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浅析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摘要:原型批评理论是2世纪西方文论史上研究文学与原始文化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它起源于英国,兴盛于北美。本文介绍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并试图概括其优点和局限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关键词: 弗莱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文学批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源于2世纪初的英国的仪式学派,容纳英国学者弗雷泽的人类学,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集大成于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弗莱,使其成为跨越多个学科,对文化与艺术进行深度研究的批评理论。 诺思洛普·弗莱(1912-1991), 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多伦多大学文学教授, 著有《文学原理》、《批评的解剖》、《伟大的代码》等作品。 《批评的解剖》最负盛名,被誉为原型批评的“圣经”。本书综合了弗雷泽与荣格的主要观点,吸收了分析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及符号学的成果,建立了神话原型批评体系。</span></p><p class="ql-block">一、原型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型是那些反复出现的或传统的神话或隐喻,是构成人类整体文学经验的一些最基本因素,体现人类集体的文学想象。叶舒宪对原型概念做了如下总结:第一,原型是文学中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第二,原型可以是意象、象征、主题、人物、情节母题或结构。只要它们在文学中反复出现,就具有约定性联想。第三,原型体现文学传统力量,把独立文学作品联系起来,使文学成为社会交际的特殊形态。第四,原型的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把文学同生活沟通起来,成为二者相互沟通的媒介。(叶舒宪,101—102)</span></p><p class="ql-block">二、“置换变形”与意象世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弗莱认为不仅能找到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原型结构,还能在一部作品与其他作品之间找到共同原型,西方文学史上的各种结构和叙事模式都是最古老的神话模式的置换和变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弗莱发现了神话一一传奇一一现实主义的演变线索,他认为神话和现实主义分别代表文学表现的两级,两级中间是传奇文学。神的超人性是人类愿望的隐喻表现,现实主义强调所表现的东西与现实的相似,即明喻。传奇指从虚构过渡到写实的文学过程。神话一一传奇一一现实主义的演变线索在于原型的“置换变形”。传奇是神话的变型,主人公由神置换为人,现实主义是传奇文学向写实方向的置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弗莱在文学中归纳了五种意象世界:神启的世界、魔幻的世界、天真类比的世界、自然与理性类比的世界和经验类比的世界。前两者源于神话未置换的世界。神启的世界是宗教里的天堂,是人类幻想的世界。魔幻的世界是堕落的世界,是宗教里的地狱。天真类比世界是神启世界在人间的对应物,浪漫主义传奇属于这类。低级模仿属于经验类比世界。自然与理性的类比世界,与高级模仿对应。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三、神话的叙述模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弗莱认为叙述模式是对自然界循环运动的模仿。自然界的循环周期如四季更替、月轮盈亏等对应着英雄的诞生、成长与胜利、受难、死亡到复活。因此,弗莱将文学叙述模式分为四类:传奇、喜剧、悲剧、反讽和嘲弄。这四类体现神话运行方向:喜剧对应春天,述说英雄的诞生或复活;传奇对应夏天,表现英雄的成长和胜利;悲剧对应秋天,展示英雄的末路与死亡;讽刺对应于冬天,讲述英雄死后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喜剧和传奇是向上的运动,悲剧和讽刺是向下的运动,四者构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模式。弗莱认为西方文学发展史遵循如下循环:神话一一喜剧一一浪漫传奇一一悲剧一一反讽和讽刺一一神话。</span></p><p class="ql-block">四、结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弗莱倡导以人类学理论为基点,以“远观”为方法做研究。这种全景式研究方法要求把作品中的体裁、主题、情节母题、结构等要素放到整个文化中考察,由浅入深地把握文学的外部联系,以寻求文化史发展轨迹。这种研究方法使文学更系统化。文学作品不再孤立,而成为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与远古神话、巫术、仪式及风俗禁忌相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然而,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过于强调文学传统,将鲜活的艺术品还原为类似原型,忽略作品的艺术性和现实意义,忽略读者和作者审美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二,每部作品具有特殊性,但原型批评者以不变态度对待每部作品,注重普遍性而忽略特殊性,注重认知而忽略审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总之,弗莱对西方文学和历史进行了整体研究,以人类学和分析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原型批评理论体系,为分析文学作品提供了新方法。但原型批评理论有其局限性。因此,在解决文学问题时,应结合原型批评与其他批评理论,克服其局限性,实现相对完美的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1]勾昆·弗莱“神话一原型”理论的再认识。文艺理论,2007(12):59-60.</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2]孟庆枢,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3]叶舒宪,选编。神话一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