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陕西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那里孕育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西安巍峨秀丽的秦岭终南山佛教圣地—南五台山脚下有一座独具特色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那里收集、整理、保护了自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的关中古民居、古建筑以及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将这些人类宝贵遗产展示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与秦岭山脉风貌融为一体,游客们来到这里即可饱览秦岭山脉的秀美风光,又可参观博物院,了解欣赏关中民俗的各种独特风俗文化,感受这些民俗艺术带来的别样魅力。</p> <p class="ql-block">来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首先看到的是呈“品”字形的赵家门楼,门洞上方悬挂着于右任的“地通乾元”匾额,左右两边一幅对联:“台仰怀清清辉一片镰峰月,门高通德德泽千尺金水波。”门楼背面正上方石匾刻有“终南霞蔚”四个大字,整座门楼高大雄伟、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过博物院青灰色的拱形门洞,立刻被道路两旁造型各异的栓马桩吸引住了,这些栓马桩个个神态毕俏,仿佛在夹道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再走进专门陈列栓马桩的展室后,更被那里的阵势所震撼。</p> <p class="ql-block">博物院从关中各地收集了历朝、历代的拴马桩8600余件,常见的有狮子、猴子等各种动物造型,个个表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除此之外,还有胡人、汉人、侍女等人物造型,这些栓马桩雕刻精美,堪称石雕石刻艺术的宝库,难怪被人们称为“地面上的兵马俑”。</p> <p class="ql-block">在一条看起来不过几百米长的古民居建筑群里,一座座紧密相连的深宅大院时时刻刻吸引着游客,让你流连忘返,细细品味。想像一下,如此庞大细致的民间瑰宝要从几百里开外的原址整体搬迁而来,会是多么浩繁巨大的工程。</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整体搬迁或复建的古民居共有40多座,有建于清末的赵家门楼和建于明朝的西京雄镇门楼等……这些建筑的门楼、墙壁、屋檐等处均装饰有砖雕、木雕、石刻等,且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做工非常精细,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一座座院落中还陈列着许多反映关中地区百姓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器物,如古木家具、花轿、灯具、量具以及名人字画、木雕、石像、牌匾、年画等民间藏品。这些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无不引起观者的极大兴趣。</p> <p class="ql-block">年代不一,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古钟展示,让人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雕花石鱼缸,雕刻之精美,俨然一幅关中地区“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小花轿和雕花床显示了主人的富有。</p> <p class="ql-block">旧时缠脚女子的绣花小鞋,封建时代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百鸟朝凤牡丹图屏风,呈现典雅、宁静之美。</p> <p class="ql-block">锣鼓敲起来。</p> <p class="ql-block">早年的大炮。</p> <p class="ql-block">碑帖拓片,吸引着众多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幽静的竹林一角。</p> <p class="ql-block">这些大气规整的院落整体呈明清园林风格,古朴典雅,气势恢宏。一宅一院、一砖一瓦以及数量众多、工艺精湛的木雕、砖雕、石雕等都极具审美价值。在这条街上走走看看,仿佛穿越回遥远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陕西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保护开发,将岁月长河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及人类文明的宝贵积淀,展示在世人面前,像是秦岭脚下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令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