疲劳,索然无味的感觉,月月推出新鲜品。有人说屠泳珍爱折腾,富有挑战性,而给我的印象,是正儿八经的忘记年龄人爱学习创新的标兵,用句时髦话来形容,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以致用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受市场与疫情的影响,商圈遇到寒流,熬不过的企业纷纷倒下。从员工和他们的家庭角度考虑,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促使屠泳珍勇敢去面对,她再次作出选择,成立了“鼎米宗”食品公司,做起了堂食外卖的行当,销售特色菜品,出奇制胜,忙的不亦乐乎。硬是在行业萧条的大环境中,寻得生路,走出困境。据说产品远销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大都市,深受市场欢迎。</p> <p class="ql-block"> 就拿嘉兴人引以为豪的特产粽子与酱鸭为例,祖传秘方与古法烧制纯正的品牌很多。市场经济,挑剔的顾客是不讲情面关系,百姓喜欢才是真谛,要想有销路,质量好,符合大众口味是基本标准。毕竟屠泳珍在餐饮业摸抓滚打几十年,熟知顾客的心理,她的麻酱鸭,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有股强烈的童年味道;而品尝鼎米宗粽子,吃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感觉。在强手如云的行当中生存,没有三分三的能力,早就被市场无情抛弃了。</p> <p class="ql-block"> 老嘉兴可能还记得,四十年前嘉兴有个小鲜肉播音员叫岳岱,字正腔圆又动听,在那个年代可是嘉兴的“万人迷”。近年来岳岱对中华美食情有独钟,颇爱研究,熟悉并对华夏各大菜系了如指掌。作为中国首个美食节目主持人,对屠泳珍的美食宠爱有嘉。他用嘉兴夸张话来形容屠姐的美食:味道鲜得掉眉毛,且放进嘴里拍巴掌都不愿放下。并玩笑道:没有吃过宝莲佳肴的美食家,不是合格的美评家!</p> <p class="ql-block"> 在市场经济大商海中,屠泳珍做啥都是像模像样,而且游刃有余,是个成功的女强人,这与她天赋与努力分不开。她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餐饮行业杰出企业家、浙江餐饮业功勋企业家、浙江餐饮行业优秀企业家、2012浙江餐饮业金鼎杯风云人物、建国70周年浙江餐饮业十大巾帼楷模…而中央电视台“舌尖中国—风味人间4”栏目,将把她创造独特的南湖菱粽和船宴菜,呈现给全世界有福的食客。</p> <p class="ql-block"> 屠泳珍五十年追梦故事告诉我们,这个女人真的不简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