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师的下水作文:摘杨梅

遛遛

楼下老李家种了棵杨梅树,没见怎么打理,长得枝繁叶茂,每到五月便蹭蹭蹭窜了上来。眼见得它一天天开花,一天天挂果,再一天天由绿变红。老李见到我总是很热情地邀请:“罗老师,来我家摘杨梅吧,又大又甜!”我笑道:“我在楼上伸手就够着了,早吃上了。 ”其实,更多时候我在赏梅,案几设茶,如坐幽篁,看窗外“红实缀青枝”,听“鸟鸣嘤嘤”。 今年昆明的梅雨季似乎来得早,还没缓过神,杨梅已熟了。杨梅季代表着“青青不朽岂杨梅”的经冬不凋,代表着“夏果摘杨梅” 初夏时节近,代表着“须践杨梅约,重来水月亭”的追思,代表着“上国三千五百里,杨梅熟日是归期”的乡愁……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么还等什么?赶紧尝鲜夏味足,才算不负好时光。 恰逢周末,我打电话问父亲:“想去摘杨梅吗?富民,不远。”这些年父亲身体已大不如从前,远的地方不能去,高的地方不能走,所以他越来越不喜欢出门。听到父亲说:“好吧!”我和老公立马开车出门,父亲和阿姨早在路边等着了。从我记事起,他便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他一生不喜麻烦人,老了更不愿成为累赘。他总是这么要强,这么倔。<br> 如果不到小箐是不知道富民还有这样大片的山林,满眼绿色。桃树、杏树、李树刚落完了果,板栗再有一个月即可上市,杨梅正当时。园主人估计是个退伍军人,黝黑的皮肤,俊朗的面庞,一身迷彩衬着健硕的身材煞是英武。他驾驶着一辆破旧的山地车将我们载入山林深处。短短5分钟的路程,“突突突……突突突”突停了3次,园主人一边淡定地继续上路,一边自豪地介绍他的这块祖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明年这里还要扩大种植规模,正在投资建一个深加工厂,准备形成一个产业链。”父亲说:“你这破车也该换了。”他笑笑:“马上修山路了,这车也快用不上了。” “雨后杨梅千树紫” 、“落树杨梅颗颗殷”。一下车,阿姨便欢呼着冲进茂林,只闻其声未见其人:“这里,这里,又大又红!”。老公一个纵身,跃上山丘,两手并用,一边摘一边往嘴里塞。我和父亲慢慢沿着山路往上走,这样的缓坡对他来说还是极吃力的。他走几步停一下,摘几颗杨梅,喘口气继续走。路边的杨梅要小得多,颜色也不太紫红。他紧着眉头咬一口,点点头:“嗯,这才是杨梅的味儿!”我暗笑:父亲的倔脾气又来了,他是在为自己的力不从心找借口。 过了缓坡,来到一个台地,我和父亲继续往里走,这里的杨梅果然大得多,甜得多。我转头看看父亲,他也正专注地摘呢,手里的篮子快满了。我说:“爸爸,你慢点,注意脚下。” 父亲说:“好的,你要有什么事,叫我哈!” 我望望四周,寂寥无人,如若不是父亲在,的确有些害怕。再看看父亲,他步履蹒跚,哪有半分力护得了我,只是我在他眼里永远是需要呵护的女儿,一时我竟鼻子一酸。<br> 很快,我们将手上的篮子装满了。正准备离开时,父亲忽然大声答应:“哎,我在这儿呢!你是在叫我吗?”我知道父亲耳背,他放心不下我,心有忧虑,总感觉我在叫他,就如小时候父亲长年离家,睡梦中总感觉父亲在叫我一般。我大声道:“爸爸,我刚是在叫你,杨梅装满了,我们走吧!” 回到车上,老公、阿姨早已满载,大家商量着拿去泡酒、用来熬汤。父亲说:“你拿一些去送给左邻右舍吧!”他心里终究还是想着我。 出园过称,园主人却分文不取,父亲和阿姨有老年证,我有教师证,每人送一篮,欢迎下次再来! 罗金慧<div> 2022年6月11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