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拉寺,全称为“色拉大乘洲”,位于西藏拉萨北面3公里处的色拉乌孜山脚下。与甘丹寺、哲蚌寺合称“拉萨三大寺”。 “色拉”在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传说在明朝永乐年间,宗喀巴大师的弟子绛钦却杰在山下建寺的时候,这里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 我们下午3点多才到达色拉寺。门口游人寥寥无几,灼热的日光,似乎要将我们融化了。买了门票,匆匆而入,听说辩经3点就开始了…… 高天的蔚蓝 烈日炎炎,寺院的墙面洁白如缎 寻不见野玫瑰的踪迹,只好躲在墙角阴凉处靠一靠^_^ 树枝下 在辩经场门口,竟然遇见两个外国小朋友。
我们在西藏的整个旅程中,遇见老外的概率几乎为零。 神秘的黑与白,擦肩而过… 格鲁派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
该教派产生于15世纪初。它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出现的教派,也是最大的一个教派。 作为拉萨三大寺庙之一,拉萨色拉寺的辩经是不可不看的藏教人文景观。 辩经埸 在雪域高原,很多的黄教寺庙都有喇嘛辩经活动,但色拉寺的辩经活动不论是规模场面、动作规范、严谨激烈的程度都更具特色,更加耐看。 进入寺庙大门后沿着最宽的道路直行千米左右即可到达,进入辩经场不需另买门票。也不用担心西藏午后超大的太阳,因为辩经场内众多的参天大树,阻挡了高原刺眼炙热的阳光,使这里成为一个清新凉爽的宗教活动舞台。 辩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色拉寺的僧人们每天有一次辨经活动。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辩论者往往借助于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 三点开始,众多僧人身穿红袍,鱼贯而入。简短的开场仪式后,辩经正式开始,几十名喇嘛分为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各种组合。站立者藏语发问,席地者则藏语答辩,辩论话题涉及藏教佛学的各个方面。问题一出,席地者必须不加思索地作出回复,进行反驳或解答。随着辩经活动的深入,最有特色的画面开始呈现,站立者面对对方,采用各式各样的手势和丰富的肢体动作,甚至怒目而视、手挥念珠、单脚独立并大力击掌以壮声威。他们或在提问时高举手臂向下劈落;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信仰的力量来战胜对方。
虽然语言不通,不懂辩经内容,但我与周围众多参观游客一样,来色拉寺就是为了亲历这一天天传承下来、具备六百年历史的辩经活动,将自己融入短诵长吟、低念高唱的环境之中。
看信众喇嘛在古树参天、碎石铺就的辩经场内为了心中神圣的信仰而展开辩论,我有如站在云端听风,新奇而令人振奋! 归去来兮……
俨然一场高手如云的武林大会终了、散埸 辩经场外的交谈轻松愉快多了^_^ 据说,色拉寺内藏有大量的文物佛像、唐卡、经书、法器、供器等,极为珍贵。也不轻易示人。 我是昨日的你,你是明朝的我,我是你生长在大地上的根,你是我开在天空中的花朵,我们同在太阳的注视下生长。 天空中的花朵 人只有事后才会得知,心灵怎样才会摆脱物质的奴役。只有日出有曜,才会知道花儿是如何嫣然微笑。 离开前在门口留个影 部分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六大寺院 】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这三座寺院位于拉萨附近,合称拉萨三大寺),扎什伦布寺(位于后藏的日喀则),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附近),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 【格鲁派】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
该派重视僧人学经,有系统的学经制度。先显后密,循序渐进,所学经论及考核、升迁等规定自成体系。
学经僧人须学显宗五部大论:《量释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戒律本论》﹑《俱舍论》。学完即可通过格西学位考试。
凡考取甘丹﹑哲蚌﹑色拉三大寺系统的第一等格西,再入举堆札仓或举麦札仓研习密宗四部(即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经过逐级的职位升迁,可升任甘丹墀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