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聚焦“作业试题”设计

红凤

记实验中学案例评选答辩活动 <p class="ql-block">  五黄六月,夏树苍翠,携一捧夏日桂子之香,集一场作业、试题设计研讨之盛宴。</p> <p class="ql-block">  为促进“双减”政策落地,提高学校作业、试题设计水平,达到“减负提质”的目标,5月31日、6月1日两天,实验中学教导处在德馨楼录播室、会议室组织开展了各学科作业试题设计案例评选活动,由学科评委专项评价,各位选手就自己设计的优秀作业试题设计思路及成果进行了阐述和现场答辩。各学科评选有序进行,精彩不断。</p> 语文学科评选小结 <p class="ql-block"> 5月31日上午,语文学科的作业和试题设计评选活动如期举行,六位评委老师认真聆听了参赛老师的精彩陈述,各位选手对评委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辩。</p> <p class="ql-block">  三个年级的语文老师全员参与到作业和试题设计中,以小组的形式都上交了各自的作品。每个年级均有三位代表就自己团队的作业和试题设计进行了陈述。九位代表老师准备充分,从课标要求、教学目标、重难点、选题原则、题型设计等多方面,结合中考方向,详细地进行了陈述。</p><p class="ql-block"> 在答辩环节,评委老师直击问题要害,从多方面提问,参赛者与评委老师在问答之间思维不断碰撞,双方都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对作业和试题设计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所有参赛老师的作业和试题设计均按要求编写,内容丰富,题型多样,注重夯实基础,又重视能力提升。</p> <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的是张丽妍老师命制的综合试题,完全是自主设计,现代文“美文推荐”也是自己的作品,题型和内容都切合中考要求,试题解读与课标一一对应,考点清晰,意图明确,从试题命制中可见张丽妍老师特别用心,也特别有心。</p> 数学学科评选小结 <p class="ql-block">  5月31日上午,数学组全体评委及本科目无课教师在小会议室参与了教导处组织的优秀作业与试题设计案例的评选与交流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展示陈述及交流过程中,呈现了以下亮点。</p> <p class="ql-block">一、指导思想:</p><p class="ql-block">生本思维,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p><p class="ql-block">二、设计理念:</p><p class="ql-block">双管配套,减负减压,有效获得,梯次并进。</p> <p class="ql-block">三、知识清单:</p><p class="ql-block">对章节中显性知识点和隐形拓展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归纳融为其中,有助于屡清知识脉络。</p><p class="ql-block">四、考点定位精讲精练讲义:名师点睛+基础知识+能力提升,精准定位考点,通过分层、通过减负减压,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获得感,培育激活进一步的学习饥饿感和兴趣的萌生。</p><p class="ql-block">五、动态式分层</p><p class="ql-block">将学生以成绩85%、55%、30%分成三层,以每次的测试成绩进行动态式分层,分层设计,体现习题和单元测试设计的层次性,实现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六、各年级根据年级特点,精准把握年级要求。</p><p class="ql-block">七年级以面向全体为主,设计全体作业;</p><p class="ql-block">八年级在照顾全体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分梯度设计;</p><p class="ql-block">九年级以中考为基准,以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养为载体,围绕中考设计作业与测试。</p> 英语学科评选小结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初在县局“两优一精”总体工作的推进下,教导处出台了我校“三优一精”工作实施方案,于5月31日下午举行了全校英语优秀作业及试题设计案例评选活动,汇总如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组长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理念新颖......给在座的教师以及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程丽燕老师带领她的小组分五个套餐就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课时作业和单元自测进行了设计,课时作业体现听、说、读、写四个英语学科技能的练习巩固,分层设练体现在每个课时,单元阅读、写作习题有较强的时代气息,体现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的能力实力。张霞老师是去年刚刚加盟我校的一名教师,但是她带领她的团队所设计的课时作业以及单元自测能够在单元总体目标的指导下紧扣英语学科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对单元的习题进行设计,有的放矢、效率提高、效果良好。梁永丽老师团队的设计更是新颖、干练、提纲挈领并且紧扣初一年级成绩考核的三率,分层设练,体现教育的螺旋式发展规律,陈述精彩,答辩干练。</p><p class="ql-block">成晨、王宏梅、雷晓丽、杨建繁四位组长分别代表初二英语各自的小组进行了现场称述与答辩,她们都能在试题命制上以英语课标为准绳,紧紧围绕一核六维四手段,以基本英语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干,考查目标达成情况,富有时代气息,兼顾育人功能。</p><p class="ql-block">课时作业设置上,既能从听说读写多向考查,多管齐下,又能创设真实语境,体现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即学即用,用中学。</p><p class="ql-block">此外,课时作业与试题设计上,要继续在科学性与探究性上多下功夫,突出语用,突出正向引导,引导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宋琰、胡玲玲两位组长分别代表初三英语各自的小组进行了现场陈述与答辩,她俩都能够瞄准中考方向,按照课标要求进行命制,试卷立足教材,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语言考查的灵活性更强,语言注重时代性及隐含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p> 化学学科评选小结 <p class="ql-block">  化学组全体老师按时、全程、认真参与了评选活动。</p><p class="ql-block">一、各位老师就作业与试题进行了以下陈述:</p><p class="ql-block">(1)按照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山西中考命题理论框架“一核、六维、四手段”为指针,科学命制双减背景下的优秀作业。</p> <p class="ql-block">(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个性化作业;增强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设置实践型作业;促进学生多向交流,设置合作型作业;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设置探究性作业。</p><p class="ql-block">三、作业与试题答辩:</p><p class="ql-block">梁光谦老师、李志老师对程旭瑞老师、郝春燕老师就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核心知识、命题技术与技巧、后续发展进行了提问。两位老师精准、精彩的答辩赢得了阵阵掌声,展示了她们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精湛的教学技艺。</p> <p class="ql-block">四、评委组会商一致认为:</p><p class="ql-block">化学学科设计团队选取重点单元,遵循正确的理论指导,命制了符合双减及新课程要求、可较好促进学生发展的优秀作业及优秀试题。试题有推广使用价值,希望以此为样板,继续努力,为实验中学习题库建设贡献化学力量,为实验中学乃至全县学生的轻负担、高质量学习做好化学担当!</p> 音体美微机学科评选小结 <p class="ql-block">  本周三进行了音体美微机学科团队的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各个学科团队各有一位主讲老师做了精彩的陈述,美术学科是雷兴宇老师,音乐学科是高珂老师,微机学科是范慧老师,体育学科是梁红梅老师,四位老师的陈述精辟流畅,可以说是非常精彩。</p> <p class="ql-block">  评委老师的答辩选题和课题也很契合,主讲老师的回答也比较准确。我们评委组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本学科的定位,四位老师的选题都围绕中考,对教学有指导意义,是一场成功的评选。</p> 生物学科评选小结 <p class="ql-block">一、精心设计,分层优化,实现课堂增效</p><p class="ql-block">1.宋文俊老师对课时作业设计做了陈述:</p><p class="ql-block">⑴按照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科学命制双减背景下的优秀作业。</p><p class="ql-block">⑵设置实践拓展作业——让学生有母亲怀孕的体验;增强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p><p class="ql-block">2.刘栋芳老师对课时作业设计做了陈述:</p><p class="ql-block">注重情景设置,关注学生生活。作业设计难易适中。试题设计</p><p class="ql-block">还需整体性、综合性的试题,更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p> <p class="ql-block">3.赵安宇老师对单元复习试题以及中考模拟题命制做了陈述:</p><p class="ql-block">以“减负增效”为原则进行试题分层优化;试题设计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体现生物学科素养;试题命制直击中考,提升学生读题、识图做题能力。</p> <p class="ql-block">二、精准答辩,清晰阐述,助力教师成长</p> <p class="ql-block">三位评委就生物学科的课标、生物核心知识、作业设计的理念、中考命题趋势等,对宋文俊老师、刘栋芳老师、赵安宇老师进行了提问。三位老师能在规定时间内熟练扼要地陈述作业试题设计的主要内容,回答问题时反映敏捷,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展示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精湛的教学技艺。最后三位评委老师的精彩点评更是助力三位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p> <p class="ql-block">三、精诚合作,智慧创作,展现团队风采</p> <p class="ql-block">生物学科设计团队选取重点单元,遵循正确的理论指导,命制了符合双减及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优秀作业及优秀试题。希望生物学科团队,继续在作业和试题的设计上发力,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作业,提高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设计分层作业、加强作业批改和反馈,为实验中学乃至全县学生的“轻负高效”的学习做好担当!</p> 物理学科评选小结 <p class="ql-block">  6月1日上午,物理组全体评委及本科目无课老师在录播室积极参与了教导处组织的优秀作业与优秀试题的评选与交流研讨活动。在展示陈述及交流过程中,呈现了以下亮点。</p> <p class="ql-block">一、把握考向,精准设计,体现命题理念</p> <p class="ql-block">  在作业与试题陈述环节,王洪涛老师、杜永娟老师、石子桥老师、冀佩英老师代表各自的命题小组,展示了小组研磨设计的整套中考模拟题,各小组的设计均以山西中考真题为模板,以“一核、六维、四手段”为指针,结合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疑难点及易错点,打造了优质高效的试题案例。</p><p class="ql-block">其中,王洪涛小组的试题注重引入体现时代感的命题背景,注重素养立意,在整套试题中紧密时代科技背景的有北京冬奥会,长征火箭等热点素材,题目设计新颖,知识考查深入透彻,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杜永娟小组的试题案例设计中严格把握知识点的均衡设置,以山西省多年的命题结构分析为命题抓手,“重点知识重点考,一般知识点轮流考”,多处设置了真实任务情境,注重学生的开放性探究的设计,注重学生表达、质疑创新等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石子桥小组的试题案例体现了物理命题理念中“无情境不成题”的理念,以真实生活和应用情境为背景,设置了较优秀的作业案例。</p> <p class="ql-block"> 冀佩英小组的试题案例中,以学生易错点及疫情期间学生落误的力学部分为命题重点进行了试题设计,重视了学习个性化作业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 胡凌英小组展示陈述的是八年级下册《运动和力》一章的试题案例,试题案例中,多处以生活情境为命题背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二、直击要点,精彩答辩,展现教师魅力</p> <p class="ql-block">  在作业与试题案例答辩环节,四位评委老师对五位参赛教师从命题设计理念,物理学科素养,试题设计的严谨性以及对新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进行了提问和探讨。</p><p class="ql-block">五位老师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对中考考向的准确把握,以及对“一核、六维、四手段”的透彻理解获得了评委和在座老师的一致认可,充分展现了实验中学的物理学科组是一个优秀的学习型团队是名副其实的,物理学科在全县总是遥遥领先,是实验中学的全体物理教师团队学习、团队教研的共同成果。</p> <p class="ql-block">三、强化教研,精诚协作,承载团队智慧</p> <p class="ql-block">  几个物理试题案例设计团队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双减背景下的中考考向为指针,命制了体现时代感、联系实际生活情境的高效优质的中考模拟优秀试题。评委一致建议,将设计团队的试题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再加以斟酌探讨,将其中有欠缺的题目以集体智慧加以协作提升后,印发给学生中考前使用。</p><p class="ql-block">希望物理组以本次比赛为契机,设计更多的优秀试题案例加入到实验中学的物理题库中,为实验中学的物理学科的永葆青春贡献集体的智慧和力量!</p> 地理学科评选小结 <p class="ql-block">一、精心设计,分层优化</p><p class="ql-block">1.耿娟老师对《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课时作业设计做了陈述:</p><p class="ql-block">⑴按照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科学命制双减背景下的优秀作业。</p><p class="ql-block">⑵设置实践拓展作业——从东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展开4个课时的课后巩固训练设计,分别是位置与地形、气候及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人口城市及产业分布。设计的类型属于基础类,数量较少但力求覆盖课上所学重难点,少而精满足当下双减政策要求;难度系数上做了层次设计,多数难度低,追求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把握提升及基本地理思维的训练,1-2道能力提升题,给优等生留下拔高空间。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填空题和材料题交揉,既有了难度上的层次,又能在平时训练学生的思考分析力、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2.张晓丽老师对《亚洲及欧洲》课时作业设计做了陈述:</p><p class="ql-block">⑴张老师从地理、人口、河流对知识进行了概述,虽是七年级的授新课,但张老师关注中考,并且在作业中设有小纸条有助于学生平时学习的记忆。作业的设置分别有课前作业、课中作业以及课后作业。作业注重情景设置,关注学生生活,作业设计难易适中。试题设计中特别关注学生的识图能力,有意在图像方面针对性训练。整章的试题直面中考,难易适中,具有整体性、综合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读题、识图做题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⑵作业设计特色部分:通过让学生编写知识的思维导图使学生对已获得的地理现象进行加工处理,经判断、分析、推理、归纳等构建而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能够清晰的体现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以及每一个层面的不同表达形式,以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体现位置与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期明确重点,完善知识建构,并展示个体特色。</p><p class="ql-block">二、高效设计,试题新颖</p><p class="ql-block">两个年级的地理作业与试题都做到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守好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高质量的作业和试题是平衡减轻课业负担和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设计小组能够秉持“精度决定高度”的理念,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优秀地完成了作业及试题案例设计工作。</p> 道法、历史学科评选小结 <p class="ql-block"> 5月31日下午,道法组、历史组全体评委及本学科无课老师在四层小会议室积极参与了教导处组织的优秀作业与优秀试题的评选与交流研讨活动。在展示陈述及交流过程中,呈现了以下亮点:</p><p class="ql-block">历史学科小结:</p><p class="ql-block">一、有理论支撑</p><p class="ql-block"> 四位老师展示的团队优秀作业设计、优秀试题,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遵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理念,在“双减”背景下进行建构。</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在答辩环节,面对评委老师的提问,参与答辩的5位老师更能看出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p> <p class="ql-block">二、注重差异性</p><p class="ql-block"> 四位老师展示的团队优秀作业设计、优秀试题,能做到心中有学生,教情和学情相结合,分层设计。</p><p class="ql-block">三、注重原创性</p><p class="ql-block">四位老师展示的团队优秀作业设计、优秀试题,内容原创,材料的选取来源于教材和教参,试题设计符合中考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探究题,分值设计合理。</p> <p class="ql-block">道法学科小结:</p><p class="ql-block"> 三个年级作业和试题设计都突出了三维目标,都有梯度,都体现了新教育理念,内容原创,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实践探究题,符合中考要求。</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初三年级赵青老师展示的作业设计选材新颖,结合时政热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凸显了考改精神,图文并茂,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还有高度,是一份很好的作业设计。</p><p class="ql-block"> 总之,道法历史两大组设计团队都选取重点单元,设计了有效作业,命制了符合双减及新课程要求的优秀试题。</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活动,真正调动了全体教师在作业与试题设计层面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内动力,展示出了实中教师的优质内涵,也让各位老师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在全面减负的大背景下,只有抓住涉及学生最贴切最紧要的着力点,立足学生分层发展,整体提升的制约瓶颈,在训练上的精心设计,在过程的落地落实上,才会真正减负增效提质。学校还将结合校情师情学情,不断调整优化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在精准施策、靶向推进层面接续提升,进一步引深作业设计与试题设计工作,全面建立校本性作业设计、试题设计资源库,集众人智慧,不断创新,不断超越。</p>

试题

作业

设计

老师

学生

学科

优秀

中考

评委

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