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第一中学校本研修】化学教研组建模公开课《苯酚》

🍀

2022年5月17日,陈运强和我在录播课进行了同课同构建模公开课。本节课是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第三章的内容。新高考改革后,有机化学从选修变成了选择性必修。 公开课前,为保证公开课质量,陈运强老师和我共同备课,交流梳理上课思路,提前准备实验,充分把握课堂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随后,我们共同完成了教学设计并且准备了导学案,根据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精心准备了ppt。而后多次磨课优化课堂教学。<br> 课上,根据分工安排,我上前15分钟,陈运强老师上后25分钟。我通过展示苯酚的图片和实物,并让学生分组观察苯酚,引发学生思考总结苯酚的物理性质,导入新课。我在与学生一问一答中尝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过程学生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学习热情高涨。<br>课中,我们利用工业废水回收苯酚的流程图联系化学与生活,培养、提高学生解答工艺流程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实验,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苯酚的性质。 课后,化学组全体成员及汇报课评委在综合楼二楼录播室针对《苯酚》进行评课,他们均高度肯定了本次建模示范课,他们认为本节公开课构思巧妙,真正做到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让学生学有所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价值,学生课程参与度高,体现了教育的人文精神,而且本节课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但同时,课堂中突发情况的处理还不够巧妙,遇到实验上的疑惑,除理论上的原因分析外,不妨将疑问当堂设计成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同课同构课,我清晰的认识到要学习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br>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编辑:陈苑云</div>

学生

苯酚

公开课

培养

教学

反思

陈运强

学习

建模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