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记忆(十五)海棠依旧香——历史建筑穿起那段时光

雪山飞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别看自己是天津人,可是对于天津以前的老式建筑也只是略知一二,印象并不深刻。关键在于没有和它同生在一个时期不能亲自感受它在岁月中经历的风雨沧桑。一些被当做经典文化保留下来的建筑遗产,只有欣赏它被翻新后的空洞之美。可是当从老一代人说出她亲身感受的故事后,再看这个地方便有了光,也会潜意识在心形成自己独到的一景,赋予它人性的温度与记忆中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姥姥生于二十世纪的1919年,她的童年时期生活在天津老城里的北门里,祖籍是天津静海县的独流镇,祖上是开绸缎庄生意的富裕人家。与中医世家的姥爷成亲时是在当时的国民饭店举行当时为数不多的西式婚礼。这在那个年代是极为新潮的事。姐妹四人从未缠过足,她的两个姐姐都是乘花轿出的嫁,到了她这儿不仅没受过裹足之痛而一改传统接受了西方的婚俗礼仪。姥姥在世时一提起此事脸上总会洋溢着自豪的神情,眉宇间流露出得意与怀念……她无法将当时的照片保存下来是因为在“文革”中,所有照片被付之一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民饭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民饭店始建于二十世纪1923年,是当时上流社会的人热衷出入的地方。渤海大楼位于它的斜面为其斗增了色彩。除此之外,这里也是近代清末皇帝溥仪之妃——文秀出走后的落脚地,并在此提出与溥仪离婚的地方,近代史上天津著名的爱国将领吉鸿昌也是在这儿与人接头时被他人跟踪发现以致被捕,最后被蒋介石所杀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的国民饭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国民饭店的夜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姥姥生活的那个年代没有现如今的开放,就是家庭再富裕的人家女儿出嫁后都要担起伺候公婆的道德义务,姥姥也不例外,整日要陪伴在太爷爷和太奶奶身边,行医的太爷爷(王绍荫)坐诊在家中每日登门的病人不断,每日都会有留宿在家的亲戚,加之孩子与保姆佣人在内一天的饭食量都要准备20多人的用餐。生活环境锻炼出姥姥女主人的性格,她将一家老小安排得井井有条。相比之下姥爷的性格要懦弱的多,(我会经常看见姥爷落泪的时候,却很少看见姥姥哭。)那时的姥爷就曾供职在天津渤海大楼从事会计一职,姥爷毕竟也是生长在娇养人家,听姥姥说姥爷这一辈子从未洗过一次手帕,更别提其他衣物。包括太爷爷太奶奶在内贴身的衣物都要姥姥亲自浆洗才放心。所以别看姥姥被冠之“王家三少奶奶”,却没有那么的轻松自在。</p><p class="ql-block"> 姥爷喜欢孩子是出了名的。他也经常会带着妈妈五人来到他上班的地方显摆,所以妈妈对渤海大楼再熟悉不过,妈妈五人胖乎可爱,是姥爷单位有名的“五个小面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津渤海大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津渤海大楼对老一辈的天津人来说,是说不尽的自豪与骄傲。它落成后曾是天津最伟岸的建筑,极至今日渤海大楼也是天津独有的标志性建筑。周围的楼宇再高也无法压制它曾经的辉煌。它的资历高于津门任何现代化建筑设施。建于1933的渤海大楼是由庆亲王载振与高星桥合股并以高星桥之子高渤海的名字命名而来。1936年渤海大楼竣工时是当时天津最新式,最高大的现代风格高层筑体。在1976年唐山地震时完整无损,并以外立面多样雄踞于津门。是二十世纪建筑遗产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黑白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色中的渤海大楼流露出的是那个岁月更多的凝重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妈妈讲到一件事就会笑个不停——姥爷总和他们说小小年纪一定要勤于锻炼,要具备“尚武”精神。只要姥爷歇班,他们是别想睡懒觉的,早早都把他们叫起来带到人民公园看动物,虽说那时的公园设施没有现在健全但是对他们小孩子来说吸引力却是极大的。可是时间尚早,动物还都在睡梦中呢。所以他们只能原路返回,到家之后姥爷便又倒头大睡起来。他实际上是为了让孩子们多增强运动意识,可那时孩子还都小体会不到这些,早过了睡意的他们又看不到动物自然会吵个不停,苦不堪言的只有姥姥一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津人民公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婚后的姥姥一直和太爷爷太奶奶生活在一起照顾二老的生活起居,此时的太爷爷已经是天津十大名医之一。为了便于问诊由老城里搬到了和平区的五大道(大理道的义生里)居住。这儿的环境安逸便于坐堂,不曾想这一住就是70多年,文革后的太爷爷太奶奶相继去世,生性懦弱的姥爷又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不到六十便也离开了姥姥,都送走他们后姥姥也迎来了她的晚年,直到庆王府征地扩建需要这块地方。姥姥没想到的是在她的晚年却要搬离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至此这件事已经成了姥姥的心念,晚年虽然早已糊涂,却口口声声念叨要搬回义生里居住。这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至今也到了耄耋之年的妈妈一直耿耿于怀内疚到现在。那几年海棠盛开的季节她从不与我们前去观赏,她怕再想到姥姥生前的无奈神情。 </p><p class="ql-block"> 位于和平区的建筑大都是早期的欧式风格建筑,所以再老旧的房子也不能拆除只能维持原状,在那居住的人搬走是迟早的事。至此,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终于成了回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妈妈有一个堂叔伯的大姐——我的大姨 ,由于太爷爷和姥爷居住的原因,所以太爷爷的这些孙辈常住在姥姥家是常事。这也是平时家中人多的原因。大姨和妈妈年纪相仿成为妈妈童年最亲密的玩伴,二人经常形影不离的出现。有了大姨的陪伴,姥姥也乐得放心,别看家境殷实,妈妈他们却从不娇生惯养,到了妈妈上学时经常自己出入风雨天,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生活奠定下了基础。幼年时的妈妈和大姨最爱去玩的地方就是庆王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庆王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庆王府位于与大理道相邻的重庆道上,庆王府的后身便是姥姥居住的那条巷子——义生里,义生里的尽头有一小后门可以直接近距离的到达庆王府,这也是她们经常去玩儿的原因, 庆王府原为清末太监小德张亲自设计督建,后被清室第四代庆亲王载购下迁至于此,这在五大道众多 欧式建筑中极为特别与养眼,前年外甥结婚千挑万选最后还是选择庆王府 作为婚礼的举办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面是庆王府的偏门“山益里”,尽头的另一面便是义生里的胡同,光线好的时候可以清晰的看见姥姥居住的义生里14号的二层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义生里生活了70多年的人家依旧写尽了人世的沧桑。尽管衣食无忧,可也没有逃过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 。天津发大水,三年自然灾害,直至后来的唐山地震……尽管日本侵华时这的居民没有受到过多的影响,可是一场文革下来,义生里已经元气大伤,人与人之间少了以往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居原址——大理道义生里,上演王氏家族70多年悲欢离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蔡成勋祠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面的地方是姥姥胡同的对面——现已成为医疗急救站。它曾是蔡成勋的个人祭拜祠堂,几排中式平房,蔡成勋的私人官邸就在旁边。近代名人故居毕竟和百姓的平时生活不沾边,之所以对它印象深刻是听妈妈说文革时,天津的一名为林松的著名男妇产科医生曾居住于此。文革时五大道受到的打击与破坏极为惨重。红卫兵疯狂搜抢各家的珍惜古董,林松家也未能幸免,这些他都未能动容,只是当红卫兵搜出他藏在窗台下的邮票时,铮铮男儿几乎崩溃……据说那时他收集的邮票颇有名气,已排在了世界第二位。一把火烧掉了他的心。这和当时红卫兵抄姥姥家同样烧毁了太爷爷的行医手稿没有两样——因为这是一笔不可修复的损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姥姥胡同口向右不过百米就是天津的民园体育场。它最初建成时曾是英国球场。说是体育场在当时不过就是用铁丝网垒圈的野草丛生的空地。解放后安置了看台与座位承揽国内在天津的重大赛事。因为距离姥姥家近,也是从小喜爱踢足球的大舅最喜欢的地方。现在的民园体育场整体被装修一新,那段韶华岁月却已经一去不复返。景旧人新,景新人已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津民园体育场旧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民园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姥姥居住的五大道上,这里的每一个故居每一个街道的命名,甚至每一条里弄都自己背后的荣辱史,现在五大道被当做天津的旅游风景吸引着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作为曾居住于此的人来说,荣幸之于更多的却是惋惜——这也意味着对那的记忆将画上句号。看着更多游走在街上的外地游客,看着街上的观光马车,在我眼中这一切已经远离生活变得陌生。五大道的风景区取代了这儿曾经有过的生活,只有海棠依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义生里真正吸引我的不是那些洋房建筑和名人故居,而是春天盛开的满树海棠和地上飘香的花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棠依旧香满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花红有序春将晚</p><p class="ql-block"> 又见海棠香飘瓣</p><p class="ql-block"> 花季叹短有明年</p><p class="ql-block"> 人行四季不复返</p><p class="ql-block"> 旧地重游絮发染</p><p class="ql-block"> 红墙身后掩桑田</p><p class="ql-block"> 心中沧海漾暮年</p><p class="ql-block"> 魂牵梦萦是家园</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