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份以来,新冠病毒疫情再次肆虐郑州,从5月4日主城区实行封控,10号以后逐步降为管控,管控降为防控。进入6月份这波疫情有所缓解,慢慢的消停下来。趁此机会,6月8号(农历五月初十)这天,我们祭城当年一起入伍的老战友,应李中兴大哥的邀请,小范围到姚桥小聚。说实在的因疫情的因素,老战友们已经很久没团聚了。疫情期间,只能打个电话,相互安慰保重,或微信群里问个早安。老兄老弟长久不见,实属憋屈。</p><p class="ql-block">8号一大早,中兴哥就到姚夏路弓马庄酒楼预订了包间,上午10.30可又打电话催促我们,“弓马庄酒楼订好了,赶紧来吧”。11点海振江驾车、张宝民,宋文山我们先到,中兴哥已站在酒楼门口等候我们,当看到我们三位老弟来到,一边招手呼唤,一边大步流星前来,一抹眼圈泪花,几双粗糙的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你们可来了,真想你们”,老友重逢,各外亲切。我记得今年以来,中兴哥只少打过3次电话,老想见见聚聚,都因为疫情而未能成行。11.30花景奇、刘国军陆续驾到,随后小郭村朱玉春到来,久违的念想今天战友们终于实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战友相聚,举杯同庆,酒过三巡,人借酒兴,心潮涌动,再也按耐不住重逢激动的心情,就象郑州“十八门闸”放闸一样,话匣子一下打开,滔滔不绝,声情并茂,海阔天空,生怕话音落地,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疫情封控、管控、防控,宅家、核酸、扫码,所给我们内心带来很久的压抑、枯燥、憋屈,阴霾一扫而光,今天得到了完美的释放。老战友们重逢激动兴奋的情怀,红光满面的笑容乐开了花。</span></p> <p class="ql-block">△5月8月(农历五月初十)中午,姚夏路弓马庄酒楼原祭城公社73年入伍老战友:李中兴 刘国军 张宝民 朱玉春 花景奇 海振江 宋文山相聚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李中兴老战友,为人忠厚,重情重义,战友之间很有亲和力,是战友们的表帅。也是当年祭城入伍的战友中的老大。战友们都尊称为大哥。79年2月在坦克团大炮队(高炮连)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80年退伍回乡,搞过运输淘过金,开过作坊制做888,种过苹果养过鱼。风风雨雨几十年。后来村支部换届,被推上村支部付职的位置,在支部付书记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八载,前两年才退位。</p> <p class="ql-block">△刘国军战友在部队时,他与中兴哥同一个连,都是大炮队司机班的司机。79年2月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我与刘国军战友三重关系,同学、战友加兄弟,即高中同学又是战友,外加孩子们的舅。所以战友们聚会,是我们说笑开涮的话题。另外聚会那天结束后,他给我打电话,告诉我那天正巧还是他的生日,我说他“你不早说,只少还得干一瓶,也叫战友们每人敬你三杯,共同给你过个生日,何乐而不为”。</p> <p class="ql-block">△张宝民战友在部队时,他与丙玉战友在坦克团步连服役,78年退伍,分配到市环卫局下属机构卫生队开车。宝民哥为人忠恳,乐于助人,帮扶战友,是值得信赖的好战友,间隔一段时间,他准会给你打个电话,相互问候。2005年之前一直身体欠佳,两次车祸,险遭不测。05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分水岭”,时来运转,老来得福,身体棒棒哒,每天徒步2万多步,不嘘不喘,战友们都说,你真是老来转运,现在数你身体好!👍</p> <p class="ql-block">△朱玉春战友,在73年祭城入伍的十四名战友之中,他是最小的小兄弟,可论起辈分,花景奇还得问他叫姥爷嘞。新兵连军训结束,他分到坦克团工兵连,吃苦精神特别强,75年入党,因父亲身体原因,77年退伍。回乡后一直跑运输,后来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他入选支部委员,一干就是20年,村民最贴心的好干部。去年因年龄大了,主动退了下来。在战友们之间,他是战友们共认的年龄最小,掏力最大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花景奇战友,花二吨,花教练是我们战友之间通俗称呼。我们俩十七中高中届同学,同年入伍,新兵连又分在一个班,又是同一师门师兄弟。在部队几年一直在汽车司训大队任教练班长,78年退伍,到地方后干起了老本行,汽车教训,这一行干了几十年,学徒不计其数,前年才退休,尊称花教练。这次小聚,他明显消瘦了不少,1米78个头,他说现在只有140多斤了,战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戏弄他开心,“可变成白齐整的花小妮了”。他爱说爱笑,好说涮话,所以说每次相聚,他是战友们的大活宝。</p> <p class="ql-block">△海振江战友,我们俩特有缘,同一天入伍,新兵连又分在同一个班,86年又同一天退伍。新兵训练结束分到坦克团修理连,炊食班做过饭,养过猪,种过菜。后任司机班班长,个子不大专开大车,解放30吊车、黄河吊车,拖运坦克的大平板特种车。都是他的专项。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2月23月越南复和县城遭越军炮击,协同修理连救回8名负伤的战友。由于主管后勤付团长的偏见,只给了个嘉奖。他心态好,能平安归来就是福,现在熬嘞孙男嫡女一大家,何而不乐。退伍后安排市工行花办,87年他争取领导,又把我和他调在同一科室行政科,后成立保卫科,开押运款车,在一起共事9年之久。不得不说既是战场生死之交的亲兄弟,又是工作中的好搭档。特别的缘,特殊的情,风雨同舟,历经坎坷走过人生50载。老战友们给他的评语是:“战场上的真汉子。生活中的热心人。”</p> <p class="ql-block">近半个世纪的战友情,当年曾是一群毛头棱角的小伙子,一起走入军营,扛起钢枪,生死与共,历经磨难,受尽千般万苦,冒着战火纷飞,枪淋弹雨的洗礼,千锤百练,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军旅生涯缔结下生死之交的战友情,肩并肩走过了四十八年的光辉岁月,毅然不离不弃。这群老战友组合在一起就是耐人寻味的一部书,翻开是激情燃烧岁月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合起来这部书,就是值得永远美好的回忆。四十八年割舍不断我们质朴的情谊,战友的情怀又如一杯杯醇烈浓香的白酒,色光四溢,晶莹剔透,此心永鉴,这杯酒存放的时间愈久,回味就愈加绵长。那浓浓的意味,那爽口的芳香,令我们在相聚时,会汹涌澎湃,壮怀不已,当离别后,会细流涓涓,源远流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