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九年(1893年)10月19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会同湖北巡抚谭洵向清廷递呈《请铸银元折》,获朝廷允准,于光绪20年(公元1894年)在武汉三佛阁街原守备署筹建“湖北银元局”,后在如今的武昌区彭刘杨路232号(首义园内)改建为“武昌造币厂”。<br> 武昌造币厂作为朝廷认可的造币厂,在中国银元发展史上赫赫有名。在中国银元十珍中有它铸造的壹珍;二十珍中有它铸造的两珍。颇有“建树”,为银元收藏界留下了葵宝。<div><br> 笔者今天要谈的是“民国九年(鄂造)袁世凯像贰角银币”。它是清末民初武昌造币厂的杰作之一。<br> </div><div> 1894年“湖北银元局”曾别出心裁在铸造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26.7g)的2点和10点位硬生生加了“本省”两字,限在湖北本省使用,在大清银币铸造史上留下重墨。<br> 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银币因有违朝廷统一银币铸造之禁令,被强令停铸而存世量绝少,使之成为中国银元发展史上的十大珍之一,历史上最高拍卖价达到令人咂舌的436.8万人民币。<br> 在民国九年,也就是1920年,武昌造币厂“民国十九年袁世凯像贰角银币” (5.2g)的币面3点位和9点位加上“鄂造”两字,使这枚贰角银币也成了业界藏家心中的大珍。这枚“鄂造”贰角小币值辅币,近年的最高拍卖价达到8000元。<br> 收藏界越是珍稀的藏品,收藏者愈是驱之欲就的去搜寻,自在必得之。但由于真品存世稀少,催生了赝品的滋生,造成真品和赝品共存,藏家如何收藏到真品,是考藏家眼力和功夫的事。<br> 本文抛开“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不谈,仅用图形比较、对照的方式对“<b>中华民国九年 鄂造 贰角</b>”银币做些研究,以揭开该种藏品的面纱,剖析其真伪。<br> 十伍年前,笔者从一个福建来客手中收买了几十枚小面额的民、清银币。其中正好有2枚“<b>中华民国九年鄂造 贰角银币</b>”。当时测试了它的直径,厚度和重量,倒也与查新的信息相近,但一直无时间仔细研究它的版本状态和真伪。<br> 现退隐赋闲在家,方有机会从互联网和其他出版物中获取这枚币种的相关信息。再用高倍放大镜对它们的局部进行仔细观察,一一对比后,才发现存世的、藏家手中的、拍卖行公开拍卖的<b>这种币竟然有两个版本,又大相迳庭</b>! <br> 现分享出来,可能有助于藏有相同币种的泉友比较准确地判断出自己藏品的真、伪。<br> 下面,先展示几张该种币的图像,以令读者直观了解。<br> 1、藏家殷国清先生展示的自藏品<br></div> 2、 天津传承伟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br> 拍卖公司在天津红楼大酒店(南开区卫津南路38号三楼大会议厅)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钱币珍藏专场 2014-01-04的拍卖品:中华民国九年鄂造 银币 贰角每五枚当壹元编号:0155估价:1,500-1,500元<br> 3、 博宝拍卖网展示的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2013-06-22翰海四季(第81期)拍卖会钱币专场拍卖品。民国 鄂造袁大头九年贰角银币估计5000-6000(未成交)。 4、 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2014年春季拍卖会古钱 银锭 机制币专场拍卖品:民国九年袁世凯像贰角鄂造银币一枚,GBCA AU50。估计6000-8000元(未成交)。 5、 袁大头银元园地旗下网站展示的袁大头中华民国九年鄂造背贰角每五枚当一圆参考价格:1320 元。 6、北京潘家园网站,中国古金银币/古瓷[官版]珍孤品网上博物馆展品 民国九年[鄂造]袁大头贰角银币大珍 展示号(1226/2244) 7、 华夏收藏网 帖主:aaalibin展示自己收藏的《中华民国九年(鄂造)贰角》 8、7788收藏网 杰成钱币馆北京展出的拍卖品鄂造中华民国九年造袁世凯像贰角银币【稀少九年鄂造加字版】最高出价1250元。 9、笔者自藏币,直径23.3mm,厚度1.4mm,重5.36g.几何物理参数符合“民国银币国例”。 看过这9张同币种的图片后,看官是不是有了一点感官认识了。我仔细对照比较后发现这9张图片中的2,7,9相同为一个模压铸而成; 1,3,5,6,8相同用另一个看是相同,实际不同的模压铸而成。<br> 为了比对分析,两种版本的币在细节上的区别,我们选取其中2枚币做对比物。<div><br> 一是视同权威的第6枚币:北京潘家园网站,中国古金银币/古瓷[官版]珍孤品网上博物馆展品民国九年[鄂造]袁大头贰角银币大珍,展示号(1226/2244);</div><div><br> 二是笔者的自藏币(本想选第2枚币“天津传承伟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司在天津红楼大酒店(南开区卫津南路38号三楼大会议厅) 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钱币珍藏专场2014-01-04的拍卖品作比较币。但苦于图片清晰度不够。只好作罢)。<br> 对比后,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版本同面值银币的以下差异:<br> <br>一、 人像面的异同:<br></div> <b>1)年字的差异:</b> “年”字顶上的笔画,左边是折竖一撇一横正常的年字书写笔画;右图是羊头,两点代替了年字的一撇一横。第一横笔画,左图左细右粗,右图似棣书书写法左粗,中间略细。年字第二横左边一点,左图是一根横线与年字的竖线连接;右图是一个短横线,与年字的竖线分开的。左图的年字竖线较长、细;右图的竖线粗短。 <b>2)民字的差异:</b> “民”字的区别一目了然。最明显是右边一捺的粗细,右翘勾和右侧的一点。<br><br><b>3) 鄂字的差异:</b><br> “鄂”字的不同,在右边的包尔。左图高度低于“鄂”左侧两口之下;右图与两口的下横齐平。<br> <b>4)九字的差异:</b><br>左图的“九”很有笔锋,右图笔画不规则,毫无生气。<br> <b>5) 造字的差异:</b> <br> “造”字的不同点在走之和走之上面的“告”字。一比较就现原型。<br> <b>6)胡须的差异:</b>左图的胡须有立体感,右下垂与嘴唇自然连接;<br> 右图的胡须一饼粘,分不清南北东西。<br> <b>7) 耳廓的差异:</b>耳廓。左图的耳朵有立体感,能分辨出耳蜗,耳廓和耳垂;<br> 右图的耳朵偏平,不能分辨出耳蜗,耳廓和耳垂;<br> <b>8)衣领的差异:</b>左图的衣领线条匀称。在人脸下鄂和衣服之间可清楚地分辨出4条横线;与领章自然连接;右图的衣领横线粗细不匀。在人脸下鄂与衣服之间只有分界不清楚的4条线。肩章的线条断裂。 <b>9) 币边道内齿的差异:</b><br>左图的内齿分布均匀有序,齿形为条齿,清楚;右图的边道内齿模糊不清为马齿。<br> <b>二、 嘉禾图面</b><br> <br><b> 1)圆字的差异</b>:左图的圆上框未封口;右图几乎封口;<br> <b>2) 当字的差异:</b> 币顶部的“每五枚当一圆”五个字都有差异,其中“当”字的差异最明显。 左图的当的上宝盖顶的笔画与右图有明显区别。包括上面的两点和宝盖的左一点;中间的口右图是歪斜的。<br><br><b>3) 贰字的差异:</b><br> “贰”的不同在右侧一点。左图在第一横的略上部,右图与第一横平;右侧的那一竖勾,右图无笔锋。<br> <b>4)角字的差异:</b><br> “角”字一比较就出来了。右图那个竖勾很怪异。上边的撇竖那笔画粘连。<br> <b>5) 嘉禾图麦穗的差异:</b><br> 嘉禾图的麦穗明显不同,边道内侧的齿也有差异。右图似用民国三年的相似。<br> <b>6) 底部饰带和有无缺口的差异:</b><br> 贰角底部的饰带不一样。还有最明显的是左图边道底部内齿无缺口,右图有缺口。关于这个缺口问题,我在另文中曾做过探讨。<br> 查福建造币厂铸福建版银币和新中国曾发行过一批清朝、民国银币的仿制观赏铝制纪念币的底部边道都留有缺口(也许是为了与真币区分,也许是按福建版仿制)。但也不排除,右图的制模是从这种观赏纪念币翻砂而获铸模,再压铸出的赝品钱币。<br><br><b> 三,边齿的差异:</b><br> 因列出的同面值币只有第8枚和第8枚币有边齿对照,在此示出。<br> 图上部是第8枚币的边齿,是典型的橄榄齿,下图是第9枚币的是直齿。<br> <b>对比分析得出我的拙见(看官尽可反对,但期望发文斧正):<br> 1、本文展示的1,3,5,6,8(图)“民国九年袁世凯贰角银币”为真币。<br> 2、本文展示的2,7,9(图)“民国九年袁世凯贰角银币”可能是三种情况,a福建造币厂铸福建版真币;b新中国发行的仿制纪念(章币);c民国仿制赝品。<br> 但因其几何物理参数符合民国银币国例规定。因该是银质钱币。所以b项可以否定。但a、c皆有可能!</b><br> <br><br> 2016年9月29日撰“新浪博客”<br> 2022年6月14日修订于成都蓉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