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韦广寿~巴师人(2)

寿乡人明明

艺术家韦广寿简介 <p class="ql-block">  韦广寿,壮族,1966年生于广西环江。1990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2008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桂林美术馆副馆长。国家二级美术师,桂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漓江画派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政协桂林市第四、五、六届常务委员,无党派人士。</p><p class="ql-block"> 作品曾入选第十、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入选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展览活动,承担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广西文明史诗美术创作工程等一系列项目创作。获桂林市政府颁发文艺创作“金桂奖”,“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出版专著及作品集六部。</p><p class="ql-block"> 韦广寿是巴马民师1981级52班学生,85年-87年在巴师任教。</p> 主要获奖经历 <p class="ql-block">1994年《云影》获第二届“民族百花奖”银奖;</p><p class="ql-block">2004年《杏黄时节话丰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广西一等奖;</p><p class="ql-block">2004年《金风又染毛南村》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铜奖、《岭南听秋》获全国青年国庆书画展银奖;</p><p class="ql-block">2006年《南坪雪韵》获第三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画精品展优秀奖;</p><p class="ql-block">2008年《晓色》获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优秀奖;</p><p class="ql-block">2009年《秋染毛南》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p><p class="ql-block">2010年《南岭雪韵》获第二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金奖;</p><p class="ql-block">2012年《山水四条屏》获第二届全国大城市画院学术年展优秀奖;</p><p class="ql-block">2014年《雨过泉声鸣岭背》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奖。</p> <p class="ql-block"> 静对家山</p><p class="ql-block"> 文/贾德江</p><p class="ql-block"> 传统中国画的原来形态和发展到今天的形态,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实写的一类和自由书写的一类。所谓实写,就是画得比较严密,画风严谨,更注重客观物象的描绘。所谓自由书写,就是画得逸笔草草,用较多的虚拟手法表达意思,抒发感情。这两种风格,孰优孰劣,很难说得清楚。我觉得,只要作品真正有精神内涵,表达了时代的情感,实写也好,自由书写也罢,都是值得肯定的。</p><p class="ql-block">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韦广寿的作品无疑是属于写实的一类,他是一位主张到生活中去,通过对故土乡情的实实在在描写,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实写中表现精神的写实派画家。他似乎意识到,这实实在在的描写对他来说,是出自内心感情的需要,是他精神世界“洒脱自由”的表现,也是他预防“千人一面”之病的苦口良药。因此,多年来他不懈怠地写生,写自己熟悉的山岗、村落、树丛、灵山、秀水、石桥、船舶,他勤奋地探索传统笔墨语言与写实造型的有机结合,使其在审美格调上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他认为以自己生活的场景作为母题的山水作品,总浸透着对自然的亲和感与相融相近的真情。因此,构建他画面的中心因素不是宏大的景观,却是较为具体的他眼前的这些平凡的景物,自由地用线和墨块的涂抹,竭力地在自我和自然契合的交汇点上找到表现的新视觉,借此抒发自己的自然意识,创造自然之美,袒露自然的诗意情怀。</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的创作需要画家有宁静、虔诚的心态。浮躁是一切艺术创造尤其是山水画创作的大敌。宁静与虔诚的心态来自对艺术事业的执着和对名利的淡泊。从韦广寿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事业心的艺术家,他的每幅作品都记录着他探索的历程。韦广寿前面的艺术道路宽广漫长,相信随着他对人生、对自然、对艺术规律的体悟不断加深,他的艺术创造成果将不断发出更加诱人的光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摘自贾德江《编辑人语》中《韦广寿彩墨写生》一文</p> <p class="ql-block">【独寻秋偶过溪桥】 国画 50cm×100cm 2014年</p> <p class="ql-block">【岭南听秋】 国画 180cm×97cm 2004年</p> <p class="ql-block">【秋高图】 国画 97cm×90cm 2013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