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19日乘动车到兰州,目的地敦煌。</p><p class="ql-block"> 20日在兰州打卡天下黄河第一桥一一中山桥。它是兰州地标性建筑。1909年竣工通行,早已是百岁老人。</p> <p class="ql-block"> 一夜绿皮车软卧,21日清晨到敦煌。</p><p class="ql-block"> 敦煌你早!</p> <p class="ql-block"> 亲友们分别从北京、成都、重庆、长沙、温州等地共16人在敦煌会合后开始了愉快的敦煌游。(有人戏称考古游)</p> <p class="ql-block">7月22日</p><p class="ql-block"> 据说敦煌雅丹是亚洲规模最大、地质形态发育最成熟、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群落,面积近40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神龟出海</p> <p class="ql-block"> 照片是在车上拍的,所以连“应急出口”几个字都赫然在目,不过也好,证明这是原滋原味。</p> <p class="ql-block">孔雀回眸 </p><p class="ql-block"> 昂首屹立的孔雀正回眸远眺,若有所思,让你产生无限遐思。</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亲自排兵布阵,在这浩瀚的旷野训练了一支气势磅礴、纪律严明的舰队,一排排土丘朝一个方向展开,犹如排列整齐的大型舰队在大海上鼓帆远航,奇妙无比,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据说西海舰队这一景点的范围大约有5平方公里。 </p> <p class="ql-block"> 还有许多咱说不出名的雅丹雕塑,土丘各具形态,千奇百怪,造型生动,惟妙惟肖:像宝塔、像宫殿、像海龟、像蘑菇……让我们驻足观赏,留连忘返,同时感觉眼球受到震慑,心灵得到荡涤。</p> <p class="ql-block"> 玉门关在古代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边塞,那苍茫荒凉的环境给戍守边关的将士带来了对家乡无尽的思念,“春风不度玉门关”是那么苍凉感慨;“唯思生入玉门关”“但求生入玉门关”道出了班超等驻守边疆的将士们渴望在有生之年能活着回到家乡是唯一的愿望。这或许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乡愁吧……</p> <p class="ql-block"> 小方盘城就是玉门关。因为这个关隘看起来就像个很小的方盘,因此得名。而玉门关则是因为后来美玉、玛瑙等珠宝是从这个关隘入关的,而关隘相当于现在的国门,所以又改叫玉门关。其实这两个名字指的古代同一国门,只是玉门关更有名气罢了。小方盘城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汉代土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方盘城是汉代为戍守边关的将士们储备粮秣的仓库一一昌安仓。</p> <p class="ql-block"> 这段汉长城是我国目前汉长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为这句诗歌让人熟知的地方一一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的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阳关和玉门关一南一北,两关直线距离大约五十公里,中间有古长城连接。是汉代西陲最重要的两座关口,也是古丝绸之路中重要的关隘。</p> <p class="ql-block"> 张骞骑马出阳关的塑像。</p><p class="ql-block"> 張寨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他把中原文化传播到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葡、石榴、苜蓿、胡麻等物种。贡献不小,理当受到我们的尊重敬仰!</p> <p class="ql-block"> 阳关虽然现在只剩下图中看到的这么一个土堆,但在当时这一关口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都是那么重要。</p> <p class="ql-block">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典故就出自这里。原来我们乘车从景区大门到阳关遗址走的就是阳关道。</p> <p class="ql-block">写下“西出阳关无故人”诗句的诗人王维在阳关景区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我没看到独木桥,只在阳关景区拍到了这样的栈道,也就是当年张骞出使西域走的阳关道。</p> <p class="ql-block">7月23日</p> <p class="ql-block"> 别小瞧了这看起来满目苍凉的断垣残壁,人家可是集古城址、古墓葬、古河道 、古寺院等为一体的古文化遗存地一一锁阳城,是一座有1400多年历史的军事城堡。2014年6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介绍这里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烽燧信息传递系统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典型范本,但映入眼帘的就是些黄沙、土堆,不懂历史和考古知识的我只觉这里戈壁荒凉,残垣断壁,斑斑史记,尽显苍凉。</p><p class="ql-block">这个非常小众的景区能让你感受到的是残缺的美、悲壮的美。</p> <p class="ql-block"> 这是锁阳城的象征和标志性建筑物一一烽火台。这是当年锁阳城的报警系统,一旦发现敌情通过烽火传递信息。莫小瞧了烽火台中的那门洞,据说这座烽火台没被风沙侵蚀垮掉,能这样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那门洞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眼前这一堆堆土丘是600多年前唐代著名的寺院瓜州塔尔寺,《西游记》中的唐僧(玄奘法师)为了出关取经,曾在这塔尔寺讲经说法半月之久,并且遇到了石槃陀,也就是孙悟空的原型。讲解员说敦煌榆林窟的壁画里就有这段历史的图像。有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瓜州才是孙悟空的故乡,瓜州塔尔寺才是玄奘取经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说来好笑,2014年也曾来过榆林窟,但未能进窟参观,因为我们一行人太积极,早上刚过七点就到了,而工作人员九点才上班。大家认为等两个小时不划算,于是在此闲逛一圈去了莫高窟。</p><p class="ql-block"> 和上次一样,到这里有种非常奇妙的感觉,一路过来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狂风肆虐,可一下到榆林窟,你会惊讶于这里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静谧河谷,榆树成林,溪水潺潺,还有好多果树,微风拂过,是那么清幽宁静。(不过现在的外观没有当年那么古朴原始了,经改造已经有点现代化味道了)</p><p class="ql-block"> 值得炫耀的是看了3个特级窟。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窟内,讲解员指着进门不转身的左下方壁画的一组图说,这就是《西游记》故事的最早记录,比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早了300多年。咱装模作样看了一阵,也没看出个名堂。讲解员说那牵马的人尖嘴猴腮,满脸是毛,就是孙悟空的原型。</p><p class="ql-block"> 因为不懂敦煌艺术,所以感觉不出特窟与普窟的区别,(自己都晓得我这种敦煌壁画盲看特窟完全是糟蹋圣贤)。但咱记住了讲解员介绍的:特窟具有更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研究价值,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更为丰富,需要更好的保护和解读。</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4年拍的照片。当时沙漠中有刻着榆林窟三字的石碑。但不太醒目,看见的只是一片荒漠。所以我们车开过去好远,好不容易遇到当地人问清楚后又折返回来。原来榆林窟藏在荒漠中看不见的榆林河峡谷两岸,只有下到榆林河边你才惊觉这里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21年拍的照片。第二张和2014年照片的第二、三张基本上是同一位置。在榆林窟里看见刻着榆林窟三字的石碑字体变了,而且由甘肃省人民政府立变成了甘肃省人民委员会立。不知道当年上面荒漠中的石碑是否还在。</p> <p class="ql-block">7月24日</p> <p class="ql-block"> 左数第3人是二舅舅李永宁,在敦煌文物研究院兢兢业业工作了三十多年,今天图中再现已是耄耋老人。</p> <p class="ql-block"> 敦煌古城其实就是敦煌影视城。号称再现唐宋敦煌之风貌,展示丝绸重镇之雄奇。其实就是拍影视需要的一些破屋烂房和道具,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多而有趣的对联。商家的对联其实就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广告,既能体现自家生意的特点,又幽默风趣,有的还含有深刻哲理,让人受教!</p> <p class="ql-block"> 卖酒的大声吼:喜也罢忧也罢来吧 盈也罢亏也罢喝吧</p> <p class="ql-block"> 卖油的口号是:吃饭尽管加醋添油 做人不可投机取巧。</p> <p class="ql-block"> 药房告诫大家:人能胜人难胜己 药能治病不治心</p> <p class="ql-block"> 当铺吆喝的是:只管钱多或钱少 不问来路清不清</p> <p class="ql-block"> 21号清晨到火车站接我们的驾驶员恭喜我们,敦煌前两天沙尘暴才光临过,这几天应该不会有沙尘暴,可以放心玩。没见过沙尘暴的咱虚心请教沙尘暴是啥模样,驾驶员说像一堵墙推过来。今天下午来了一场沙尘暴,看着表弟发来的照片就想到应好好表扬一下那位驾驶员,他的描绘实在是形象准确。我们在敦煌住了6晚,好客的沙尘暴就欢迎了我们两次。</p> <p class="ql-block"> 表弟发给我的视频一一沙尘暴气势汹汹铺天盖地而来。</p> <p class="ql-block">这场沙尘暴仿佛不速之客从天而降,还好当时我们在室内,这阵仗要是在外面任何一个景点,(敦煌景点基本上都在沙漠里)我们的下场都肯定很悲惨。</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敬请等待下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