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课程起源:</p> <p class="ql-block"> 初夏适宜出游放风筝,幼儿对天上飞的各种各样的风筝充满向往,对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飞舞的风筝,孩子们会凑在一起谈论:“风筝飞的好高呀!”“风筝为什么会飞呢?”“它的下面怎么还有长长的线?”“风筝是如何飞的那样高的?”“应该怎样制作风筝?”。针对这些问题和现象,我们以此为教育契机,展开了关于“风筝去旅行”的主题活动。从幼儿对风筝的兴趣点入手,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风筝,了解有关风筝的知识。通过了解风筝、探秘风筝、设计风筝、制作风筝、放飞风筝,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充分挖掘、加深幼儿对风筝的感知与认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了解风筝🌿</p> <p class="ql-block">⭐️风筝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图案形象给人喜庆、吉祥和祝福之意,风筝为中国人发明,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经2000余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进而演变成为今日的多线风筝。中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演变成玩具。</p> <p class="ql-block">⭐️风筝调查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探秘风筝🌿</p> <p class="ql-block">⭐️风筝的结构</p> <p class="ql-block">⭐️解析风筝</p> <p class="ql-block">⭐️设计风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制作风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放飞风筝🌿</p> <p class="ql-block">首次试飞</p> <p class="ql-block"> 在试飞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孩子的风筝几次都没有飞起来,对此孩子们展开了讨论。</p> <p class="ql-block"> 经过讨论,大部分幼儿都已经知道该在哪些地方进行改进。于是在第二次的活动中,我们对自己的风筝进行了调整,有的把骨架从吸管换成了竹签,重新调整了骨架结构,做了菱形骨架,有的加入了提线,提高放飞的稳定性,还有的更换了风筝面,调整了放飞线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试飞</p> <p class="ql-block"> 经过调整,有的孩子风筝已经能飞起来了,有的孩子的风筝还是飞不起来,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关于风筝的问题,我们还在继续……</p> <p class="ql-block">⭐️风筝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从幼儿对风筝的喜爱为兴趣点入手,以风筝为载体,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了风筝为什么会飞?风筝为什么会有一根长长的细线?为什么风筝能飞很高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了解了风筝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风筝。通过观察风筝,绘制风筝,放风筝活动充分挖掘和加深了幼儿对风筝的感知和认识,激发了幼儿对风筝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获得了与风筝相关的直接经验,养成了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大胆尝试的良好学习品质。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