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山记忆

雪润清韵 梁大智

乡村记忆第159村 <p class="ql-block">  原来有贾姓人家居住,被称为贾家山。有武姓兄弟三人从洪洞移民贾家山,至今22代,在村里修建十王庙时,有碑记载,有两户贾姓人家,其余都为武姓人家。现在,已经没有贾姓人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贾家山四面环山,村东有东梁,村南是南岭,村西有棌树峁,北是阳崖。村中有条沟,武家后来分为南股和北股,南股主要在村南梁头,当中街、沟子里以及村北的庙后、里院主要是北股。</p><p class="ql-block"> 村东有一土台,村里人称庙圪垯,修有十王庙,供奉着十王爷爷,十王庙东南塑有龙王神像。村西南元峁上有三座武家坟台,是武家始祖兄弟三人的墓地。后来,拆掉坟台修了学校和磨坊。村东北有武氏祠堂,街门朝南,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春节期间,挂出武家祖先神则,全村男性集中祭拜,西厢房供奉着狐仙,人们要出门做事,会来这里求狐仙保佑。</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期间,十王庙前搭起社坛,生了男孩的要莲花大供还花花。村里人在这里闹红火,有推车、旱船、锣鼓、秧歌等。据说,因为贾家山是十王爷爷庙,供的是爷爷,而成家山有观音娘娘庙,供的是奶奶,所以两村非常要好。每年正月十五这天,成家山来贾家山一起闹红火,而正月十六,贾家山的人到成家山一起闹红火,红火结束后本村要待客。</p><p class="ql-block"> 贾家山秧歌在当地非常有名,班主是武增林,秧歌队伍有武丙珍、武丙英、武丙良、武丙芳、武文信、武根生、武来维、武四维、武春福、武巧安、武拉安、武解心、武和安、武转仙、武改仙、张树林等。演唱的剧目很多,有《算账》《换碗》《偷南瓜》《当板箱》,后来也演《过满月》《挑女婿》等。有时候还到南武一带演出。混秧歌也是贾家山红火的一大亮点,他们踩街、跑场子、串村村。</p><p class="ql-block"> 武氏家族在文水出了女皇武则天和二十多位王公宰相,所以,文水对于武氏家族有着特殊意义。文水老百姓从天授二年除夕开始锣鼓喧天,载歌载舞,进行感恩庆祝。据传其中就有一支武氏锣鼓队,他们的鼓乐节奏分明、奋发激越、格外引人。贾家山武氏锣鼓逐渐演变为武家山锣鼓,被列入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锣鼓由狗十咬锤炼精化,形成具有独特魅力、气势磅礴武家山锣鼓。武家山锣鼓显著的特征首先是云锣、京锣双音开道,音质纯正;其次,马锣、武锣、手锣、小锣,共8组64锣,阴阳互补,凝合祥和;再次,配有8人抬直径3米的大鼓一面,二人抬鼓直径1米的中鼓6面,腰鼓24面,大钗2副,阴阳双合,铰钗4副,和谐一体,以璇子 26 面形成正宗皇家特有阵势,展现出盛唐文明独特魅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王庙前有棵很粗的老槐树,树干有个大洞,能容纳4个人在里面打扑克。有一年,几个不懂事的小孩在树洞里拿着柴草玩火,不小心引燃了大树,人们从村北的唯一的井里,和一个有水的洞里取水灭火,终因杯水车薪,老槐树烧了七八天后,轰然倒下。</p><p class="ql-block"> 村当中街有棵老槐树,整个树身斜倒在当中街上,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树门。该老槐树北面是座五道庙,五道庙坐南朝北,俗话说“前槐后柳”,五道庙前有一排三棵大槐树,而庙后有一排三棵大柳树。在村东沟子里也有棵老槐树。</p><p class="ql-block"> 当中街有座武二则四合院,街门在院落东北朝东开,东房连街门三间,西房三间,正房和南房各三间。武二则是村里的财主,娶妻时花了三百五十块现洋在自己院里唱了几场戏,村里人叫院戏。娶回来的媳妇被村里人戏称为“三百五”。武二则生有武福生、武春生两个儿子。</p><p class="ql-block"> 村里人除了种地,农闲时就砍把则、烧木炭,还有的掏石棉。砍把子就是去后山把适宜制作锨、镢、镐等工具的木把的木材,砍回来制作成木把,在本地和太谷、祁县、交城等地出售。烧木炭在后上挖出木炭窑,由并排的烧窑和炭窑组成,在烧窑里点燃木柴,把火抽到炭窑,烧制一周左右看看烧到火候就闷窑。制作的木炭也分三等九级,烧木炭一般需要棌木、杏木、枣木、梨木等硬质木料。据说,棌树最适宜烧木炭,质量最好,一斤木料可以烧出四两木炭。棌树也叫栎树,从植物学分类上是属于壳斗科,栎属。树干奇特苍劲,树形优美多姿,枝繁叶茂。木炭也有人称之为无烟柴,他们通过人挑马驮送到山外,主要是销往周边各个县城。</p><p class="ql-block"> 掏石棉是比较危险的工作,人们出发时就会去武氏祠堂西房狐仙神龛前祷告一番,并许愿安全回来就给狐仙莲花大供,祈求狐仙保佑平安回来。据说很灵验,村里人没有因为开采石棉矿出过事情。</p><p class="ql-block"> 村里流传着两则关于狐仙的故事。一次,村民武连科去挑水,路过祠堂时看见一只白狐,他握着扁担就追,追到井顶只听白狐叫了两声不见了。他挑着水回家,发现弟弟跌到了火鏊上烫伤了。祠堂里后来成了学校,武春福和另一个学生发现有只白狐,便举起磨棍追赶,一转眼白狐不见了。在这里居住的马老师病倒了,许多天不见好转,便找村里的神婆“马不溜”看看。神婆说前一段狐仙出来,本想向人们讨红运,得人之吉言,结果被你的学生打了,你是得罪狐仙了。马老师回到学校,与学生们一起跪拜了狐仙,并祷告说了些吉言,马老师的病很快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贾家山吃水困难,全村仅村北有口水井,在水井的不远处有个岩洞,经常有渗出的泉水。“贾家山,水艰难,过路人来了没水喝。”来了过路人可以管饱让你吃炒面,但喝水是比较困难的。</p><p class="ql-block"> 村北的这个岩洞,天旱了村里就组织人来这里祈雨。先由妇女在十王庙的东南龙王爷神像处祷告,并献上莲花大供。然后妇女们端着水果供品,祈雨队伍主要是小孩子。人们头戴柳枝圈,赤着脚敲锣打鼓行走在滚烫的山路上。来到岩洞处,妇女们供上水果,和小孩们一起跪下祷告“阿弥陀佛”,随后,用瓢舀尽洞里的水,再祷告一番便往回走。回村路上,把水果分给小孩们吃,回到十王庙,把柳枝圈戴到龙王爷神像头上。</p><p class="ql-block"> 一度时期,南股和北股发生一些矛盾。春节前,北股有个叫武德魁的会写对联,人们都求他写对联。可就有一些南股人性格耿直,不求北股人写,便用饭碗底人称“碗瓜瓜”蘸着调好的黑灰水,在红纸上印上一串圆圆的黑圆圈,如此这般权当对联贴了出去。这一发明让周边村编了句:“贾家山,没文化,贴对联用得碗瓜瓜。”后来,南股出了武丙章、武丙芳两个上过私塾的“土秀才”,南北股也和好如初,全村的对联就落到他两人身上。</p><p class="ql-block"> “贾家山,一条沟,一家一杆猴儿头。”猴儿头是一种吸食鸦片的工具。鸦片横行的时代,贾家山也深受其害,很多人开始吸食鸦片,人们俗称洋烟。把卖木把、木炭以及粮食赚的钱挥霍一空,有的甚至卖儿卖女。有个叫二狗老婆的为了吸食鸦片把一缸米都卖了,在米缸快满的地方支了一秸箅,上面洒了薄薄一层米。后来让二狗发现了,狠狠揍了老婆一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贾家山村隐藏在一个山凹里,外面很难发现这里有个村庄。日军在开栅建有炮楼,但没有来过贾家山。武玉亮民国三十三年(1944)为交城县6大队战士,在西社抗击日军的战斗中牺牲。武丙珍在下舍给马财主家放羊,一天遇到日军出来抢羊,300多只羊被日军圈着赶走。武丙珍上去理论,被日军刺伤了右大腿。看着走远的羊群,武丙珍打了个口哨,有一部分羊返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村里民兵很活跃,武增宽、武丙英、武丙章、武丙珍、武增家、武增林、武增月、武巨让、武巨恒、武文信、武文树、武石元、武增元、张树林等,经常下山埋地雷、割电线。妇女们做军衣、军鞋,磨炒面。武丙祥、武丙俭是12团战士,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村东的东梁是阎军到村里的必经之路,民兵们就在这里放哨,发现阎军从开栅炮楼出来,就把手榴弹拉响,村里人就往后面的吕家山转移。民兵武三儿在一次追击阎军时,踏上了地雷,炸伤了腿。</p><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贾家山出了第一个大学生,武宝生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后在空军某部任职。</p><p class="ql-block"> 2015年,贾家山、成家山与曹家山合并,统称曹家山。2017年三村又整体搬迁至县城嘉和苑和学府雅苑。2020年三村合并到沟口村。</p> 座谈人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武春福 武巧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武拉安 曹金莲</p> 乡村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