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共研促发展 异构巧思展风采——马山县2022年“品质教育·马山好课堂”校本研修片联学区小学数学专场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与研是相互依托,是共同携手共进的。所以片联学区趁着马山县2022年“品质教育·马山好课堂”校本研修大操练活动,片联学区的小学数学专场也就此拉开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一)组建研修团队及制定研修方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接到关于开展马山县2022年“品质教育.马山好课堂”校本研修大操练活动的通知后,片联中心学校安乃文副校长高度重视,安副校长为了提高老师们参与校本研修活动的积极性,改变以往由他安排担任公开课的人选,改为让老师们主动报名承担公开课的方式,受被动接受任务为主动承担任务。有年轻老师、中年老师、老教师报名。最后中心学校领导通过商议:青年教师需要中年教师的高效引领才能快速成长,老教师也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方能进步。因此决定由中年老师黄武顺老师和老教师张建信老师担任授课教师,并落实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为零爱春老师。</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零爱春老师在5月18日接到通知后,就制定研修方案,并召号数学老教师也加入团队,以达到全员都能在教学得到进步和发展,有9位老师积极加入了。学区数学校本研修团队从去年的25人增到34人。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因此把参加人员分为两大组,每一大组分组以有经验的中年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为原则,又把两大组按观课的三个维度(1.学生学什么;2.学生怎样学;3,学生学得怎样)各分为三个小组,并把三个维度的每个观察点落实到个人,确定好每个维度的发言人,而且确保每个学校在三个维度上都至少各安排一个教师。</p> <p class="ql-block">研修方案和三个维度观察人员安排如下:</p> <p class="ql-block">第一组听课评课三维观察分工</p> <p class="ql-block">第二组听课评课三维观察分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活动前期准备篇💕</p><p class="ql-block">5月27日,我们片联学期数学专场开始启动,黄武顺老师是第一组的执教教师,接到通知后,认真研读与分析教材,观看相关优质教学视频,制作教学课件与教学设计方案。</p> <p class="ql-block">黄武顺老师最初的教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零爱春老师从三个维度给黄武顺老师提出建议。并着重从"学生怎样学‘’这个维度给出具体的学法指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建信老师是第二组执教老师。张老师结合新课标,初步制定适合自己的教案和教学课件,黄连锋副校长和刘业强老师也给张建信老师出谋献策。</p> <p class="ql-block"> 💕模拟上课、研磨篇💕</p><p class="ql-block">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人之长,可以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能力,真正的实现资源共享。在5月30日上午,我们数学组认真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活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组备课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组活动由组长韦春兰老师组织,主持人零爱春老师进一步明确活动的目的、操作流程及活动要求,教研小组充分发挥团队智慧,针对研修主题有目的、有计划进行深入研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武顺老师在小组内进行模拟上课</p> <p class="ql-block">小组成员结合教案,认真填写教学设计诊断量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模拟上课的三个维度观察,存在以下需要改进的情况,第一组组员从教学目标开始逐一进行探讨并完善:</p><p class="ql-block">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p><p class="ql-block">2.教学重难点把握还不太到位。</p><p class="ql-block">3.导入视频目的不明确。</p><p class="ql-block">4.导入新课的过渡语不简洁。</p><p class="ql-block">5.没有学生操作活动的具体要求。</p><p class="ql-block">6.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与及课件由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动画效果顺序需要调整。</p><p class="ql-block">7.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与理解点与点之间线段表示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以上问题,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提出修改建议,汇总大家意见形成小组意见。本组成员协助黄武顺老师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及课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团队的指导下,黄武顺老师对教学设计和课件进行修改,形成第二稿教学设计,初次研磨活动任务顺利达成。</p> <p class="ql-block">第二组备课篇</p><p class="ql-block">张建信老师在小组内模拟上课</p> <p class="ql-block">第二组成员对张建信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诊断并填写诊断量表。</p> <p class="ql-block">  张建信老师针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根据事先准备精心准备好的教案和课件了,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阐述,例如:</p><p class="ql-block">1.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p><p class="ql-block">2.课堂过程是如何突破重难点,方法的实施。</p><p class="ql-block">3.如何使用过渡语,问题的提出等进行指导。</p><p class="ql-block">4.张老师利用PPT进行现场模拟授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位老师针对本课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课件进行阐述,对教学中的困惑问题共同探讨。老师们的精彩发言让现场气氛十分热闹,大家畅所欲言,在各种思维的碰撞中闪现出集体智慧的火花,使教学环节在讨论中不断完善,形成第二稿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两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次试课、磨课篇💕</p> <p class="ql-block">研修小组成员按组长分配的观课任务分别从学生学什么、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三个维度进行观课</p> <p class="ql-block">第一组的风采</p><p class="ql-block">6月7日黄武顺老师师根据初次研磨定稿的教学设计在三和小学五(二)班进行试课。</p> <p class="ql-block">小组成员综合、整理修改建议</p> <p class="ql-block">黄武顺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p> <p class="ql-block">小组成员根据观察任务对黄武顺老师的上课情况进行点评。</p> <p class="ql-block">汇总小组修改、完善建议:</p><p class="ql-block">1、师生合作找2006年的点。</p><p class="ql-block">2、课件出示学生操作活动的要求。</p><p class="ql-block">3、学生同步台上、台下自主找剩余年份的点并按要求连线。</p><p class="ql-block">4、小组交流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p><p class="ql-block">5、减少无效问题的提问。</p><p class="ql-block">团队合作对教学设计和课件进行第二次修改,在团队热烈的研讨氛围中,二次研磨活动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试课后,黄武顺老师当天下午及时就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设计和课件进行整合,6月8日上午在片联中心小学进行第二次试课。</p> <p class="ql-block">黄武顺老师的第二次试课:</p> <p class="ql-block">在听了第二次课后第一组的老师们给黄老师了以下意见和建议:</p><p class="ql-block">1、导入语不够简洁。</p><p class="ql-block">2、找点时没有说明点要画在哪里。</p><p class="ql-block">3、参赛队伍的折线统计图动画效果不够明了。</p><p class="ql-block">4、课堂练习动画效果不完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组的成员团队合作对黄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进行第三次修改,形成本组最终研课磨课成果。</p> <p class="ql-block">第二组活动风采</p><p class="ql-block">试课、磨课:</p><p class="ql-block">经过大家认真的集体备课,张老师认真的结合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反复的修改整理教案和课件,于6月7日上午在三和小学五(1)班进行试课。</p> <p class="ql-block">课堂中,教师由于课前没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配合不好,课堂气氛不活跃,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p><p class="ql-block">鉴于此,小组成员在评课磨课时,从新诊断修改教案,主要从问题的提问、小组活动的组织与反馈、语言的过度、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等进行修改,对课件再进行简化。</p> <p class="ql-block">试课、磨课活动记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两个小组的成果展示篇💕</p> <p class="ql-block">六月的校园,焕发着青春,张扬着奔放。在这栀子飘香、石榴花开的美好季节,迎来了我们片区数学大操练的展示课,老师们都能提前到片联中心小学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来走进了张建信老师的课堂,整节课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数学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数学课。张老师上课平实,教学风格随和,亲切自然。教学准备较为充分,教学导入简洁有效,教学过程完整,教学环节清晰,教师能亲身示范,每位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都在这次校本研修活动中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我们等来了黄武顺老师的课,总体来说,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还是教学的组织形式都体现了新课标教学理念,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黄老师通过与学生合作及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去探索发现新知,是一节创新、融洽的数学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教学准备充分,教学导入生动有趣,教学过程完整,教学环节清晰,师生合作示范,及时表扬与鼓励学生,语言亲切幽默,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展示课,这是团队力量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学生的精彩发言。</p> <p class="ql-block">学生探讨、交流</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零爱春老师组织所有成员进行评课以及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p> <p class="ql-block">两个小组分别整合意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们针对两位执教老师上课情况记录下了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执教教师反思</p><p class="ql-block">黄武顺老师的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折线统计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并初步掌握了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本节课时,注重了以下几方面:</p><p class="ql-block">一、从生活中引出折线统计图</p><p class="ql-block">二、在感知折线统计图特点上运用了比较策略</p><p class="ql-block">三、注重在分析与预测中体会统计意义和作用</p> <p class="ql-block">张建信老师的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1.利用生活中学生接近的事例,合理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p><p class="ql-block">2.注重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统计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地反映出数据的增减变化。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其特点,让学生感悟体会这一特点,并从中引发思考,认识折线统计图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增减变化,能正确的对未来进行预测。  </p> <p class="ql-block">小组交叉评课</p><p class="ql-block">第二小组评黄武顺老师的展示课 </p><p class="ql-block">学生学什么——主讲人:陈丽芳</p><p class="ql-block"> 黄武顺老师教学设计完整、目标清晰,预设的教学同标也能达到,教态亲和、语言得体。课堂常控能力强,衔接语能让人耳目一新,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知识由内易到难,知识能及时回顾到生活中的应用。还能充分进行德育教育,机器人、科技、身体健康各方面</p> <p class="ql-block">学生怎样学——主讲人:曹茜菁</p><p class="ql-block">通过黄武顺老师这一节课的讲授,教学设计过程流畅,教态沉着不迫,很亲切、很自然,让学生们能很顺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之中,能够很好的抓住重点,有效地组织 活动。其次,注重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融合知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与爱国教育,本节课是值得让我们去学习的一节课!</p> <p class="ql-block">学生学得怎样——主讲人:黄连锋</p><p class="ql-block">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黄武顺老师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能通过尝试画一画折线统计图、小组讨论说一说点表示什么线表示什么,个人说一说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个人独立完成绘制折线统计图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交交果进行检测,并能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评价,通过亲切、激励性评价语言创造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第一小组评张建信老师的展示课</p> <p class="ql-block">学生学什么——主讲人:卢朝艳</p><p class="ql-block">张建信老师本节课教学目标具体清晰,教学内容重、难点,符合本册单元的要求,课后练习紧扣本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练习,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环节完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注意逐步发展。</p> <p class="ql-block">学生怎样学——主讲人:张世添</p><p class="ql-block">1.张建信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应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p><p class="ql-block">2.教师在设计小组讨论这一环节时,给出的问题不够明确:时间也不够。</p><p class="ql-block">3.各环节的衔接过渡不写自然,有些问题问得比转随意。</p> <p class="ql-block">学生学得怎么样——主讲人:黄规存</p><p class="ql-block">张老师的课堂引导语用的较好,在引导学生的画图时,通过汽车的行驶轨迹,把条形图比座山头,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还运用了肢体加语言的引导。在课堂评价语言方面,张老师的评价语丰富多样,例如:同学们真聪明,想象力真丰富,回答的非常棒等评价语言,使学生更加用心学习,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p> <p class="ql-block">组长发言</p><p class="ql-block">两位组长分别从前期准备、集体备课、试课磨课、展示课四个方面对小组的活动过程与成果进行汇报总结。</p> <p class="ql-block">专题讲座《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罗海贤</p><p class="ql-block">罗海贤老师的讲座为我们总结在教学统计概率时,应如何去开展教学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今后教学迈进好课堂找准方向。</p> <p class="ql-block">中心学校安乃文副校长对本次活动的点评非常的细致到位,也为我们今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马山好课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期望,抱团发展,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相信我们片联学区的教学,在安副校长英明的领导下,更富有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这样校本研修活动不仅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更让片联学区的数学老师们积极参加研讨 ,让老师们能从中老师相互学习,对于促进片联学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相信我们片联学区数学教师会以此为动力,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探索,让教学迈向新高度!本次活动在此也告一段落,但对于校本研修,我们还要始终坚持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研修;针对性,即按需施展;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韦春兰 银雪婧 陆丽芳 零爱春 </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周丽春 蓝培锦 陆丽芳 刘小松 </p><p class="ql-block">文字素材提供:韦春兰 银雪婧 零爱春</p><p class="ql-block">审核人: 安乃文 零爱春</p>

教学

老师

学生

黄武顺

统计图

研修

折线

课件

小组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