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7號 康奈爾大學圖書館非常多,有20個單位,是美國最大的研究型圖書館之一 👍 <h1>Olin圖書館</h1> <h1>Carl Kroch亞洲研究圖書館,位於Olin圖書館大樓裏,擁有全北美最為豐富的東南亞研究文獻專藏。</h1> <h1>亞洲圖書館裏的珍藏舘,收藏了無數珍貴的書,手稿,相片,畫畫等,今天要觀賞的永樂大典也收藏於此。<div><br></div></h1><h1>當年第一次聽到有關永樂大典的故事,心裏對永樂大典充滿了遐想,如今聽到康奈爾圖書館裏有收藏並有機會可以觀賞,那一定要目睹爲快了。</h1> <h1>珍藏舘,有些資料可以直接在這裏借閲閲讀。比如,我隨手翻閲了1914年的畢業生手冊,找到當年胡適的畢業照😄</h1> <h1>胡適當年很活躍,參加了各種俱樂部 😄👍</h1> <h1>珍藏舘收藏的五本(實六本,其中一本視作贋品)永樂大典都是由各界人士捐獻給康奈爾大學的。<div><br><div>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全書正文22877卷,共11,095冊。每一冊包含1-3卷不等。《永樂大典》屢遭浩劫,正本已經失傳,現今存世的皆為嘉靖年間的抄本,副本仅存四百多冊,散藏于9个国家和地区。</div><div><br></div><div>初名《文獻集成》首次成書於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過目後認為“所纂尚多未備”,不甚滿意;由永樂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廣孝、解縉、禮部尚書鄭賜監修以及劉季篪等人重修,動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編寫。永樂五年(1407年)定稿,明成祖看了十分滿意,親自為序,並命名為《永樂大典》,清抄至永樂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書。</div><div><br></div><div><br><p>觀賞永樂大典需要事先寫郵件給圖書館預約,并且由圖書館的專業人士接待和展現。</p></div></div></h1> <h1>第一萬三千四百五十三卷</h1> <h1>各種士之定義</h1> <h1>第一萬三千八百七十九 -- 一萬三千八百八十卷<div>這兩卷是中醫篇,老祖宗的祖傳藥方。</div></h1> <h1>開篇記錄的是《素問》,痹証。還有張仲景的金匱方論。😄(都是因爲風寒濕 😄)</h1><div><br></div><div><br></div> <h1>孫思邈的方子</h1> <h1>血痹証,張仲景金匱方</h1> <h1>孫思邈千金翼方</h1> <h1>風濕方</h1> 第一萬五千八百六十八至一萬五千八百七十 第一萬九千七百八十一至一萬九千七百八十二 <h1>利民局(幹啥的?)</h1> 第一萬九千七百八十三至一萬九千七百八十四 <h1>三伏天😄</h1> <h1>第二千六百十至第二千六百十一卷,這一冊顔色和字體和其他五本明顯不同,視作是贋品,不影響觀賞,不算正式收藏的五本之列。</h1> <h1><b style=""><font color="#167efb">感謝亞洲舘晶晶女士安排,展現並爲我們講解永樂大典。🙇</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