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 酒,——爱酒好酒嗜酒是男人的本色,图片:自拍,模板:美篇,音乐:饮酒,文字:小白兔

江苏—小白兔—4039472

<p class="ql-block">  今年正月初二我们回涟水,给长辈拜年,和亲戚团聚,初六,吴娟和儿子就回苏州了,一丹开学,儿媳要上班,我打算元宵节后回苏州,谁知道苏州疫情爆发,跟着上海“沦陷”,我被隔在涟水105天。</p><p class="ql-block"> 涟水淮安红窑岔庙,一路留下了散发着酒气的足迹。105天,只有五六天是一顿酒,其余都是两顿酒,还有两天是三顿。在岔庙,与张立华赵亚飞朱书记四人喝了四瓶,晚上到涟水,和唐总几位又干一场;在新力,与孙雷鸣罗晓梦黄二,上午打牌,中午四瓶,下午再打,晚上又办三瓶;七百岁,中午六人四瓶(两个女生),徐国跃当时联系淮安同学,晚上有张翼李森戚玉东,不知道喝了多少,结束后戚玉东又安排吃烧烤,和李森三个人又喝了两瓶黄酒;最后一天,李森组织了牌局和酒局,牌局满足了我的虚荣心,酒局让我和胡总房总夫妇有了痛饮的惬意……105天,酒桌上敬过老首长,老师,领导小兄弟,会过老同事老同学,还有社会上的好朋友(有医生,老板,公务员,有律师,教授,企业家,还有退休的老同志),特别是我的学生,职中的,二中的,涟中的,五港的,还有朱集小学的,每天都是昏天黑地,疲惫不堪,还有两三次不知道怎么回家的。回想起那酒场的情义,比拼的情境,豪迈的情怀,“郑家”的同学情,“忆时光”的高度酒,红窑老家的味道,师生同乐“味居首”……就想写一篇文章:</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喝 酒</b></p> <p class="ql-block">师生小聚阳澄湖</p> <p class="ql-block">老岳母的恩人!</p> <p class="ql-block">  说起喝酒,特别有劲,也许这是我一生中最长久的情结。</p><p class="ql-block"> 记得最早还在三四岁的时候,我父亲喜欢喝酒,他有一个心爱的铜质小酒壶,大肚子,细腰,小嘴,细把子,一壶大约四两酒。他喜欢温酒喝,特别是在冬天,哪怕他不在家,老妈也会炖一小壶,等他回来喝,没什么好菜,剥两个花生,抓一把盐豆,几杯酒下肚,怡然自得,那就是五六十年代老农民的幸福生活。有时他一高兴,也会让我喝上酒杯底子上残留的一点点,我只记得一个“辣”字了。</p><p class="ql-block"> 七八岁的时候,我就能喝上八九杯了。斗酒发生在我12岁时,表哥王永成15岁,和我是朱集中学一连同班同学,过春节时,我带着侄儿朱中成(七岁)和外甥赵亚东(6岁),去表哥家给姑父姑母拜年,中午,大姑爷和表哥表弟陪我们三个小娃娃,也是小晚辈喝酒,那时我已经懂得一些酒礼了,我们只有主动敬酒的份儿,你来我往,三杯两盏,没多长时间,就把大姑爷(他们的大姑爹)喝多了,满脸通红,满头是汗,大表哥也不行了,更不用说表弟了,这是我喝酒历史上的第一次完胜。</p> <p class="ql-block">  随着年岁的增长,喝酒的机会多了,酒量也大了,酒的档次和酒店的档次也在提高。70年代的洋河大曲,喝在江苏省运河公司,我叔叔在公司当经理;80年代的高沟特曲,喝在金陵饭店,一顿饭吃了400多块钱;90年代北京政协会议中心,领导们的泡酒,新世纪里去过迪拜的帆船七星级大酒店,喝的是啤酒(阿拉伯国家不喝酒),五个人花了两万多,这些都是我骄傲的资本。</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喝酒就是男人生活中的大事,那当然不错,李白陶渊明孔融曹操阮籍刘伶都是喝酒的大男人。其实喝酒是不分性别的,从历史上看,李清照写词,喝酒,赌钱都是高手,她的50多首词里面有30多首与喝酒有关;宋哲宗的孟皇后还自己酿酒喝,宋高宗尊她为“太母”,每月送她一万贯零花钱,100斤酒;武则天钟爱杏花村的竹叶青,有诗云:“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慈禧太后喜爱法国的香槟酒;还有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都喜欢温上一壶酒,赋诗抒情怀……社会现实中,东北的姑娘喝酒不要菜,四川的女人有三爱:吸烟喝酒麻将牌,在米易,曾经与三斤不倒的部长八壶不醉的校长“同归于尽”;在天津的时候,还被学生的母亲用“道光廿五”轻松打败,在攀西,遇到烤酒“喝不来”。我们红窑有个张姓的小姑娘,白酒三斤,小雨夹雪最出彩!</p> <p class="ql-block">喜酒不醉不归</p> <p class="ql-block">  喝酒是有讲究的,也常常是没有讲究的,这就要看是什么酒,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样的酒客,什么样的喝法等等。</p><p class="ql-block"> 喝酒是讲究场合的。喝酒的场合有这么几种:有钱人的高档酒场,公务接待的正规场合,逢年过节家人团聚的热闹场面,朋友闲坐的小吃小喝,普通百姓的红白喜丧事,还有被拉去陪客的枪手……怎么去应对?首先要弄懂酒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再决定态度,策略,方法和应急措施,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面对不同的场合便会有崇敬,规矩,自由,浪漫和漫不在乎的态度,也便会有文雅,豪放,轻松,慢条斯理的喝酒方法。一次请涟水驻军的“解放军叔叔”喝酒,我们两个人,他们十个人,我知道军人的豪爽,义气,于是提议:“党风有好转,酒杯改小碗”,第一个回合,每人半斤;第二回合,参战的只有八个人了,再下半斤,就只有四个人了,连长同志建议:“叔叔,我们少来点吧?”,我说可以!十一斤酒完胜!</p><p class="ql-block"> 早晨喝酒,场合一定特殊,情境一定特别。给我印象深的有两次,一是在市里招生,听说职中来了新校长,为了祝贺,我和文林孙普刘振跃,四个人喝早酒,喝的是百威啤酒,醉醺醺完成招生任务;二是张剑校长去台湾,早上还没忘记值班的事,我当时就叫食堂加两个菜,早酒五瓶,为他送行!</p> <p class="ql-block">二中三剑客</p> <p class="ql-block">师生情笃!</p> <p class="ql-block">  喝酒是讲究心情的。喝酒的人爱上的并不是酒,而是喝酒的人。情投意合的酒友,胡吹小谈中,醉亦乐乎!“话不投机半句多”的酒场上,特别是遇到“端,洒一点,喝,留一点,还会倒一点”的那种人,还有不怎么喝还阴阳怪气的人,提不起兴趣,缺少喝酒的豪情。</p><p class="ql-block"> 喝酒的人爱上的并不是酒,而是那种场合,那种感觉,那种心态,那种端起酒杯,将心事一点点融入酒中的情怀,高兴时喝酒助兴,烦恼时喝酒排忧,聚会时把酒言欢,寂寞时酒解千愁,开怀时酒后胡侃海吹,失恋时朝醉里喝,向死里哭……“若赋不快饮,空负头上巾”,陶渊明强调的是,读书人喝酒不能辜负文人的责任和担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提倡的是欢则饮,饮则醉的浪漫情怀;“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讲究的是词人的雅兴,女人的优雅;“一壶酒,一竿纶,快活如侬有几人”,李煜考究的是失落时的闲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则把“雪”的意象勾勒出朋友相聚畅饮的阔大背景,寒风瑟瑟,寒雪飘飘,越是寒越能反映出火炉的炽热和友情的珍贵,是酒在温暖着喝酒人的心情。和颜校长雨天在卜延中家,一醉方休;左飞回来,潘永田陈凤山郭双生和我,在高沟师生同乐,晚上在潘永田那儿又砍一刀;市里领导来涟水,等一位开会的局长到晚上十一点多,八人八瓶,善莫大焉;疫情爆发第一年,饭店没开门,我要去四川,郭丽特别开一席,让初三(2)的学生为我送行;市里组织检查,在盱眙,喝多了,我和朱坤校长一个房,次日早起,他的皮衣没了;朱正淮,老童来淮安,连续两天半五顿酒,他们用车轮战法伤了我,楚州的同学都为我抱不平……一生中这些有意义的片段不知道有多少,一想起来就激动,为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而感激,也为自己的“不能喝肯喝,酒量不大胆量大,身体不好精神好,经常醉不怕醉”的精神而佩服自己。用延中的话来说,就是“从豪情万丈喝到万丈豪情”呀!</p><p class="ql-block"> 喝酒的男人,无可挑剔,好酒的男人,心底无私,嗜酒的男人,爱好专一,所以,这类的男人不孤单,有人爱!</p> <p class="ql-block">贾岛酒醉不假倒,刘伶喝酒不留零。</p> <p class="ql-block">老酒好喝也醉人</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姑苏欢迎你!</p> <p class="ql-block">  酒过三巡,酒也催化着人的心情,许多开心不开心的事,许多不能到处乱撒的野,许多不敢当面说的话,许多关于官场的商场的战场的情场的秘密,许多关于你我之间再也不能提及的回忆……这些片段穿越时光隧道,浮现,浮现,再浮现。</p> <p class="ql-block">要看基本功,就得拎壶冲。</p> <p class="ql-block">  喝酒也讲究喝法。有快喝的,慢喝的,那喝的是心情;有豪喝的,狂喝的,那喝的是交情;有文喝的,武喝的,那喝的是激情;有诸朋好友,分出彼此或团队而拼酒斗酒的,那喝的是义气和胆气支撑下的友情;有爷儿父子聚家小咪的,那喝的是亲密无间血浓于水的亲情。有几个画面可以佐证我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朱码朱市长的小饭店,与“酒如水”同志十分钟喝下三杯酒,一斤半,他,输了一顿饭;在保滩中学,喝的是“白大褂”,最后整个街上买不到这款酒了;食堂里,招待大专班的大队书记,九人喝下14斤;在红窑,刘殿功用五瓶酒打发了我和廷华徐勇;在城里喝酒数职中,乡下喝酒数大东的年代,王校带队,完胜而归;带队去金湖打球,喝酒时我说,输球可以,输酒不可以,凯旋;国庆读初中的时候,每次都是他三四两,一斤我包圆;与李森父子(老爷子七十多了)在军民中心村,蓝纪元三瓶;在桃花源,与许航畅叔侄,中午半醉,晚上啤酒八十小碗;和鲍总连喝六碗白酒六大杯啤酒,再吃六碗稀饭,高兴时扬言“只要是液体,尽管来”……当然,大多数的场景还是平常的平淡的平静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亲情浓于酒</span></p> <p class="ql-block">南北方对决</p> <p class="ql-block">喝酒“好手”!</p> <p class="ql-block">自斟自饮也浪漫</p> <p class="ql-block">酒后凭栏</p> <p class="ql-block">  喝酒也有可怕的时候。比如队伍庞大实力强劲的对手,那不是靠酒量酒胆的了,那是要有一套方法一种智慧,才能逃过一劫的;最怕的还有三种人,脸黄的(说自己身体不好的),三高的(三高的人基本上都是四高,加上一个酒量高),头发长的(女人要就不端杯,端杯的人都不是凡人);更可怕的是自己不喝,还能挑起“世界大战”的人,皇甫区长请我们吃饭,他一杯没喝,就用白开水卖掉了八瓶酒;自己一杯不喝,还能把别人喝醉的人,老同学贾树军,我常被他不知不觉地摆平;还有先不喝,后返劲的人,这种情况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被逼无奈,也有的就是这个德行,我也曾经用此法整治过潘昌亚。</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开玩笑说过我自己:饭量没有酒量大,酒量没有胆量大,胆量没有肚量大。只要肚量大了,什么样的酒场也能应付自如。</p> <p class="ql-block">孙辈的酒不辣不醉人!</p> <p class="ql-block">兄弟PK</p> <p class="ql-block">边喝边聊,轻松快乐!</p> <p class="ql-block">三株口服液,一壶定乾坤</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五十年如一日</p> <p class="ql-block">  爱酒好酒嗜酒的人,再加上豪爽快意直性子的人,往往会喝多了,喝醉了,导致电话不接,信息不回,老婆担心,子女担心,关心的不是醉酒本身,而是有害健康,对这类的酒客,我们作为朋友在酒场上要多多关爱,那才是真正的友好和爱护。奋斗在酒场60年,多过,醉过,迷过,吐过,医过,就是没有停过。</p><p class="ql-block"> 现在岁数大了,不胜酒力了,特别是啤酒,对瓶吹不起来了,白酒一口干不了一碗了,所以自己也要自律,不能自不量力,学会偷懒,这不是狡猾。老朋友们,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高情浩荡能入酒,只缘此醉谴相知”!</p><p class="ql-block"> 我这个人不怎么自觉,希望朋友们喝酒时给予照顾,特别是老酒鬼们。希望看到我这个美篇的朋友们,我的学生们,学会逃酒,学会偷懒,为一直喝下去,少喝点,少喝点……</p><p class="ql-block"> 喝酒的朋友们,我为你点赞加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稿于2022年6月9日</p> <p class="ql-block">无锡小聚,大醉而归</p> <p class="ql-block">阳澄湖,大闸蟹,酒后还要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