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西藏,感悟人生

老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藏,始终是个神秘的地方。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向往那雪域高原上连绵不断的雪山,灿烂的阳光,洁白的云朵!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那些一叩一拜的虔诚的信徒,多少年来一直是我心中的不解之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07年,在我接近花甲之年的时候,终于有机会到西藏出差旅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仔细研究了西藏之行,最吸引人的就是自驾去西藏,但是考虑到我年近花甲,同时也找不到同行,最后选择了去的时候坐火车,回来的时候坐飞机。因为坐火车可以在沿途慢慢看风景,也逐渐适应高海拔,到西藏之后,不会有高原反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时,青藏铁路到拉萨的火车已经正式开通运营一年多,坐火车去拉萨,非常热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全长814千米,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是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为160千米/小时。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全长1142千米,考虑到复杂的地质环境,列车采用内燃机车牵引,而内燃机车是进口美国生产的高原专用机车,设计时速100千米/小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青藏铁路共设有85个车站,从西宁到格尔木有40个车站,从格尔木到拉萨有45个车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青藏铁路的信息化程度很高,设置在西宁、格尔木、拉萨等地的程控室完全能够掌握全段列车运行情况 ,所以青藏铁路有很多车站都是无人值守的车站,无人值守可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野生动物可以随意穿越铁路的通道。同时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没有人上下车,列车无需停靠,不需要铁路员工留守值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青藏铁路全部使用分散自律式CTC调度集中系统,支线采用TDCS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实现了运输调度指挥和管理的远程化、信息化、智能化。其中,格拉段的45个车站中有38个实现了无人值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作业人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青藏铁路所使用的旅客列车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原旅客列车。列车编组为2节软卧,每节软卧定员32人,共64人;硬卧8节,每节定员60人,共480人;4节硬席,每节定员98人,共392人,且比普通硬座车座位要宽,每列列车共定员936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旅客列车设有特制的卧车和餐车。卧车内设包间,包间的设施有闭路电视、宽大的卧铺、沙发、浴室、以及卫生设施等;其餐车设置分为带厨房的餐车和全就餐区的餐车各一辆,以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列车上的供氧装置分两种,一种是弥散式供氧,即通过混合空调系统中的空气,使每节车厢的含氧量达到23.5%;另一套系统为分布式供氧,即如果旅客需要更多氧气,可以随时取用座位底下的吸氧管,以免出现高原反应。分布式供氧装置不仅每位旅客座位下有,还分布于走廊的墙上、车厢连接处。我在车上专门试用了车上的分布式供氧装置,感觉非常不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火车上可以看见可可西里无人区成群的藏羚羊穿过青藏铁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列车停靠在海拔4611米的不冻泉车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世界海拔最高的车站唐古拉车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次到西藏出差,主要是调查西藏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主要通过自治区有关单位收集资料,进行访谈。所以主要选定拉萨和林芝两个城市,在实际调查了解西藏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同时,进行访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曾经就有很多外国人认为只要有昆仑山在,中国人是无法翻越唐古拉山,跨越可可西里,将火车开往拉萨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但是,经过建设者们的不断努力,青藏铁路二期不仅跨越了昆仑山、唐古拉山,穿越了可可西里,将火车开进了拉萨,而且现在已经通车到了林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中国铁路三代人背着氧气瓶建造完成了作为世界奇迹的青藏铁路。为了解决冻土融化的问题,他们发明创造了三大专利技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一,采用热棒技术,使用一种由碳素制作的无缝钢管打造的高效导热装置,解决永久冻土融化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采用“抛石路基”,它就像天然的“空调”。就是在冻土层路基的中间抛填了具有一定厚度的碎石块,这些碎石块之间留有空隙,不完全填实,能够与外界空气保持流通,使冻土层的温度不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有效地保持冻土的稳定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三,在路基的边坡上安装一层遮挡太阳的板材,也叫作遮阳板路基,他就像给路基穿上了防晒衣,能够有效的减弱太阳对路基温度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这三个关键技术措施的作用下,青藏铁路顺利完工,成了一条神奇的天路。不仅加强了青藏地区与内陆的联系,还大大增强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青藏铁路是一个奇迹,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2013年9月,青藏铁路成功入选了“全球百年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青藏铁路建设,创造了铁路运输史上的多项纪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千米,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3、青藏铁路也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142千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4、青藏铁路还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5、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6、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7、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9、全长11.7千米的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0、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达到100千米,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千米,是世界高原冻土铁路的最高时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火车上经历了24个小时多,列车终于到达拉萨。在欣赏了沿途及其难得的高原景色,感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经济技术的巨大发展,有能力,有实力让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南边境的拉萨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能够和内地方便交流,让普通人可以方便地去西藏出差旅游,真的感受颇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拉萨,我们在调研的同时,抓紧时间,预约参观了布达拉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居住地和政教和一的中心。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13层,高703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组成。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经典等文物,这一民族文化艺术瑰宝,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拉萨,你不仅为布达拉宫这样宏伟的建筑而震惊,而且更为藏族人民那种虔诚的信仰而折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拉萨,你随处可见那些一手拿转经筒,一手拿佛珠的虔诚的信徒。甚至可以看到那些一步一叩,远道而来的信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朝圣之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是信仰支撑他们一直前进。他们在用生命丈量着信仰!朝圣的路再难,从不抱怨,默默向前,因为心中有一个神圣的东西一一纯洁的信仰!为了信仰,不卑不亢,无喜无悲。他们为朝圣而生,亦为朝圣而死,是一种对自然及信仰的绝对尊重与膜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看到那些虔诚的信徒,古老的传统与风俗,许多人可能觉得如此不可思议甚至疯魔,但这却恰恰是当下多数人所缺失的。当人们成天迷恋于金钱、权利而不能自拔时,你可能成天为金钱、权利而苦恼,看看那些为了一种信仰而不屈不挠,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信徒们,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因为有信仰,你才能坚强,因为有信仰,你才能感到有目标,有幸福,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大昭寺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八角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哲蚌寺参观的老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拉萨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八角街、罗布林卡、大昭寺、哲蚌寺等寺庙和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罗布林卡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时期,被称为达赖夏宫,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冬天达赖喇嘛就在布达拉宫生活、工作,每年7月至9月到罗布林卡生活工作理政。</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结束了在拉萨的调查访谈以后,由一位藏族师傅开车,发改委的同志陪同我们去林芝。车子沿着尼洋河,在拉林公路穿行,沿途美景不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云雾笼罩下的南迦巴瓦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是一条主要支流,是林芝市的母亲河,从拉萨到林芝,拉林公路和318线穿行于其间,尼洋河两岸植被茂密,风光迤逦,景色迷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沿途可以眺望南迦巴瓦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拉萨到林芝要经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我下车走的快了点,立马感觉头晕,有高原反应,所以必须慢慢步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巴松措,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巴松措位于距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约36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西藏首个自然风景类国家AAAAA级风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巴松措湖长约18公里,湖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大湖(纳木措海拔4730米,羊卓雍错海拔4440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巴松措美丽的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烂漫,雪峰阵列并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极。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天空碧蓝如洗,火红的枫叶折射灿烂的阳光,倒影在碧蓝的湖面,景色美不胜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巴松措不同于西藏其他的神湖,它完全被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所包围。确实如它的名字,是那种淡淡的玉石般没有杂质的绿色。湖水清澈得可以看见两三米下成群游动的鱼儿。四周青山如黛,顶峰是终年不化的积雪。湖边的雪山和湖面倒映的雪山彼此纠缠着,连绵不绝,很是壮观!最难得的是,还很少有人到这里,完全一副与世隔绝的原生态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山青水秀的林芝藏语意为“太阳宝座”,它的东面及东北部与云南省、昌都地区相连,北面是那曲,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地区相邻,南部又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006.5公里。林芝地区下辖林芝、米林、工布江达、墨脱、波密、察隅、朗县7个县,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4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林芝地区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海拔最低的地方仅仅900米,气候湿润,景色宜人。其主要城镇和景区有尼洋河谷经济区、八一镇、帕隆藏布江景区。其中首府八一镇位于尼洋河畔,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观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玛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树蕨”以及百余种杜鹃等等应有尽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馆”、“自然的绿色基因库”之称。其中布裙湖一带还是传说中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林芝是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他们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皆保留着浓厚的传统色彩,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和本地兴起的本教的盛行,使林芝拥有著名的寺院等人文景点,与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巴松错以及察隅、波密等独特的自然风光构成了丰富多采的旅游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冰雪山岭发源,自西向东奔流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后于巴昔卡附近流出国境,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它在中国境内全长2057多公里,在全国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异常丰富的植被及野生动物资源,山高水长,人力难及,原始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仅存的绝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净土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被誉为“人类最后的秘境”。大峡谷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世界上最深大峡谷、世界最长大峡谷两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也是林芝的第二个AAAAA级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和平解放70年多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西藏,和全国各地一样,日新月异,繁荣富强。在雪域高原,飞机、火车、高速公路,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藏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可以随时到全国各地工作、学习和旅游,而全国各地的人们也随时可以到雪域高原放飞心情。美丽的西藏旅游,不仅欣赏美景,更可以感悟人生,净化心灵。一个人的一生,一定要到西藏去一次,看看世界屋脊,感悟藏族人民对信仰的虔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