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州感化院和肖申克的救赎

老套筒

位于曼斯菲尔德(Mansfield)的俄亥俄州立感化院(Ohio State Reformatory)旧址,因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在这里拍摄而声名鹊起。现在这里对公众开放,成为俄州小有名气的历史遗迹,也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图1. 俄亥俄州立感化院 俄州立感化院修建于1886-1910年。起初,它只是一个中级监狱(Intermediate Penitentiary),目的是收容和关押15-25岁的青少年罪犯。1891年,它改名为俄亥俄州立感化院并沿用至今。1896年,感化院开始接受犯人。后来,被关押犯人由以感化为目的的青少年罪犯改为各种成年刑事罪犯。1960年,它借助于安保措施的提高变成为可以关押重犯的最高安全等级监狱。 图2. 俄亥俄州立感化院介绍 图3. 俄亥俄州立感化院正面-行政管理楼人口处 图4. 1940年的俄亥俄州立感化院 图5. 俄亥俄州立感化院东翼监舍(其后是后来修建的新监狱) 一百多年前建造的监狱,并不能满足现代监狱囚禁犯人的条件和要求,比如监舍过于拥挤,也没有空调和通风取暖设备。1990年,这个监狱的犯人以非人道的监禁条件为理由起诉俄州政府监狱系统,结果诉讼成功,监狱被地方法院法官裁决关闭。监狱关闭后,监狱的附属建筑,包括犯人使用的饭厅,发电站,制衣车间和制鞋车间等被完全拆除。但是,感化院古堡风格的行政管理楼和东西两翼监舍,因为过于坚固,拆除成本太高而没有拆除。之后,在拆除的俄州感化院的部分旧址上重新修建了一个监狱,这个新建的监狱仍然在运行。 1994年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在这里拍摄后,曼斯菲尔德当地的一些热爱历史的民间人士成立了一个志愿组织,向社会筹集捐款来保护剩下的监狱建筑。他们以一美元的代价向俄州政府购得监狱和土地,筹款维修建筑物并将它改成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游览。 图6. 俄亥俄州立感化院-行政管理楼/现博物馆入口 图7. 俄亥俄州立感化院历史照片 监狱的设计是采用罗马式复兴建筑风格(Romanesque Revival architecture),外部看起来像是欧洲的城堡。这和同时期修建的俄亥俄州立监狱(Ohio State Penitentiary)在风格上有很大不同,这大概是因为起初修建这个监狱是为了关押迷途的青少年罪犯的原因。我在监狱的礼品店买的一本关于监狱历史的书中说:它的设计师列维·斯科菲尔德(Levi Scofield)的设计理念是‘重生-Reborn’,为了使那些来这里改造的罪犯在离开监狱时具有精神上的灵性(sense of spirituality),所以在主体建筑风格上模仿法国卢瓦河谷的香波城堡(Chateau Chambord)。 这种古典建筑风格用在监狱上,或许能够让服刑的犯人(原计划的青少年罪犯)感到不那么压抑,或许也能够给他们带来对未来自由生活的美好希望。但是据说事与愿违,在这里关押的犯人对它并无好感,将它称之为德古拉城堡(Dracula Castle)。我查后得知德古拉城堡是1897年出版的恐怖小说《德古拉》吸血鬼的居住地,它源于修建于13世纪罗马利亚的布兰城堡(Bran Castle)。 <div>图8. 监狱礼品店买的介绍俄州立感化院历史的书中感化院照片</div>其中包括:<br>A: 大饭厅 B: 维修和娱乐站<br>C: 旧发电厂 D: 消防队<br>E: 旧家具厂 F: 制鞋车间<br>G: 成衣车间 H: 机械车间<br>I: 新发电厂 J: 附设高中<br>K: 医院 L: 健身房和大礼拜堂<br>M: 汉考克高地 N: 东翼监舍<br><div>O: 行政管理楼 P: 西翼监舍 <br></div><div><br></div><div>从监狱里的各种配套单位和设施看,美国的监狱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封闭社会(这个监狱最多容纳犯人数量约2400人)。</div><div><br></div><div>现在唯一留下的建筑物是</div><div>N: 东翼监舍</div><div>O: 行政管理楼 <br></div><div>P: 西翼监舍</div> 图9. 感化院行政管理楼办公室楼梯 - 这个楼梯在电影中多次出现<br> 估计这个监狱由接受感化的青少年犯人转化成为专门关押成年罪犯的正式监狱是发生在1920-1932年之间。在这期间美国实施禁酒法令(Prohib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由于私自酿酒,贩酒,酒的非法交易和流通等多项新定义的犯罪大幅度增加,美国各地的监狱都是人满为患,这可能是俄州感化院变成为正式监狱的原因。 图10. 原监狱守卫使用的器械和犯人人数检查记录 图11. 原监狱守卫使用的广播设备 - 一个收音机+扩音机<br> 图12. 原监狱执行死刑的电椅 图13. 原监狱执行死刑的电椅旧照片 图14. 监狱的东翼监舍-东翼监舍是后来修建的,共有6层,每层有100个囚室。每个囚室通常容纳1-2个犯人,整个东翼监舍最多可容纳1200个犯人。它是完全钢铁结构,即每个囚室内部6个平面都是钢板制成。介绍说这个钢铁结构的监舍是世界上同类监狱中最大的。 图15. 完全钢铁结构的东翼监舍囚室 图16. 监狱的东翼监舍-底层砖砌突出部是火炉,冬天可以用来烧燃料取暖 图17. 监狱的东翼监舍楼层之一 图18. 监狱的西翼监舍(西翼监舍是最早的监舍,它只有5层,是砖结构) 图19. 监狱的西翼监舍囚室 - 砖和混凝土结构<br> 图20. 电影中监狱的监舍 - 注意只能看到两层监舍,因为只搭了两层木结构建筑。<br> 肖申克州立监狱(Shawshank State Prison)是美国著名通俗作家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中篇小说《丽塔海华斯和肖申克的救赎- 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中虚构的一个位于新英格兰地区缅因州的州立监狱。小说被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 Frank Darabont)改编成电影剧本后,最后拍摄地点在美国的5个废弃的监狱中选择了俄州感化院。在电影多次出现的监狱的监舍是两排面对面的建筑结构,那是根据导演要求用木料搭建的,参见图20。 图21. 原监狱的犯人使用的饭厅已被拆除,这是过去的饭厅桌椅 图22. 监狱内的守卫室旧照片 图23. 监狱内的守卫室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关于犯人和监狱的电影,这并不是一个吸引普通观众的题材。所以这部电影刚开始进入市场时,从票房收入上看,它是一个失败,尤其是和当时同期推出的另外两部电影《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和《低俗故事- Pulp Fiction》相比。三者的票房收入分别是:《阿甘正传》为$678M,《低俗故事》为$214M,《肖申克的救赎》仅为$73M。而在后者的$73M收入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后来出售VHS和DVD获得的。虽然《肖申克的救赎》在票房收入上和《阿甘正传》和《低俗故事》相比差别甚远,但是它们三者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的排名却正好相反,其中《肖申克的救赎》排名第1,《低俗故事》为第8,《阿甘正传》为第11。个人认为《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和《低俗故事》都是极为出色的电影,在我的心目中它们三者实际上不分仲伯,各有千秋。票房价值并不是决定电影排名的决定性根据。另外,《肖申克的救赎》当年获得7项奥斯卡提名,但是没有获得任何奖项。时间证明了它的价值。 一部关于犯人和监狱的电影,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很多评论家认为:安迪的无辜入狱以及他在监狱里悲催遭遇,间接表明了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和无正义;在孤立无援的条件下,他最后凭借个人的力量将情况反转。安迪挖掘了一个穿过混凝土墙壁的地下通道,通过一条连接监狱外面小溪的500码长的肮脏下水道,成功获得自由。安迪还成功报复监狱中的各种黑势力,包括罪犯“姊妹们”团伙,无法无天的监狱长和狱警,最后逃亡到他心中的乐园太平洋沿岸的墨西哥小城齐华坦尼荷(Zihuatanejo)。这种戏剧性的情节,容易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引起反响和共鸣。另外,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普通人在精神上和周围的世界,从某种角度出发,也有犯人和监狱的关系。从内心世界来说,每个人都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禁锢的时间或空间的氛围,即“监狱”内,这个所谓的监狱可能是个人的生活环境或社会环境等等。而齐华坦尼荷是一个相当于天堂和乐园的地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类似于齐华坦尼荷的地方存在,即使自己可能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逃离现实去“齐华坦尼荷”生活,是人们内心潜在的梦想。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大概和人们的这种考虑是有关联的。 图24. 典狱长办公室,电影里的典狱长诺顿最后就在这里自杀 图25. 电影中人物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的房间 图26. 行政管理楼电影拍摄介绍 图27. 俄亥俄州立感化院的礼拜堂 电影和小说相比,有几个重要的不同:<br>1. 小说中的安迪是个小个子(short),按照通常美国小个子的定义是个子矮于5尺6寸(168cm)而电影中饰演安迪的演员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的身高是6尺5寸(196cm)。<br><div>小说中对安迪的描述:1948 年安迪来到肖申克时,他已经 30 岁了。 他是一个身材矮小、整洁的小个子男人,留着沙色的头发,双手小而灵巧。 他戴着金边眼镜, 指甲总是剪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div><div><br></div>2. 小说中的瑞德是个红发的的爱尔兰人,而电影中饰演瑞德的演员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是个黑人。<br>小说中对瑞德的描述:1958 年的一天,我(瑞德)在牢房里的一面小剃须镜里看着自己,看到一个 40 岁的男人回头看着我。 一个在1938 年时的年轻人回来了,一个有着大把红头发的年轻人,悔恨得半疯,想自杀。 那个年轻人不见了。 红色的头发开始变灰,开始消退。<br><div>人们普遍认为,蒂姆·罗宾斯饰演的安迪和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瑞德无法超越。</div><div>虽然另一个导演原意是选择汤姆·克鲁斯和哈里森·福特饰演安迪和瑞德,但是人们普遍认为,蒂姆·罗宾斯饰演的安迪和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瑞德无法超越。</div><div><br></div><div>3. 小说中的安迪是1948年入狱,1976年逃离,电影中的安迪是1966年逃离。前者在监狱里呆了28年,后者只呆了18年。这个改变大概是为了剧情和时间上更紧凑和流畅。</div><div><br></div>4. 电影中安迪从捐献的书籍中发现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唱片,并冒着被单独监禁的危险,从狱中的播音室向整个监狱播放,引起囚犯的热烈反应。这个重头戏,小说中并没有这个情节。<br><div><br></div><div>5. 关于结尾,电影的最后则是直接表现瑞德在齐华坦尼荷的海滩上和安迪相见,没有想象和希望的空间。</div><div>而小说的结尾是瑞德的内心独白。它表现出瑞德找到安迪留给他的信件和钱后,内心极为激动,对去齐华坦尼荷和安迪相见充满向往。</div><div>瑞德的内心独白:</div> 我希望安迪在里 – I hope Andy is down there.<br> 我希望我能越过边境 - I hope I can make it across the border.<br>我希望见到我的朋友并同他握手- I hope to see my friend and shake his hand.<br> 我希望太平洋同我梦中看到的一样蔚蓝 - I hope the Pacific is as blue as it has been in my dreams. <br>我希望 – I hope.<br><br><br><br>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