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我的父母爱情

黃小鸥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9日。</p><p class="ql-block">今年的父亲节,看似平常的一个节日,却是我父母亲结婚60年纪念日。好日子的不期而遇,不纯属巧合,那是有太深的缘分。</p><p class="ql-block">当父亲节碰上结婚纪念日,便给这个日子赋予了特殊意义。因此,在父母牵手走过60年的钻石婚庆日,我要浓墨重彩的写写我的父母爱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现实版《父母爱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热播了几遍的《父母爱情》,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引起了多少家庭的共鸣?但我一遍都没时间看完。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那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电视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我身边有现实版的《父母爱情》,是我阅读了大半生的教科书,是我见过的最美父母爱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父母年轻时第一次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母年轻时</p> <p class="ql-block">幼儿时期妈妈,外婆抱着我和大弟</p> <p class="ql-block">少年时期的我跟两个弟弟和妹妹</p> <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及少年时期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我和大弟刚参加工作时和爸爸妈妈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母与已长大成人的四个儿女</p> <p class="ql-block">成家立业后的我们四</p> <p class="ql-block">85岁的爸爸,与80岁的妈妈。从青丝到白发,相濡以沫,牵手走过60年,仍恩爱如初,实为珍贵!他们虽已是耄耋之年,感情从未因年龄渐老而减淡,而是更紧紧的攥着对方的手,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生怕一不小心就走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在这座小城的网红大西街、喜马滩、东湖畔、外滩河两岸,九龙小广场,如你常看到一对最萌身高差,互相搀扶着的年迈夫妇,那一定是我的父母。他们形影不离,天天牵着手出门散步,是他们退休后几十年的习惯。</p><p class="ql-block">有时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我观察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每天早上妈妈起床弄早餐,爸爸就在客厅把妈妈的药分好送到妈妈手里。妈妈给我说过,她自己从不管吃什么药,吃多少,反正有你爸管。</p><p class="ql-block">自从退休后,他俩几乎到哪都是一起,很少分开过。即便我爸或我妈要去某个外地办事半天或一天短暂分开,都要把对方送到车站,看着上车。记得几年前,爱钓鱼的爸爸很久没去钓鱼了,那天有鱼友邀去河边钓鱼,傍晚还没回,电话也不接,我看我妈妈在家站坐不安,一直望着楼下,心急如焚。直到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去年底妈妈因病在外地做手术,考虑到爸爸年龄也大了,叫他在家不去,我爸不放心妈妈,非要陪同妈妈去医院。妈妈进手术室前还摸着妈妈额头,拉着妈妈的手像哄小孩一样安抚她不害怕。病友们都被这对老夫妻的依依不舍,相爱相惜而感动。</p><p class="ql-block">平常日子,他们上街买菜也寸步不离。为了陪妈妈,爸爸放弃了下棋,钓鱼的爱好,就在家养花,养鸽,唱歌,拉二胡,看小说。牵着手逛街,散步。在家做保健操,天天用艾草水泡脚。每天晚上听他们有聊不完的天,说到好笑事一起哈哈大笑。的确是,好的婚姻一天到晚有说不完的话。</p><p class="ql-block">一起走过漫长的岁月,一起历经人生风雨,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习惯了互相依赖。虽然体弱色衰,仍然有一个人视你如手心里的宝,爱你的白发苍苍,不嫌弃你皱纹满面。因为有爱的滋润,才会仍然保持怒放的生命,有趣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85岁老爸,80岁老妈近照</p> <p class="ql-block">当过兵的爸爸重温军人步伐(2020年夏天)</p> <p class="ql-block">80后父亲雄纠纠气昂昂,军人气质尚存。</p> <p class="ql-block">童心不泯,爱情保鲜!荡秋千的老爸老妈(2020年)</p> <p class="ql-block">爸爸逗妈妈说:“没钱给你买花,采朵野花给你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两个老儿童(2019年余家河公园)</p> <p class="ql-block">偷拍父母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  二, 相敬如宾,理解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退休前是企业干部,妈妈是公务员行政干部。爸爸性格温和,少言寡语。妈妈性格外向,跟任何人都聊得来。他们的性格是互补型,这样自然形成了妈妈主外,爸爸主内,典型的妇唱夫随,配合默契!记忆中,从来没听到爸爸妈妈大声吵架,更别说大打出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妈妈是事业型女强人,工作出色,获得很多荣誉。最高奖项是“全国妇女劳模”。还得到当时省委书记的接见。</p><p class="ql-block">妈妈在她所从事的妇女工作中最突出的贡献是,率先在乡村创建幼儿园,把农村妇女们从家务中解脱出来投身乡村建设。那时,妈妈总是早出晚归,经常忙得都见不着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也是单位负责人,但他在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后,全力支持妈妈的工作。印象中,我们四个兄弟姐妹,都是爸爸和外婆照顾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从来没听到爸爸抱怨过妈妈。有时妈妈下乡晚了爸爸还要去路上接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妈妈也总是体谅爸爸管理几个孩子的辛苦,回家后抢着干活。在我们面前,总是说爸爸的好话。</p><p class="ql-block">我上高中时住校,每月生活费15元。那时爸妈的工资加起来不到100元。有一次我周末回家,爸妈在另一个房间说话被我无意中听到了。爸妈说这个月家庭开支很紧,在商量给我多少生活费。妈妈说:“多给女儿5元吧,我们节约一点就好“。但妈妈给我钱时却对我说:“你爸爸说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太节约,多给你5元。”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子女面前说对方的好话,树立对方的形象。他们之间的互相尊重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子女,因此,我们四个子女对父母都很孝顺敬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妈妈的工资一直都比爸爸高,但妈妈的工资都是全部交给爸爸安排,至今如此。他们真正做到了互相信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同经营这个包括外婆在内的7口人的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尊老爱幼,为子女做表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我爸爸的孝顺,周围熟悉的人都对他赞赏有嘉。我们做子女的更是有目共睹</p><p class="ql-block">我爸爸童年是苦不堪言的。3岁丧父,6岁丧母,自幼成了孤儿,是靠几个伯伯叔叔拉扯大的。命运的转折是在17岁参军到了部队,有了机会读书学文化,在部队积极上进,还荣获了三等功证书。转业后分配到供销社工作。还被单位推荐到西南财贸校学习。不久就被提升为供销社主任。跟妈妈结婚后,把妈妈的家人视为自己的至亲。对外婆更是像对待亲生母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爸妈工作忙,我们小时候都是交给外婆带的。爸爸妈妈对外婆很尊重孝顺。外婆83岁时患了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全是我爸妈一起打理。很多时候,妈妈抱不动外婆,给外婆把屎把尿都是我爸。6年哟,没请一个保姆,都是他们俩共同侍候。外婆89岁病重了想回乡下老家,当时有两公里小路车不能到达,我爸就背着气若游丝的外婆,直奔老家,还未到家,外婆就在她女婿的背上永远的睡去了。外婆可能觉得这个如儿子般的女婿,是她最安稳的依靠……</p><p class="ql-block">这些优良传统,传承一代又一代。</p><p class="ql-block">不能不说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父母恩爱,孩子们的性格就很温和。我们时刻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作为他们的儿女,我们是幸福的。虽然没谁有很大出息,但都是懂得感恩,善良正直,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红色教育,正能量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都是毛泽东时代的党员干部,从小我们就接受着红色教育。从小耳濡目染他们对本职工作的积极热情。爸爸每年都是先进工作者,妈妈更是妇女干部先锋。家里挂满了他俩的奖状。我是老大,我受他们影响比较大,在单位也是积极上进的。还记得妈妈当年给我和我弟媳都订了《中国妇女》,《知音》等杂志,让我们多学习,搞好家庭关系。妈妈党龄57年了,去年妈妈还获得50年党龄勋章!</p> <p class="ql-block">建党100年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妈妈在北京领奖并参加妇女干部培训</p> <p class="ql-block">二十岁时的爸爸荣获三等功证书</p> <p class="ql-block">爸爸也常以老伴而自豪,他们更像是革命时代的志同道合的伴侣。不嫉妒不嫌弃。我妈妈喜欢跟朋友聊天,有时在街上遇到熟人一聊就没完,我爸爸就在旁边远远的站着等她,从不抱怨。妈妈接受新生事物很快,80岁开始学用智能手机,发微信,跟远方的亲人朋友视频聊天。去年过年我给妈妈说:“妈妈你字写得不错,继续练练写得更好。”于是我给她买了字贴,有空就在家写。妈妈玩手机写字时,爸爸就在一旁看书,也陪着妈妈看电视手机。最喜欢看的节目是新闻,法制教育今日说法,还有天气预报及战争年代的影片。</p><p class="ql-block">有岁月可回首,以深情共白头!这便是世间美好爱情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爸爸看的书是《走进延安》</p> <p class="ql-block"> 五、陪父母去想去的地方,去见想见的人。</p><p class="ql-block">父母尊老爱幼,孝敬长辈以身作则传承给了我们,我们子孙后代对他们也做到了孝顺。</p><p class="ql-block">我一直知道爸爸有一个心愿,想去南京寻找他曾经当过兵的部队,南京军区0201防化连。</p><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我和大弟,大侄女,陪他们来到南京,寻找到了部队的遗址。看到了我爸当年跟战友一起栽种的梧桐树。我当时写下的朋友圈:</p><p class="ql-block">那年我爸十七岁,参军到0201部队。今年我爸七十七岁,六十年旧地重回。物非人非事事非,只有梧桐经久不锤。青春岁月重拾起,记忆犹新点点滴滴。到如今,营地早已去不留迹,唯有梧桐兼细雨。老爸,我们去哪里呀?寻找过去要不要继续?嗯,重走青春我陪你!</p> <p class="ql-block">2015年母亲节,陪爸爸妈妈去红色基地华蓥石林瞻仰双枪老太婆的威武霸气。那时快80的他俩还全程走下了华蓥山石林。</p> <p class="ql-block">2018年初夏,刚退休的我,与大弟一起陪老爸老妈去了他们一直向往的文化古城西安,红色摇篮延安。实现了他们多年的愿望。很开心,很满足。</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广场</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下</p> <p class="ql-block">2019年父亲节碰上端午节,陪爸妈一起包粽子</p> <p class="ql-block">2019年夏,和幺弟一起陪父母游都江堰,熊猫基地,并为妈妈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时朋友及多年未联系上的老朋友。</p> <p class="ql-block">妈妈与失散多年的儿时闺蜜重逢</p> <p class="ql-block">与失联多年的老领导老朋友相见</p> <p class="ql-block">爸妈和他们最小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熊猫基地看熊猫</p> <p class="ql-block">成都宽窄巷子</p> <p class="ql-block">每次回到老家,有空我就会带爸妈出去玩,给他们拍些照片。我知道爸爸妈妈最喜欢翻看照片,在照片中寻找回忆。所以我会把每次带他们出去玩时拍的照片去相馆洗出来给他们,或者做成照片书。</p> <p class="ql-block">2012年,是爸爸妈妈结婚50年金婚纪念,我和我女儿专门给爸妈带去像馆拍了一套婚纱纪念照。我还亲自策划了一场由我们一大家人自己组织的文艺节目,在三百多亲戚朋友参加的宴会上表演,把子孙后代特别的爱表达出来。我爸妈还在纪念日上共同唱了《敖包相会》。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十多个老知青从大老远赶来参加了我爸妈的金婚纪念,他们是当年我妈妈所在乡镇的下乡知青,我妈妈对他们好,回城后的他们一直都记得。遗憾的是,那天照片胶卷爆光,只有录的影像能看。</p> <p class="ql-block">金婚纪念</p> <p class="ql-block">我和爸妈</p> <p class="ql-block">外公外婆外孙女</p> <p class="ql-block">古言道:父母在,不远游。但实事上很难做到既照顾好生我的人,又帮到我生的人。年轻人有事业做,为父母的我们必须支持,为子女搞好后勤。谁都心疼自己的儿女,也想天天看着他们。做不到两者皆顾,我会每天给老父母打电话,我女儿也常跟外公外婆电话视频聊天,常给外公外婆买新衣新鞋,做得比我还好。当我的父母需要时,我会立马飞奔到他们身边。何况每年总有几个月是与他们常住的。我的父母在家有弟弟,弟媳,妹妹常陪伴身边。侄儿侄女,侄女婿都很孝顺两老,我很放心。</p> <p class="ql-block">儿孙曾孙满堂(2019年春节)</p> <p class="ql-block">六,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p> <p class="ql-block">2012</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趁父母腿脚灵便,记忆尚好。去远近不重要,他们开心就好。作为儿女,不是为了尽孝而孝。有老可孝,有爸妈可叫,还可以与父母一起慢慢变老。如此福份是再多金钱也换不到。愿时光再慢一些,再一些,让爸爸妈妈相伴的岁月长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