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头烈了些,夏风也黏了,我也想缓缓,但拗不过另一个自己,终于推着自己走进2024届3班:倒不是不愿,只因为3班事先赋予了更多的色彩,所以我愿它是一篇散文,哪怕是一段故事也行。</p> <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阅读3班这个故事,真的平淡,我用了整整十天的时间去咂摸,也提炼不出什么精要,连回味都是淡淡的:如果批评不自由,那么赞美无意义。</p><p class="ql-block"> 只看到,3班的学生在课间追着老师问问题,3班的学生在课前安静地看书刷题,3班的学生眼里闪着光;</p><p class="ql-block"> 只听到,3班的学生说自己的班有着各种奇怪的小组,自己的班上有着各种版本的故事,哪个老师又拖堂了,哪个同学又"榜上有名"了;</p><p class="ql-block"> 也聊到,3班学生的自主与自律,3班的班主任龚老师又在没课的时候拐弯去了教室的窗口,3班的一众老师比学生更想看到考试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奇怪的是,这是什么呢?这又能说明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一日黄昏,我随访3班几个学生,我问道:“你觉得3班的综合表现与实力在级部大概处于什么位次?”</p><p class="ql-block"> 答得挺快:“第二!”</p><p class="ql-block"> 我很好奇地追问:“那哪个班排第一啊?”</p><p class="ql-block"> 答得居然异口同声:“我们班说排第二,哪个班敢说排第一啊?”</p><p class="ql-block"> 讶异于他们对自己班级骨子里淌出来的自信,欣慰于班级气质与精神的悄然凝聚,更愿相信于3班定会如期如斯。</p> <p class="ql-block"> 都说种子是丰收的密码。</p><p class="ql-block"> 而我,想找到这粒种子。</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的是班主任龚老师极爱看书,七年了,也不见其痒,每每见他的办公桌上总摊有一本书;走进3班教室里大多也是这种景状。</p><p class="ql-block"> 难道这粒种子就是与书邻善的润物无声?抑或是抱守沉静的一种高贵自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3班有着、也应该有着被追逐、被超越的压迫感,虽然有隐着的苦处也难言:说了,或多说了就有“凡尔赛”的嫌疑。</p><p class="ql-block"> 幸运的是,每次走过3班教室的窗前,我看到是一群知道该干什么的师生——这就是3班的特质。</p><p class="ql-block"> 我想说的是,和尊重你的人同行,跟积极的人共事,与情绪好的人相处:以龚老师为代表的3班师生就是这样,不刻意雕饰,也不默默屏蔽,只有浅浅的喜,深深的爱,淡淡的释怀。</p> <p class="ql-block"> 借着这次系列活动的机会,我私下里问3班的学生最想让我去听哪个老师的课。</p><p class="ql-block"> 他们这次倒没有立即回答,过了一会儿返回来说:得票37的数学汪老师。</p><p class="ql-block"> 理由呢?他们说,有空再找我。</p><p class="ql-block"> 我去听了,下午正在办公室里想着如何反馈。</p><p class="ql-block"> 一群3班的学生闪进来,笑着说一堆奇怪的理由,当然顺便牵出来其他几位老师上课的样子,还特意建议我去“潘周聃”的课堂去看看,去张梦菲老师课堂去学画画,去刘莉珍老师的课堂上聆听穿过历史的风……</p><p class="ql-block"> 原来,被学生喜欢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就喜欢学生这个样子:阳光,畅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该做什么就做什么。</p><p class="ql-block"> 散去后,我又想到了龚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的情状:正事不散,要事不乱,急事不慌,大事不惧,小事不怒,琐事不念,在简单中坚守本色,做适合自己的事也是正确的事。</p><p class="ql-block"> 师生气质的高度契合,注定3班师生是同向而行的,大概也是我这十天来唯一挤出来的干货。</p> <p class="ql-block"> 低头做事,不刻意、不雕琢,有静气和定力;</p><p class="ql-block"> 埋头致学,不左顾右盼,不唯唯诺诺,</p><p class="ql-block"> 抬头看天,不招摇、不沾惹是非,有专注和纯粹。</p><p class="ql-block"> 熬得住,出众;熬不过,出局。</p><p class="ql-block"> 熬,看似很苦累、很窘迫,实际是在积蓄、是在进取。</p><p class="ql-block"> 竹子熬了4年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熬,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竹子熬不过那3厘米,哪能6周就长15米。</p><p class="ql-block"> 也许这就是我要找的那粒种子:素净而钟,从一而衷,朴质而终。</p> <p class="ql-block"> 时间可煮雨,岁月亦缝花。</p><p class="ql-block"> 2024届3班这本书将用三年写就,读其开头平淡如一杯白开水,但愿两年后:封面夺目,内容充实,结局也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