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2年的九月,铁道兵所属的所有师、独立团,以及工厂、农场、学校都参加的全兵种第一届球类运动会在北京铁道兵兵部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 经过及其艰难的拼搏,在铁道兵下属单位中并不突出的铁十师荣获男子篮球第三名,男子乒乓球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三名,并夺得乒乓球男子单打第一名和第三名,女子单打第二名和第十名的优异成绩,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比赛期间,全队团结一致,勇于拼搏,打出了铁十师的精气神。闭幕式后,铁道兵文工团还举行专场演出,对来自基层的干部战士进行慰问,马季先生和唐杰忠推出的新相声《友谊颂》就是在那次演出中进行了首次演出。兵部还组织运动员们游览了故宫、颐和园等景点。慰问演出也看了,景点也去逛过了,在京期间连原住成都的战旗文工团的小伙伴也找到了,也应好友交代,抽空去看望了来京探亲的好友的父亲和妹妹,公私兼顾了。参加比赛的各个运动队也该返回各自部队了,于是我们带着众多的奖杯和奖状,带着满满的收获,购买了北京至西安的特快,准备返回部队驻地的陕南安康。</p> <p class="ql-block"> 乘坐兵部的大巴顺利的到了北京站,在送行战友的频频挥手下,列车缓缓驶离北京,风驰电掣般地向南驶去。</p> <p class="ql-block"> 在硬卧车厢安顿好大家后,我又到软卧车厢去看看此次比赛铁十师的领队罗副部长。罗副部长原是石家庄铁道兵学校的领导,因文革受造反派排挤,下到我师任了一个闲职师后勤部副部长,他在石家庄铁校时主管球队和宣传队,把文体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在当地驻军中是声名显赫!由于他的资格老,在兵部又有太多熟人,所以此次比赛就由他担任领队是最合适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 找到了罗副部长的二号软卧车厢,车厢里只有罗副部长一个人,他正安静地坐在里面看书,罗副部长是一个尽心尽责的领队,在北京比赛期间,每次赛前准备会都积极为排兵布阵出主意想办法,每场比赛都临阵督战,为比赛成绩的取得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车厢小桌上放着一杯牛奶和一盘蛋糕,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罗副部长看我眼馋,就吩咐我赶快吃了,并说一会儿服务员收走就浪费了。反正路途还长,罗副部长就叫我坐在软卧里休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而我心里却想着火车在京广铁路上行驶到石家庄后的拐弯向西,好好看看是如何驶入山西的,特别要经过著名的娘子关。列车并没有明显的拐弯,但从列车窗外的地形地貌变化来看,火车是驶离了华北平原,驶进了太行山。</p> <p class="ql-block"> 离开石家庄后的下一个特快要停靠的车站是阳泉,我看这里也不需要做什么,就准备到硬卧车厢去看看大家。可是我刚一打开软卧车厢门,就看见过道上站着七八个彪形大汉,守卫在一号软卧车厢门口,个个身着军装,面目表情严肃,见我开了门,便对我说道一级警卫,请回到车厢里去。我只好关上门,从窗口向外望去,这时火车正在减速,缓缓地停靠在阳泉车站站台。二号车厢的窗口离车门很近,只见车刚刚停稳,便看见从火车上呼啦啦地跳下一队军人,成扇面拉开,架势唬人。此时看见一个常在电视上露面的人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下,面带笑容向软卧门口走来,显然是到车厢口来迎接哪个大人物的。这时一个身着便服的老年人也下了车,这不是王震吗?原来一号软卧车厢里坐着这么一个大人物,难怪过道上站的都是中央警卫团的卫士。站台上等候的人赶快迎上前来握手致意!原来是当时的农垦部部长王震到昔阳去视察,而迎接他的正是头缠白羊肚毛巾的陈永贵副总理!</p> <p class="ql-block"> 火车离开阳泉,戒严也就解除了,我也就回到了硬卧车厢,迫不及待地给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目睹两个大人物的事......。 </p> <p class="ql-block"> 在单调而有节奏的哐当声中,火车疾驰在三晋大地上,这时老家山西的女乒队员杨玲邀约同是山西老乡的男乒队员张晋秦、母亲是山西南下干部的梁军、老家山西忻县北湖村的我,说我们都是山西人,到了山西虽然不能回老家,但是也要到山西的土地上去踩一踩,吸一点山西老家的地气。火车一到太原,我们四个立即跳下车去,在站台上踱起步来。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四个正在站台上瞎逛,忽然看见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急匆匆地向我们车厢走来,原来是球队的工作人员师文化科的贾干事要在太原下车,他的家属我们喊做小嫂子的来接站了。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篮葡萄和几块月饼。怎么带了月饼?难道与中秋节有关?细细一算,原来今天正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p> <p class="ql-block"> 火车离开太原沿同蒲铁路南行,上车后我把葡萄分给了杨玲、于庆华、陈秀明和孙丽榕等四个女兵,让她们大快朵颐。而月饼只有几个,并且是小小的那种,我就用小刀小心地切开,给男队员一人分到了一口,也让大家都感受到军嫂的心意。队员小隋仅一口就吞了下去,真还不够给他塞牙缝的。也有几个队员一边念着小嫂子的好,一边慢吞细咽,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 正是“月饼“和”中秋节”触动了大家,刚才还闹哄哄的车厢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大家几乎都陷入了沉思。望着车窗外悬挂在半空中的圆月,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四川,回到了那个温馨的家,仿佛看到了正当壮年父母的笑脸......。当时物资极度匮乏,就是凭票证也不一定能买到月饼,就是我手捧的这半块月饼,我也会省下来给我的两个妹妹,想到这些不由得有些悲从中来......。既然当了兵(比起那些还在农村接受再教育的同学这是当时最好的出路了),与家人分离那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p> <p class="ql-block"> 月饼是好月饼,馅还是冰橘馅的,轻轻咀嚼,还能感受到里面细细的冰糖颗粒。可是我却久久地捧在手里,难以下咽,味同嚼蜡。</p><p class="ql-block"> 在部队的几年里,过个多次春节、中秋节。但这一次的旅途中的中秋节却令人久久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