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从四川进藏的道路有多条,最著名的是从成都经雅安、康定、新都桥、理塘至拉萨的“318”国道。我们这次进藏沿途为“逛”更多的风景,出成都后没有向西南奔雅安,而是去了西北的都江堰,之后到映秀向西至卧龙,在日隆镇(现更名为四姑娘山镇)到小金、丹巴,最后经过八美向南过塔公到新都桥与“318”会合。在新都桥如果不想进藏,可向东经康定、泸定、雅安回成都,这一圈被称为“川西小环线”。“川西小环线”全程910公里,不走回头路,这是一条称为“四川第一线”的特色旅游路线,这条线上四A、五A级风景区众多,除我们去过的都江堰、水磨古镇、映秀大地震纪念馆、四姑娘山、丹巴甲居藏寨及八美、塔公草原外,及当天投宿地摄影家天堂新都桥,除此,还有因“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含泪”舍去的情歌发源地康定、大名鼎鼎的泸定桥和位于贡嘎雪峰脚下海螺沟等。在这条线上骑行、自驾的人很多。</p> <p class="ql-block">2、7月29日清晨离开八美镇向塔公草原进发,八美到塔公的S215省道正在维修之中,烂得厉害,碎石路面凸凹不平,低洼外积水泥泞难行,高处干松的地方汽车一过扬起灰尘像重雾霾一样,好在白天施工中有些路段封闭,机动车禁行,让我们少“吃”了不少灰尘。</p> <p class="ql-block">3、虽然路难行,但处于海拔3500米的八美,路两侧蓝天、白云、绿山、藏寨、草甸形成的高原草甸风光却非常养眼,在家里曾暴走穿越过的临江溪谷、柳河四桦顶子等高山草甸,与其相比要逊色的多了。八美,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4、风景如画,但这里终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一个“善建者”,把江苏江阴“天下第一村”普天同“惠”的义举褒奖的淋漓尽致。华西,这个代表中国近代新农村符号的村庄,用其“善举”生动地诠释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共同富裕”的预言。</p> <p class="ql-block">5、三十公里的烂路在这座大门楼前结果,烂路加上前十七公里的上坡,让人吃尽苦头。在塔公寺前,耸立的石碑上标明此地为海拔3750米,经历了4480米的巴朗山垭口和4000米的疙瘩梁子后,已基本适应高原缺氧,至此“高反”远离而去。同时,体质也有所增强,进入骑多久也不感觉累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6、塔公寺广场齐聚了各路骑行豪杰,俗语说英雄不论出处,这些人来自大江南北,大多和我们一样从成都出发到拉萨,一部分因时间或体能等原因只骑川西小环线。塔公,藏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途径此地,随身携带的释迦牟尼佛像忽然开口,示意愿意留在此地,众人立即就地按照佛像原貌复制一尊留下。塔公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著名寺庙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康巴地区藏民族朝拜的圣地之一,有“小大昭寺”之称。</p> <p class="ql-block">7、从旅行形式上看,骑行对体能要求很高,而自驾则不然,因此,一路上碰到大量的自驾者。自驾只要兜里有充足的银子,除有明显心、肺、脑、肝、肾病变以及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的患者外,一般人都可上路。</p> <p class="ql-block">8、从塔公到新都桥,没有“烂路”困扰,坡路又不多,剩下的就是看风景了。在筹备此行间曾阅读过不少关于川藏线游记,游记对从八美到新都桥一路风景一路经幡都有详细描写。离开塔公寺后,S215逐渐进入山岭地区,在蓝天白云下,绿油油的山上时常能看到蓝、白、绿、红、黄的五彩经幡铺满山坡,颇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9、之所以被称作经幡,是因为这些幡上面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经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经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10、过塔公后路面平整,在与新都桥交界的山梁及河里,大多裸露的岩石上都被绘上藏语符号和藏传佛教神像,很是震撼。</p> <p class="ql-block">11、让人更震撼的是相遇的背包跋涉者,看着他对好心司机的“拒载”,感到这才是最强者。</p> <p class="ql-block">12、一路上浓郁的藏文化氛围让人感觉走进了西藏,可这里不是西藏,这里是川西,这里只是生活着太多的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13、午后二时进入新都桥地面,不愧是摄影天堂,骑行在通向镇子的路上,就看到一帮帮端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家们,面对广袤草原、金灿灿麦田和成群牛羊,他们尽情地按动着手中的快门。</p> <p class="ql-block">14、这是一处不同寻常的岔路口,右侧是我们的来路S215,向前的路便是G318,新都桥到了,当天就要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15、入住多吉家的吉祥客栈,也称“摄影”客栈。站在长满大丽花的院墙前举目望去,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这就是新都桥,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16、不经意间天空一片云带来几滴雨点,随后东方天际出现一道绚丽彩虹,不久落日余晖又把南山染成一片金色-------。</p> <p class="ql-block">17、从极普通的“吉祥客栈”客厅兼厨房摆满的锅碗瓢盆,就能看出新都桥的“火”。蜂拥而至的摄影发烧友和源源不断的骑行“318”的骑友,使这里几乎家家都变成了旅馆,当然,旅馆也是家庭。一碗有滋有味的牛肉面,即是家宴也是我们的晚餐,吃得大家心满意足。</p> <p class="ql-block">18、7月30日,晴,有时多云,又是一个好天。虽说七、八月间是这里的雨季,但从翻过疙瘩梁子后,直到拉萨几乎没被雨“光顾”过,幸运,也算是有天缘吧!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出行前与“东家”合张影是必须的,抒发一下自己的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19、走出吉祥客栈,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扑面而来,终于踏上“318”。“318”作为国内当时最长的国道,因其横跨版图的东中西部,拥有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一路的惊、险、绝、美、雄、壮------,而被国人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被户外爱好者、被骑行者奉为“天路”。在广大户外者心中都隐隐存在一个愿望,能在这条路上走一走,不虚此生。</p> <p class="ql-block">20、从新都桥出发,到下一站雅江的相克宗村约80公里,而到最终目的地拉萨要1670公里。面对1670公里,感觉万里长征才刚刚走完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21、就是与众不同,“318”上永远热闹非凡,刚出新都桥,就碰到三三两两的骑行者擦肩而过。正值学生暑期,在路上的大多是大学生,每个人的装备一般,有些还是租借的,但年青气盛,体能极佳。在他们面前开始还想拚一拚,但你追我赶几轮下来,看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身影,不得不在心中说一声:服了!年龄不饶人,不服老不行。</p> <p class="ql-block">22、一路约18公里大上坡,最后到达海拔4000米的高尔寺垭口隧道。从成都出发,一路上几乎天天爬坡,说坡说得太多自已都有些烦,但路在脚下,脚下就是坡,不说坡说什么?说隧道吧!高尔寺山上如果没有5.6公里隧道,坡的长度和坡度将会是另一个样子,又在说坡。</p> <p class="ql-block">23、爬上大坡,最大的奖赏就是远眺,“诗圣”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五言绝句,是在海拔1524的泰山上有感而发,如果他来到这里,触景生情后,不知会抒发出什么更绝的句子。</p> <p class="ql-block">24、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矛盾的组合体,从新都桥出发到高尔寺隧道有18公里的大上坡,便有从隧道口到雅江的36公里大下坡,一路下坡把人一直送到雅江城里。</p> <p class="ql-block">25、到雅江午后一时,就餐时与离雅江20公里的相克宗村“布珠三姐妹青旅”的老板布珠相遇。布珠每天开着五菱面包在此接站,谈好住宿及包餐价格后,搭车悠哉悠哉地奔赴相克宗村。得享受就享受!从成都开始已经九天没有休息,一直在路上拚搏。</p> <p class="ql-block">26、在去相克宗村车上,相识22岁重庆女孩珞佳,并听她讲述了一道的闯荡江湖故事。这次她就是“千里走单骑”独行“318”,真是个让人钦佩的“蛮女”。她的故事通过网络不断地在沿续着,从拉萨回家后不久就“截获”一条她的微信:“今年这一趟318至今没缓过来, 去海南环岛又黑了不少, 可不后悔 。颜值本来就是不保值的东西,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 但有趣的灵魂很少 。。。 比起在途中学到的,感悟的,晒黑一点真的没关系,如果有的人, 如果他不能接受最差的你, 那他也不配拥有最好的你。”看起来女孩的脚步不会停下,起步这么早,她未来的足迹恐怕不只是走遍大江南北的“神州行”,愿她今后在旅途中,能有一位不在意她晒黑、心灵相通的如意郎君相伴。</p> <p class="ql-block">27、这是一处看起来平常,但在“318”上却是声名显赫、妇孺皆知的客栈,它的名气来自于三方面原因:首先,听说布珠三姐妹如三朵金花,长相可人,好事者都有一睹芳容愿望(但神龙见首不见尾,来访者鲜有“窥视”到的,后来大家议论得出的结论是:也许是商业炒作?)。第二,此地离新都桥87公里,距下个驿站红龙乡81公里,因此,从骑行上看是最佳落脚点(这应该是此地出名的主要原因)。最后,一个曾在此投宿的驴友曾这样写到:”开饭时间到了,有七、八个菜,都用不锈钢盆装着,我们排队用餐盘打饭,打菜,自己打,跟以前学校里面很像,菜做的很好,大厨水平,坐了四桌,还有很多骑车途搭的,热闹非常。我们起码吃了三大高压锅米饭,真的很好吃。比新都桥登巴还好。”同感,一路上吃了百家饭,相克宗布珠三姐妹家的饭菜排名第一。</p> <a href="https://h5.qzone.qq.com/ugc/share?sid=&sharetag=C91650D4A1AD7E8AE698F1AB718BE1EA&bp7=&bp2=&bp1=&_wv=1&res_uin=676960599&appid=2&cellid=1480153394&no_topbar=1&subid=&g_ut=3&from=mp#wechat_qqauth&wechat_redirect"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h5.qzone.qq.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