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br>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八,西塞山都要举办"神舟会"。今天烈日炎炎,我冒着高温又一次去西塞山目睹了具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头衔的盛会。<br> 神舟会是黄石地区西塞山独有的区域性民俗活动。引人之处首先是时间长,从农历四月的初八的"青苗节"一直延续到五月端午节后的五月十八,历时四十天。<br> 西塞山古称道士洑,位于黄石市东部,南襟九十里黄荊山,北抚长江,古为吳头楚尾要塞,历为儒、道、释、兵家齐索之所,因其地势险峻,域境奇谲,尤被文人墨客等诸家关注,这里民淳风厚,各类民间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披及古今,源远流长。<br> <br></h3> <h3> 西塞山盐店街的先民千年来为去瘟疫,人们目.给我在众神的押送下,流放荒无人烟的五洋即送神舟<br> 由于屈原的爱国思想的广泛播扬,西塞山人又将这一民俗与端午崇屈挂钓,这里的神舟文化还把屈原变成一尊神灵,并为他建造了神舟宫,将屈原这位爱国者日夜供奉。<br> 漫长的时间跨度,神秘的氛围,繁琐约仪式,虔诚的祭祀,盛大的场景,浩大的声势,每年神舟会都是人们为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礼赞。<br></h3> <h3> 西塞山的神舟以龙造型,其具象以纸扎的龙头,布饰龙身,草扎龙尾,共同构成了一尊龙的崇拜符号。<br> 西塞山的神舟以龙造型,与其先民自古把它作为农耕的图腾崇拜有关,并有独特点,以致神舟中出现了许多龙形符号的比照物,如在神舟中还有"幡帜龙、早地龙、蝙蝠龙、神坛龙等等,可谓到了多龙竞舞,率真无羁的地步。<br> 神舟龙与农耕季节紧密相系,还直接与四时节气更迭有关,如对春瘟的驱除,因之这时神舟的龙符号就是镇除瘟疫的法宝了。</h3> <h3> 另令人惊叹的是神舟上有108位居神,分前,中,尾三部排列<br> 舟首八排26尊<br>令旗2位,扬泗五方神5位,号乐2位,战神4位,瘟神4位,神皂4位,排席4位。<br> 中部三排9尊宾神<br>济公、都天府、道士,文将军、忠孝王丶:武将军,宫娥、娘娘、蟾女或武太师、大宗师、文太师。<br> 尾部三排5尊主神<br>张元伯、鼓神、艄公神、黑爷神、艄母神。<br> 舟中画廊、亭阁丶:甲板等处还有44尊凑热闹的"次神。<br> 神系以道教为主,兼及他教,人神与自然神共处。这与当地与吴楚分野,自古以来是为兵家必争之地,长江之锁钥,水陆之要冲,经济,文化交流之要道密不可分。<br> <br><br> </h3> <h3> 还有更为神奇的是,神舟中仓里面的主宾神竞然是"轮换上岗的,大有你今年不"照应",我明年就不理睬你的意味,较旧时对神灵五体投地盲目崇拜大不一样,人气已压倒神威,所以要对旧时的神灵实行"竞争上岗"。<br><br> </h3> <h3> 神舟从神舟宫出来后,道士要做收毒歃血、画符唱咒、以舞事神、撒茶叶花米、拜斗等一系列法事,念念有词,杀鸡放血,祭神驱瘟。</h3> <h3>道士还要囲着神舟跑链驱瘟疫</h3> <h3><br><br> 神舟会是民众自发自愿组织参加的,以驱瘟、除恶、消灾、祛病和求平安健康、益寿延年为核心主题的传统文化活动。神舟会借助“送龙舟”这一形式,为一方百姓消灾祈福,是端午节俗中最壮观的一种民俗盛会,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特别是解放以来,神舟会的活动与屈原的传说联系在一起,这对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使传统节日加进新的活力,无疑具有深厚的影响和价值。<br> 神舟会活动期间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精心扎制的神舟上楼台亭榭、雕梁画栋工艺精致,气势宏伟,神仙人物形象深动极具特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长江中游地区有较大影响。<br><br> <br><br></h3> <h3>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至五月十八,为神舟会的正式会期。这期间当地日日夜夜唱大戏。农历五月十六早上8点神舟出巡游,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边悬挂菖蒲、艾叶,门口设香案、燃香烛,摆上酒、茶、米、水果等供品。神舟每到一家,村民们都要放鞭迎接,撒茶米、祭拜,直到巡游完所有的街巷。农历五月十七晚,村民要为神舟点燃48盏长明灯,通宵打醮守夜。农历五月十八日上午神舟出宫,道士和神舟会全体成员共同为神舟开路,由16名青壮小伙抬着神舟恭送江中,任由水流带着龙舟沿江而下,东流入海。此时,江上众多渔船在船头摆香设案、鞭炮齐鸣、绕神舟三圈,以示送行。<br><br></h3> <h3> 后记,今年能到神舟宫现场拍片记录还费了点周折,今早因为通向神舟宫各路口都封闭了,没有办手续的人员不让进,可能是天热怕人多出现踩踏事故,我有点沮丧,准备打道回府,不经意发现一个缺口,乘看守人员不备,我溜了进出,才有了今年现场图片的记录……<br> 另今年我重点关注了道士做法事,官方报道很少设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