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引导广大文物工作者爱岗敬业,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其他行业人员参与和支持文物安全工作,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提升我省文物安全管护水平,确保文物安全,6月11日,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会场活动中,揭晓了第二届寻找“最美陕西文物安全守护人”宣传推介结果,通过社会各界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选,最终扶风县消防救援大队张毅同志荣获“最美陕西文物安全守护人”称号。</p> <p class="ql-block"> 活动分为推荐遴选、网络投票、专家评选和公布结果四个阶段。采取单位推荐、社会知名人士推荐和有突出贡献者自荐等方式产生候选人。组委会对申报材料进行整理和审核,对各种渠道上报的候选人由专家组进行初步遴选,在媒体和官方网站公布候选人名单及主要事迹,开辟专栏宣传报道先进事迹,开通网络投票端口进行网络投票。</p> <p class="ql-block"> 张毅同志自2020年9月任扶风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以来,率先垂范,带领大队人员团结协作,推动文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文博场所火灾隐患源头治理,增强火灾预警防控能力,有效化解重大文物火灾风险,为守护文物安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张毅同志工作积极主动,结合冬春火灾防控、夏季消防安全检查、文物保护单位专项排查等各类消防安全专项行动,汇总隐患问题形成专题报告,提请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整改隐患12处,建立健全了部门联合检查、定期协商研判消防联席工作会议机制,形成了联合齐抓共管长效机制。两年来,张毅以“万无一失”的工作标准,带领大队防火监督员排查全县6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督促整改火灾隐患200余处,大到单位消防设施改造项目指导服务,小到文物古建消防“六熟悉”演练、消防知识宣传,他都亲力亲为、悉心指导。2021年,圆满完成了省人大开展的关于地方政府落实消防“一法一条例”调研工作和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安保期间消防救援总队文博单位消防安全督导工作,得到有关领导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 张毅同志结合扶风县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和文物古建防火工作的特点,他积极请示、对接,多次实地查看,以法门寺文化景区5A级旅游景点为重点,在法门寺文化景区游客出口处建成了便民服务点,既借景区对消防工作进行了良好的宣传,也为文物保护工作添砖加瓦,又兼顾了周边村落的灭火救援工作。同时,他又推动指导在扶风县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建立1车5人的微型专职消防站,法门寺寺院、法门寺佛学院建成2车10人的2个微型专职消防站,指导单位配备专人专车、建立健全制度资料,指派专人定期上门对单位微型专职消防队员进行消防业务培训和演练指导。</p> <p class="ql-block"> 张毅同志先后推动宝鸡周原博物馆、扶风县华严寺、大明寺等6家文物古建、宗教场所建立“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微型消防站,实现救早、灭小和“三分钟到场”的目标。主动协调、对接市文物局、消防救援支队、市公安局法门寺文化景区公安分局、法门寺博物馆,圆满完成了2020年陕西省文物系统消防应急综合演练现场会,对提升全省文博系统消防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p> <p class="ql-block"> 针对文物工作人员消防专业知识缺乏,日常行政监管缺乏专业依据的现实困难,他积极对接县文物局形成工作合力,定期组织文物部门及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管消防安全的负责同志开展集中式教学培训,他作为授课员,从工作经验出发,向参训人员讲授《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文物建筑保护设计防火规范》《文物建筑电气防火标准》等规章制度和国家标准,提升了文物行政检查人员及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消防专业素质,培养了一批文物消防安全“明白人”。</p> <p class="ql-block"> 他针对文物古建筑性质、特点,创新宣传模式,联合法门寺寺院设计、印制带有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漫画“文物古建筑、宗教活动场所”的消防安全挂历发放给游客;联合市佛协、法门寺创作印发带有消防安全和文物消防安全知识的“文物古建筑、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漫画挂图,并在法门寺内设置以消防为主题的消防知识文化长廊,借助寺院LED显示屏定时播放文物古建消防安全常识;借法门寺佛学院开学之际,在法门寺佛学院开展了文物古建筑暨宗教场所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向来自全国各地涉及到文物宗教场所的僧侣学生讲授消防安全知识,受训僧侣人数目前已达300余人,真正让文物消防安全“遍地开花”,组织拍摄的《千年古刹 蓝色守护》被多家媒体转载报道。</p> <p class="ql-block"> 张毅同志用平凡的守护践行着消防救援人员的职责使命,用忠诚和坚守全力筑牢文物安全“防火墙”,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捍卫着中华民族历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编辑:郭亚琼</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