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冀文联岁月记忆专辑

一缕祥云

<p class="ql-block"><b>题记 :</b></p><p class="ql-block"> 从1976年12月参加工作,到2020年2月退休,直到退休之后的最初两年,在文联的岁月有二十五年之久,占参加工作年月的一半之多。二十五年里,和文联的同事们并肩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光,彼此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热情的工作,一起的嘻哈,难忘的清谈,美好的小酌,知心的促膝,曾经的争辩,如今都已经化成美好的回忆。这些美好的往事,当时似乎没有感觉到。如今,真正享受闲暇时光了,才觉得这些年的往事是有重量的,才真正察觉出那份难舍的深重。原来它就藏在我的心底。这些年的往事,像是无意埋下的种子,默默地萌芽、成长、茁壮。如一潭静水里,扔进去一块石子,在心中溅起无数的小水珠,凉凉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b></p><p class="ql-block"> 到文联工作是出乎意料的。1996年9月间,李志斌到文联任职后,复刊了《洪涛》杂志。当时我还在县委办公室从事《山阴信息》的编辑工作,闲暇之余,应志斌之邀担任《洪涛》杂志编辑部主任,和文联的刘爱云、麻艳春、武秀云合力完成复刊后的首期《洪涛》杂志,那也是平生第一次编辑文学刊物,大家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全新的工作让我充满了好奇,来稿和自己采写回来的稿件经过修改、定稿、打印后,再选好字号、字体,画出版样等都是亲手完成。</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排版不像现在,每用一幅图先从图册上剪下,再粘贴上去复印制版,有时一张版面犹如一件百衲衣。记的为早日付印,住在印刷厂附近的秀云晚饭后先把孩子安顿好还要去加班。夜深了,我把秀云送回家后,骑上自行车在下县城立交桥坡时高歌几声疾驰而过,一种年少轻狂、放飞自我的愉悦心情顿时体现……第一期杂志装订好后,秀云抚摸着书页竟有些哽咽:这就是咱们的作品,真亲。我取笑她:比你孩子还亲?她道:这些天的辛苦没有白下,也体现了大家的价值。这一期我先拿20本给亲朋好友送去,让他们看看咱们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忆起第一期 《洪涛》杂志的编辑过程,心中充满了感恩和感慨。之所以感恩,是因为那段年轻向上、意气风发的岁月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之所以感慨,是二十五个春秋如白驹过隙,恍然间红笔描白了少年头!此情此景,直到今天,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爱云、艳春在我的前后退休了,不由想起晏几道的名言: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p><p class="ql-block"> 衷心祝愿文联的《桑干河》期刊在郝建平、李丽的认真负责下永葆青春、越办越好,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2022.4.11</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b></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弹指过,光阴似水不再来。离开为之奋斗了二十五年的工作岗位,抚今追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些年,工作和生活中总有一些事、一些人在感动着我,也正是因为有了全体同事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我的工作和生活才更加精彩。我从内心里感激大家。</p><p class="ql-block"> 某年末,接到县政府通知各单位捐献衣物奉献爱心的通知,通知要求不要内衣,干净整洁。随之告诉了各位同事,每人规定了捐献的数量。次日上班后,我第一个到了单位,刚坐定,手机响了,一看是艳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她气喘吁吁的声音,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主席,快下楼帮我一下,我们家小李有急事顾不得上去了,我一个人拿不上来”。下去一看,原来是鼓鼓囊囊一个蛇皮袋,两人各提一个角还感觉很吃力。进屋后倒出,才发现全是九成新的衣服和鞋帽。艳春道:我们就一个姑娘,都没有穿多长时间衣服就小了,放柜里时都洗干净了,正好献爱心。看看数量够不够?不够下午再拿一些。我数了一下这些八九成新的衣服,早超规定了。便通知大家:艳春一人把咱们的爱心都献了,咱们的留在明年吧。边数着这些花花绿绿的衣服边想,心里竞流出了一股暖意,好不喜庆,给我的感觉是某个姑娘若是在这寒冷的冬日收到这样的礼物,定会感受不到冬日的寒冷,而是内心的无比温暖,让她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她切实体会到来自山阴文联人的心的温度。我们捐献的并不单纯是衣服,而是我们对他们的爱!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p><p class="ql-block"> 在文联的日子里,我们每年都要奉献爱心,钱、物、米、面……大部分忘记了,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永远留在记忆深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2022.4.12</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b></p><p class="ql-block"> 记得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这样的话:“因为经历,所以懂得。”经历是一个人人生的必然,也是人生的财富。能催熟心智,滋养生命。在文联的年月里,有过许许多多的经历,开心的、难过的、辛苦的、难忘的,各种各样的经历就像一道道酸甜苦辣咸的菜肴。岁月的流逝中,每一道菜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更是铭记在脑海中。</p><p class="ql-block"> 那是 2018年夏天的一天,我们数人上洪涛山寻找李林烈士牺牲地,同行者有同事王雪梅,还有县电大工作站的侯静、郭浩和县税务局的王茂盛,西郭家窑一位知情人给我们带路。凭吊结束,下山的路上,先是雷声大作,一会儿的工夫,头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随之狂风追着暴雨,暴雨卷着狂风,天如同裂开了口子,四野都处在雨水之中。下坡的路上白白花的全是泥水,如同一条流淌的河。途中无一株大树可避雨,遍地是半人高的灌木丛,俯身下去丝毫作用也不起,大伙只好硬着头皮前进。我第一个摔倒了,两手都是泥,雪梅见状,顾不了自己,搀扶着我慢行。谁知脚下太滑,一个大马趴都倒在地上。此时雨更大了,眼睛都睁不开,用手抹脸上的雨水,把泥糊了满脸,仿若从泥泞中爬出来的泥人似地,整张脸上,唯独只见一对眼珠子眨呀眨。她看我,我看她,皆大笑不止。更为狼狈的是她有一个跤是滚倒在地上的,满身都是泥,后干脆站在大雨下让雨水淋洗,直到淋洗干净才下山。侯静为了保护照相机不被雨浇,一直弯腰抱在胸前,摔倒后手机掉了都不知道,是郭浩捡到并搀扶着走下这条路。</p><p class="ql-block"> 到了山下,雨停了。茂盛把湿漉漉的上衣脱掉,双手一拧,水流了一滩。抬头一看,天空出现了彩虹,非常美丽。常言:经过了风雨才有彩虹。但这道彩虹是经过付出得来的。返程的车上,大家边用体温烘干着衣服,边感悟人生,都觉得人生真正的境界就是在风雨中前行,在逆境中成长。人生就是一路风雨一路前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4.13</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b></p><p class="ql-block"> 傍晚,悠然漫步在住宅小区的小道上,扑面而来的是丁香花的馨香,微风拂过树梢,月光透过枝叶投在地上的斑驳树影在摇曳,像是努力把过去的记忆拼合。小亭里有陌生人在唱着一曲《山村之夜》的歌曲:月光照着夜芙蓉,花香暗暗飘送 ……唱出了我内心的情感。抚今追昔,经历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回想起来,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p><p class="ql-block"> 那是2012年7月间,文联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督促马营乡的张家沟和上石井两个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求自带行李驻村工作,李丽、麻艳春、武秀云在张家沟村,我与刘爱云、孙淑珍在上石井村,两个村相距大概有四五里。作为主要负责人,两个村我都去了,先和张家沟村的村干部见了面,他们又领着绕村现场转了一圈,提出组织村民粉刷墙壁、清理街道后把李丽等三人留下后转到了上石井村。</p><p class="ql-block"> 山村的傍晚,山间小路若隐若现,牛羊被主人赶回家里,鸟儿早已归巢,外面不时地传来猫叫声……不多时李丽等三人打了一辆三轮车到了上石井村,说在上石井村人生地疏,要和我们一起住。我告上石井村安排住小学校的两个小屋子,你们都在住不下,也不提前打个电话好作安排。她们说电话打了多次,山区没有信号,没有接通,只好把行李带上打车过来。确实没有信号,和刚刚分手的上石井村的村干部也无法取得联系。几个人简单洗漱后,不敢远走,就在教室前面的操场溜达。小山村的夜空是格外的迷人,繁星满天,密密匝匝的都聚集在银河两边,一个个神秘地扑闪着眼睛。但山村的夜晚清静却不沉寂,不时传来犬吠、猫吟、驴叫。两个屋子都没有窗帘,夜深了,我们枕着星光入眠,我睡该学校校长办公室的长沙发,她们几个挤在另外一个屋子的一盘大炕上。</p><p class="ql-block"> 夜半时分,外出方便,看到一只特大的白猫在她们的窗台上卧着。猫见我走近也不离开,便大声呵斥赶走。叫声把她们几个喊醒,一个个原来都和衣而卧。次日晨她们早早把我叫醒,说那个大白猫后来又过去了,蹲在窗台上,两只眼睛像两只绿灯泡一直盯着她们,圆溜溜的,闪闪发光,特别吓人。她们只好把被子蒙住头,任凭大汗淋漓也不敢看。</p><p class="ql-block"> 数日后的一天上午,迎接了县领导的工作检查,下午政府办主任通知为《品味山阴》一书撰写有关地方人文资料,便理直气壮地告之在山上督促整治环境卫生,走不开。一会儿主任转达了县长的原话:告诉黄冀不要领上那些女同志在干山头上绕了,赶快回来写文章。从而结束了该工作(我们打车回去,行李一直在村里放了两个多月才取回)。</p><p class="ql-block"> 山区小村之夜已经过去十年,也算给我的工作生涯里添了几个跳跃的音符,当初更多体验的是无奈、忧愁和生气,今天似乎有点儿美好的思绪,我一定会把它保存永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4.14</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五〉</b></p><p class="ql-block"> 在山阴文联漫长的岁月里,一件件往事如同一杯杯浓浓的咖啡,暖到心窝;与一个个同事之间发生的故事,如同一杯杯淡淡的茶,回味无穷。岁月的风雨可能将这温馨的回忆吹掉,或许把这感人的旋律掩没,只有将这些变成文字将它保存,以便时时回味。.</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的具体年代记不起来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起的县委政府五层办公楼还在的时候,我们在四楼西边办公。某天大家在一起加班,编辑校对稿件。我想在下班前完成任务,看了看墙上的表,马上就要到下班时间,便趁众人不注意,把时针倒拨回半个多小时。有看到的同志刚要问,我悄悄摆了摆手。一阵时间后,吴春燕边揉眼睛边说:快下班了吧?我指了指表:快了,就剩半个小时了。春燕纳闷不解,甚至有点莫名其妙:怎么今天过的这么慢。看了看其他人都在埋头工作,再没有说话,又开始了校稿。</p><p class="ql-block"> 工作完成后,大家陆续离开办公室,我把时针又拨回到准确的时间。次日上午上班后,春燕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提醒的语气:咱们的表不准了,该换电池了,最少慢半个小时。我马上肯定地回答:准着呢,刚换一个星期,你和手机时间对一下。她抬头看了看表又低头仔细看了看手机,自言自语又像和众人说:以前我也是照表上的时间下班,回家后女儿都没有放学。昨天下午下班回家后,女儿早放学了。她没有钥匙,大冷天蹲在门口的水泥台子上写作业呢,把我好一顿埋怨。我还以为是咱们表走慢了。我差点没有抑制住马上就要冒出的大笑:大概你在路上磨蹭,回家迟了。知道内情的同志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谁知春燕还点头呢:嗯,路上遇到一个熟人,可能聊天回迟了……</p><p class="ql-block"> 之后的日子里,这件事成为大家茶余饭后回味的音符,包括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犹如沙滩上闪光的珠贝,时不时的拣起它,细细的咀嚼品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2022.4.15</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六〉</b></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言:劳动最光荣。确实,劳动是伟大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多年林业工人的经历,我对体力劳动从来不怵。</p><p class="ql-block"> 二十余年里,县文联八名工作人员,除我之外皆为女同志,遇有体力劳动之类的活儿,如栽树、铲雪等,都没有娇骄二气,而刘爱云尤甚。某年春天,万物复苏,小草探出了小脑袋,用那淡淡的青色给人们传递春的气息;布谷鸟用它那悦耳的嗓音唱着“春之歌”。天气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甜润,我们按照县里的统一安排,在大运二级公路西侧挖树坑,任务很多,便对大家说:你们两个人一个坑,我一人一个,争取三两天完成任务。爱云道:我也一人一个。“好的,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快!”</p><p class="ql-block"> 多年没有挖坑,比赛中,把我累得气喘吁吁,一会儿汗水就打湿了衣背,脸也热得通红,但一刻儿也没有停歇。抬头看了看爱云,也是精神抖擞,汗流浃背,额头上的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颗往下滚。再看其他同志们,个个也巾帼不让须眉,干劲十足,丝毫不逊色于男同志。大家忙前忙后,没有任何人因为天气炎热,任务繁重而抱怨。比赛的结果是爱云和我打了个平手。她还称:你是插队知青,我当年也是村里的妇联主任,铁姑娘队的队长,农活都干过。</p><p class="ql-block"> 劳动结束,我边揉腰边对她们说: 老祖宗留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俗语,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别的单位有其中的道理,在咱们这里哪有干活不累的?“男女搭配干活最累”。看着经过自己亲手挖好的一个个树坑,大家会心大笑。</p><p class="ql-block"> 当年劳动的位置在一处加油站附近,地点好记。十多年后文联搬迁到党校办公楼,离加油站不太远。某年端午节前夕,我和同事外面采艾草,走到加油站附近,看到一株株挺拔高大的松树伸展着苍劲的枝干,春风吹来,树枝摇摇摆摆,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致意。想必这个时候松树看到昔日的主人心中也是无比快乐的吧……</p><p class="ql-block"> 爱云早我一年退休,如今在大同定居。如果有机会回来,到二级公路那里走一走看一看,那里曾经留下我们的脚印和汗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4.16</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七〉</b></p><p class="ql-block"> 2019年的农民丰收节,县里在合盛堡乡举办,旨在唤醒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尊重,亦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重新寻找回农耕文化的记忆,汇聚对山水田园的情感寄托,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p><p class="ql-block"> 活动的主办单位是县委宣传部,刘宇部长要求文联全员参与,诸位同事作为每辆中巴车的工作人员全程参加活动。又是一年丰收时,喜迎硕果满枝头,丰收的季节,金黄又沉甸甸,主会场到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喜悦陪伴着希望,挺立在阳光明媚间。</p><p class="ql-block"> 开幕式气氛热烈,各级领导先后在台上讲话,台下的我们每人坐着一个塑料凳听讲,各乡镇和有关单位的现场促销吸引了纷至沓来的观众。一会儿,同事送来了各式各样的小吃:富硒稀饭、富硒醋、西瓜、香瓜、葡萄……把发的草帽壳放满后,空闲的几个塑料凳也堆得满满的。附近几个单位的同志见状大喜:挨着老黄好福气,不用出去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 开幕式结束,随大家又现场转了几圈,吴春燕兴高采烈而来:最后几个烧山药蛋,我都拿来了。我举了举双手:拿不了了。没想到她直接塞到我裤兜里,隔了薄薄的一层布,烫的我赶忙扔掉啃了一口的西瓜把烧山药蛋掏了出来,逗得众人大笑。初中时在合盛堡公社的高山疃学校读书,现场遇到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告知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玉米从播种到收割全部是机械化,不再五黄六月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再多的田地和庄稼,都是小菜一碟,费不了多少人力和时间就能全部收割完毕,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那些曾伴随着一辈又一辈农民在农忙时光的使用镰刀、连枷等“老物件”,那些停留在记忆里的故事也渐渐远去,唯一没变的就是一年又一年的大丰收。</p><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与同事座谈,大家感觉到在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逐渐淡化和模糊的年代,参加这一活动,可以喜庆丰收、崇尚自然、回归田野、感恩耕作,是一种精神的陶冶。想想确实如此,参加丰收节,记忆里有关丰收的记忆格外清晰地铭在脑海里,正是有了往昔的记忆,有了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才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惜福和知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4.17</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八〉</b></p><p class="ql-block"> 2019年的元宵节,县里颇为重视,设了几个评分点。政府广场前的评分点安排了四个评分员,宣传部领导让我和文联同事孙淑珍与其他单位的两名同志负责,从晚上八点到深夜零时以后,从而完整无误地看了三夜节目。</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县里大大小小的活动,应邀担任了多次评委,这项工作,其实并不是腰直板板地坐在那里举个牌子画个分数那么简单,活动开始前,有关人员指导我们评判的标准和要求是把专业知识和舞台技能都要考虑到。其实对评委也是一次现场考试,考评委的专业水准和良心道德,不能让真正好的队吃亏。</p><p class="ql-block"> 评分台只是一个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台子,没有围栏也没有顶子,那几天天极冷,第一天大雪伴着文艺队同时过来,一动不动的身躯根本抵御不了寒冷。便和淑珍相互安慰,冬天马上过去,春天就要到来。活动结束,下台时双腿竟然挪不动。第二天夜里比赛前,淑珍去了一趟药店,一会儿拿回几袋热贴:把这种东西撕下贴在后背和脚底,要么再冻一夜会冻病的。第二夜、第三夜虽然没有大雪,但气温仍旧很低,辛亏这些热贴,圆满完成评比任务。总结会上,宣传部领导要求各评委发言,我只说了一句:安祥寺村的高跷队表演大家都看了,表演特别出色,我给了满分,希望大家也能给以合理的分数。</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通过担任三个晚上的评委,从每位评委的认真态度、文艺队伍的表演程度和观众的观看表情,明显感觉到文艺活动可以使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同时明显促进文化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城乡文化风貌。特别是许许多多的县人通过亲身参加和观看,能够体验文化魅力,丰富文化知识,开阔视野,可过一个温馨、愉悦、轻松的元宵佳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4.20</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九〉</b></p><p class="ql-block"> 大概在本世纪初期吧,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气温回升,微风习习,我们配合县计生委编辑一期《计划生育专辑》,上午在后所乡采访,下午和计生委的几位同志上南山的化悲岩寺参观。</p><p class="ql-block"> 上山时,凭着年轻气盛腿劲足,和李丽两人把其他同志远远甩在后面,只见群峰环绕起伏,水秀林幽,景色优美,曲径通幽。“踏破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呼吸着新鲜空气,心灵得到净化,胸怀顿显开阔,体验到了登山的快乐,感受到无比的兴奋、快乐和满足,感受到历经艰难达到巅峰后的独特境界和乐趣。很是惬意。</p><p class="ql-block"> 下山时,庙里的和尚指了一条近道让我们走,其他人没有听和尚的,照原路返回。我俩走了一段后谁知道走错了,走在一条根本不是道的山坡上,坡度特别陡峭,出来时没有估计到上山,穿的都是凉鞋,李丽还是筒裙,根本不适合走山路。陡峭处,四肢着地也挪不了几寸;惊险处,竟然双腿抖动起来。最后是冒着滚落的危险一寸一寸蠕动到可走的地方,一瘸一拐忍痛走下山。下来以后回首壁立的山坡还心惊肉跳,切身体会了“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体力和精神状态都非常好,甚至一股劲小跑一段。下时,看似轻巧,精气神虽然不错,但是腿有点发软,要格外小心,一旦摔倒会出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现在重新感悟“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俗语,认识到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里,一直在攀登心中的“山”。上山时有动力、有力量,消耗了体力,饱览了风景,下山时就需要小心危险,不要摔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4.23</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b></p><p class="ql-block"> 在参加扶贫的年月里,结识了好多人,经见了好多事。这项工作结束后,有的人还偶有来往,有的人永远失去了,也许生活就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记得进村后看到几处破旧不堪的石窑,可能年久失修,墙皮也脱落了许多,透过倒塌的院墙,看到院子里杂草丛生,毫无生气……村干部说这都是好多年无人居住的。走到一户贫困户院里,看到的是凌乱不堪,最显眼的是各种酒瓶子在墙角堆了好多。家里也是特别凌乱,东西乱塞,显得特别的邋遢。不知何故,这家八十多岁的寡母和四十多岁的儿子正在争吵,我们帮着劝解,谁知道犹如火上浇油,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儿子竟对老母亲除了大声呵斥外,还有对母亲施以拳脚的迹象。同事李丽和雪梅从没有见过如此对待母亲的儿子,见状脸色都变了,竟呆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我先把她俩拉到身后,然后和镇、村干部一起上前进行了批评教育,严斥其子的行为,其子才终止了错误的举动,称不会再犯。我们又安抚好老人的情绪,建议若再遇此类情况,可告知我们走法律程序对儿子进行制裁。</p><p class="ql-block"> 出来后,李丽和雪梅对我说,以前只在电视剧中看过,这次亲眼见了,不孝之子竟然是这样的。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后来得知,这个儿子一天晚上酒后骑摩托,撞在大树上死在了野外。</p><p class="ql-block"> 回首扶贫那几年,回忆经历过的一件件往事,写下曾经的充实,写下曾经的困难,写下灿烂,写下成绩,写下那些我们拥有的曾经。写一些直白的文字,只为记录昔日一些琐碎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4.28</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一〉</b></p><p class="ql-block"> 时光的脚步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期间发生的事有的转瞬即逝,有的还留在记忆里。二十五个春夏秋冬,与同事的友谊结成在日常的工作中,尽管过去这些年了,仍然令人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在上个世纪末期一年的秋天,有几次晚上加班编校稿件,不知不觉到了夜里。新婚不久的艳春对婆家一带的路径还不太熟悉,我便和淑珍先送她回家,再送淑珍。萧瑟的西北风吹过,路面不时卷过几片枯叶,整条大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只有两旁的路灯屹立在那里,为夜行者撑起一片光明。那时我们都还是骑自行车,夜色之中徐徐前行,说话声能传的很远。她俩也许是办公室憋闷得太久了,一边悠闲地蹬着自行车,一边放开嗓子唱了起来,一段接一段,一首接一首地唱,简直就像在开个人演唱会。猛地艳春不出声了,淑珍唱了两声后还是一言不发。我问:忘记歌词了?她小声道:“不是,前面路灯下是我婆婆,刚才一定让婆婆听到了,我在家从来不哼一声的,这回真出洋相了”。我们一听不约而同大笑:“新媳妇给婆婆表演,这节目最绝了”。</p><p class="ql-block"> 这件过去的往事今天在脑中重现,勾起我更多的回忆与联想,不是她们的歌声,而是岁月无法抹去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5.6</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二〉</b></p><p class="ql-block"> 回想在文联扶贫的日子里,有许多精彩的瞬间,有许多难忘的活动,其中的一次升旗仪式的情景现在还在脑海中……</p><p class="ql-block"> 那天,和李丽、雪梅早早到了村委会,与村干部一起进行准备工作。准备好以后,迎着朝阳,亲手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静谧的小乡村上空冉冉升起。我一边慢慢地拉着绳子,一边抬头仰望,鲜红的国旗在阳光的照耀下,释放出的是无比神圣的光辉。湛蓝的天空下,其他同志肃然而立,向着国旗行注目礼。李丽、雪梅和村干部唱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前进!进!”。每个人的双眼满含着敬仰之情,目送国旗缓缓升向旗杆顶端,在蓝天和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美丽。升旗仪式结束后,大家感叹在红旗的引领下,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70多岁的一位老党员深情说道:“看到飘扬的国旗,好像看到咱们国家美好的未来,看到了农村明天幸福的新生活……”</p><p class="ql-block"> 离开村委会,转身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一旁的通讯铁塔相映,为宁静的小山村增添了生机,也吸引了来来往往的村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5.7</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三〉</b></p><p class="ql-block"> 文联工作了二十五年,搬了五次家。每一次搬家的记忆,都似电影胶片的拷贝,存放在了大脑中,永久收藏。退休之后与同事们在微信群里忆起搬家之事,余味十足。</p><p class="ql-block"> 1996年到文联任职时,文联的办公室还在原文卫大楼二楼最东边门对门的两间屋子,当时我在县委办公室的工作还没有移交,故一天也没有去那个地方工作,文联最早的办公室给我的记忆是模模糊糊的。</p><p class="ql-block"> 任职后不久就整体搬迁到原县委政府大楼二楼最西部的三连套间里,当时这里是县委办公室的地盘,我们俗称火车皮。大概半年之后又搬迁到四楼东部,工作人员也在逐步增多。此期间虽然到史志馆兼职一年有余,史志馆由旧街原政府小招待所旧址搬迁到县委政府大院西二排的平房,我一直在四楼未离开。</p><p class="ql-block"> 数年之后到了乳品集团二楼,在了十年,是三间小屋子。2014年在县委政府大楼三楼315室办公。2019年的五一节搬迁到县委党校二楼的201室,这次办公室调整,最初的安排是在县城东部边缘的一个地方,交通不方便。联系了党校丰贵宝校长,贵宝爽快答应接收。</p><p class="ql-block"> 几次搬迁,都有印象。往乳品集团搬时,雇了一辆三轮车,货物装入后,我也爬上了车厢,并招呼她们几个一同上车。开始她们不愿意,说“不安全”。司机师傅说:放心吧,几分钟就过去了,没事。我知道她们是虚荣心在作怪,便招呼司机“咱们走,不管她们了”。我们刚走出十几米,她们便扯开嗓子喊开了:等等,把我们也拉上。到县政府315室后,八个人围坐在一圈学习、工作、交谈,其乐融融的情景,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里,变迁很多。最初大家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几年后换成摩托车,再后来会开车的开上了汽车;最初办刊的文章都是先写在稿纸上,再到印刷厂打印、排版,后来直接输入电脑,到时候发电子版了事;最初作者来稿不是邮寄就是送达,后来一个征稿启事发出,打开编辑部邮箱就可审稿;最初开资时,先在工资表上盖章或签字再领工资,后来在还不知晓的情况下就打在每个人的卡上;最初打开水,先提上暖壶到政府锅炉房等开水,后来使用了电热壶,到党校后更上一层楼,喝的是纯净水等等,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 每次搬家,包括笤帚、拖把等用品都要带走,彰显节俭搬家理念。雇人拉运时,会因为运费和劳务市场的人员讨价还价,导致人家十分的不解:没有见过你们公家单位还为几十元争来争去。</p><p class="ql-block"> 最近的一次搬迁,我们选择在五一假期,没有喧哗,也没有影响党校同志的工作,悄然无声搬了过来。搬完最后一车,秀云还掏出手机与空荡荡的办公室合影。记得摆好最后一个柜子,李丽和雪梅从心里溢出的幸福感漾在脸上,笑靥遮蔽了疲态。那天中午,我们为了能吃上搬家糕,找了好几个饭店,当终于如愿后,共同的心愿是:吃了搬家糕,再不用搬家。</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一路走来,五次搬家,变化可真大,既是个人生活变迁、更新的见证,更是每个单位变化的缩影,总能让我念起,许多乐趣与美好的记忆,深深地烙在了心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5.8</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四〉</b></p><p class="ql-block"> 和单位的每位同事通过二十多年的交往,都成为了知心的朋友,但从来没有想到他们会突然结伴到家里看望我,让我既惊喜又意外,甚至觉得有点慌张和不知所措。</p><p class="ql-block"> 2021年新年假日里,吃过早饭不一会儿,突然接到建平的电话:在家吗?我们在你楼下,上去坐一会儿。开门一看,没有想到是他和志斌与文联的诸位同事,当时就从内心觉得感动。建平说:新年到了,志斌也正好从朔州回来,和大家相约看望一下老主席。我一怔: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到了被慰问的年龄,刚进文联大门的记忆就像昨天。志斌鼓励,人退休了工作不能退休,还要继续创作,多写一些与时代同步的作品,展示自己的使命担当和信仰情怀。之后大家共忆昔日时光,感叹岁月如水,对几十年的风霜人生颇多感慨,有欣慰、有遗憾、有自豪。</p><p class="ql-block"> 确实如此,刚去文联工作,现在的同事大都没有结婚,结了婚的孩子也才几岁,25年之后,孩子们有的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有的在大学就读,最小的也是中学生。志斌到市文联任职,建平调离文联又重返文联,爱云和我、艳春先后退休,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之后,我们又共同到山阴文联的创建者、老主席高耀文先生家里,亲切询问了老先生的身体状况、生活和创作情况,大家共同希望老先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更大的带动、示范和引领作用。之后留下了四任文联主席的合影。志斌感慨道:如果将来文联修《文联志》,这张照片一定会选用的。</p><p class="ql-block"> 端详着八十五岁高龄的高耀文先生满脸皱纹的面容和案头的作品,回顾自己的生活历程,想起再过几十年也会步入步履蹒跚的境况,过去一直感觉自己不知老之将至,但这一刻,却似乎在瞬间有了感觉。以后的日子是开始过倚老卖老的日子,还是去勇敢面对生命的又一次绽放。我诚恳表示,向高主席学习,继续发挥余热,做一名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享受了慰问,享受了愉快的畅谈和亲切的问候,以及短暂的家人般的相处,这一过程一直在脑海里不停的播放。命运安排我们在文联相遇、共事这么多年,可能是因为前世彼此有相欠,让我们在今生来偿还。所以更要珍惜以后的每一次相遇,能相遇就是缘分,我永远心存感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5.9</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五〉</b></p><p class="ql-block"> 文联漫长的岁月宛如一条弯弯曲曲的长河和五彩斑斓的世界。既有欢歌笑语,也有烦闷惆怅。如今,工作中的坎坷忧愁早就消失到九霄云外,只有生活中遇到的、经历的那些有趣的事情、那些无限的美好和快乐在我的耳旁轻轻而无声的荡漾,仍旧闪亮在记忆的长河,令我永远难忘……</p><p class="ql-block"> 先讲讲李丽的故事。平时李丽上班一般是第一个到达,等大伙去后,已经安顿好了在等待着。2015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我打上水后她还没有来,正纳闷着,她进来了,不言不语。仔细端详了一下,感觉在什么地方不一样,原来是衣服上沾了不少垃圾尘土,便问:摔跤了?她道:没有。不和您说了,丢人。她越不说,我越想知道。原来是早上出门上班,顺便提了一袋垃圾,垃圾袋和小包一手一个,刚走到垃圾桶前,远远看到公交车开来,忙着把小包扔进去转身去赶车,小包还没有落下就醒悟扔错。碰巧垃圾桶是刚清理过的,里面空荡荡就她的一个包,俯下身子胳膊伸展还探不到,只好把空垃圾桶搬倒,半个身子钻进去才取了出来。刚站起身,公交车一闪而过,车误了再等下一趟,难为情的是恰好有一个熟人走过:嗨!干嘛呢?捡垃圾呢?她指了指沾满垃圾的小包,满脸通红:扔错了。车没有赶上,还让熟人看到窘态。从此后,只要再倒垃圾,都要仔细掂量一下,生怕重蹈覆辙。</p><p class="ql-block"> 某年自来水用水紧张,尤其是搬新家后的李丽,到办公室诉苦既没有水又没有买放水的用具,便和刚学会开车的秀云把办公室的水壶灌满给李丽送去。路过一门市,李丽下去买了一个塑料桶,交钱后,和店家提出“再给倒半桶水”。店家夸奖“现在的媳妇真会过日子,买桶还要带水”。秀云和我乘机取笑,李丽又不好跟人家说明,不由又羞又气,弄得怪不好意思,脸像块红绸子一般。</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有一个两头都能拧开的水杯,中间用金属网线隔开,一头用来放茶叶。用此水杯虽然喝不到茶叶,但喝到一半时,一不小心底部的水会“汹涌”而出,倒在脸上或身上,故很少使用。当时和李丽等一个屋子办公,水杯的奥妙她也知道。某天我俩正忙着工作时,一个熟人进来。问他有何事,回答没有事,串门闲聊。因忙于工作,他又没有事,便挥手让座,李丽客气地起身倒水。寻找水杯时,我把目光放在那个两头都能拧开的水杯上,她会心地笑了笑。然后我俩继续校对稿件,熟人在一边翻看报纸。十几分钟后,好戏开始了。我说:水再不喝凉了,快喝吧。熟人喝着喝着站起身:喝了半辈子水成小孩子了,连水也不会喝了,倒了一脸。我俩不约而同大笑,熟人也莫名其妙跟着笑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雪梅刚学会开车,下班时未带车钥匙就相随着离开办公室(其实是我把钥匙装裤兜里,并告李丽不要做声)。快到车旁时,我悄悄按了钥匙一下,车灯亮了又亮。雪梅惊诧,翻开包找钥匙,并且自言自语:怎么自己亮了?李丽见状,紧走几步拍了拍车门,车灯又亮了。包里翻遍都没有找到钥匙的雪梅说:走的急,忘记带车钥匙了,我回办公室取一下。等她下来后,李丽已经打开车门把车发动起来,雪梅方知是我俩合伙作弄她:真不够意思,哪有主席、副主席联手作弄一个下属的。</p><p class="ql-block"> 再讲一下淑珍的故事。某年夏天,蚂蚱猖獗,路上到处是车轮压死的,墙角也聚集了一撮一撮的。上午骑自行车到大院后,看到停车场也有不少,随手捉了几只带到办公室。看到女同志办公室桌上有一管口红,便拧开取出口红塞入蚂蚱再把帽子盖上转身进了隔壁我的办公室。一会儿传出数人的尖叫声,声音格外恐怖,足可用胆战心惊、毫毛倒竖、心惊肉跳来形容。对门住的是一位县领导,听到怪叫后和我同时出来打问情况。原来是孙淑珍看到口红后,随手拨开帽子,马上看到一只挥舞着双足的蚂蚱在和她招手。淑珍一边扔掉口红管一边高声“啊、啊”尖叫,尖叫声把背靠背坐着的武秀云惊得丢魂落魄坐在地上,椅子推倒在当地。县领导忙问何因,清楚真相的淑珍与秀云没有出卖我,佯装椅子没有坐稳摔倒了。县领导离开后,大家又一次哄笑。</p><p class="ql-block"> 由淑珍又牵扯到妙珍,可称为双珍。淑珍是文联同事,妙珍是当年雁北林科所老朋友杨妙珍,双珍本来素不相识,皆因我之牵线才有了相逢的机会。某年,拙作印出后,想送当年的几个知青好友指正,恰淑珍到怀仁办事,便托她捎去。时妙珍在怀仁四中工作,便把手机号码、单位地址写在一张纸上面。写姓名时,想起当年多次被妙珍捉弄,君子报仇,四十年也不晚,便把她当年人人皆知的外号用同音的字写上,还用的是女性常用字,之后加了女士二字。当然,淑珍不知道这些。</p><p class="ql-block"> 淑珍回来,告任务完成。我问如何接的头,她说按照地址、电话号码,提前打了电话,过去以后您的朋友已经在校门口等待。我问“您是某某某吗?没想到对方很腼腆,竟然还脸红,最后羞答答地接收了书。”</p><p class="ql-block"> 淑珍说看到对方别别扭扭的不自然神情,有点质疑对方是不是我当年文中写过的初恋。</p><p class="ql-block"> 晚上,林科所知青微信群热闹成一片,妙珍和大家把与淑珍的接头经过详细说了一遍,末了又愤愤地说:我根本没有想到一个和我素不相识的人一见面就叫我的外号,看着对方很斯文的样子,又大老远来送书,我心里再不舒服也只得点头承认。能把别人外号郑重其事地叫出来的真没见过。背后啥原因,你们想去哇!话毕,群内一片哄堂大笑,有的还说“肚子都笑痛了”。</p><p class="ql-block"> 闲暇的日子里,每当回忆起这些有趣的往事,情不自禁发出笑声,仿佛幕幕往事历历重现。继续回味着和大家在一起的岁月,犹如一株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永不消失,让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5.10</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六〉</b></p><p class="ql-block"> 文联漫长岁月的最后几年,庆幸与“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产生交集,参加了精准扶贫工作,从而使工作生涯的记忆更加美好、厚重。如今扶贫工作已经结束,乡村振兴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当时间停靠在最后一站,我也开始了退休生活,闲暇之余回味过往,总会想起扶贫那些年的那些事……</p><p class="ql-block"> 文联扶贫工作队队长是李丽,队员是王雪梅。我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一直和她们共同行动。几年里,两个村的贫困户家里我们去了一次又一次,初春、盛夏、深秋、寒冬,不同的季节里闪烁着不一样的扶贫故事,诉说着脱贫攻坚的细节。</p><p class="ql-block"> 那几年,我们三个和镇、村干部为了做好两个村的数据维护工作,在工作时做到了兢兢业业,确保了数据的精准。在每月的走访工作中,我们对在村的进行入户走访,村外的也都设法联系见面,曲折坎坷的小路上,哪里有沟,哪里有树,哪户有多少口人,情况如何,大家都记得一清二楚。我们宣传最新的扶贫政策,落实应该享受的扶贫政策,并且收集他们的诉求,了解每一户的实时情况。一旦发现贫困户家庭人口有变化时,就及时做好自然人口增减表,并向镇里反馈,从而使贫困户数据动态更新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腊月的最后几天,人们已在贴春联和福字,挂起红灯笼,李丽和雪梅还在用自己的补助给贫困户送米面,并把我历年积存的500册书籍赠送给村委会的图书室。</p><p class="ql-block"> 几年的扶贫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成果为大家带来了幸福与美好,成为我们一生的记忆。而扶贫工作之外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也不会在记忆中淡去。</p><p class="ql-block"> 某夜工作完成之后,回到县城已经是深夜,把她俩分别送回巷口后,仍放心不下,便先给雪梅去了电话。雪梅接通电话后说,没有事,进家了。没有想到她的电话没有挂好,里面传出夫妇二人的争吵声……我听了几句,感觉事态很严重,便和李丽商量连夜过去解劝。李丽说:放心休息吧,没事的,我了解我的老同学(雪梅丈夫小杨与李丽中学时期是同桌)。我总觉作为单位负责人,工作是我安排的,半夜回家导致夫妇争吵与我大有关系。心中有事,一夜没有睡几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次日晨,和李丽早早到了雪梅家。进门一看,雪梅在井井有条收拾家,小杨兴致勃勃看早间新闻。李丽说:我说没事,您小题大做,虚惊一场。我则气不打一处来,看到他们茶几上的羊腿骨烟枪,狠狠地吸了一通,指着满屋烟雾和烟灰:一对活宝,让你们干净……</p><p class="ql-block"> 另一件事发生在扶贫村里。我们在上午开始入户调查,填写台账,不知不觉过了中午,三人肚子咕咕叫。在路旁等待时,发现一个破败的院里有一株结满沙枣的大树,问村民:可不可以上去摘?村民回答:这家人早搬迁了,沙枣自生自落,没有人管。三人大喜,翻进院墙,边摘边吃。饿了的缘故,手没有洗,沙枣也没有洗。吃饱后,望着高处的沙枣,不摘可惜,三人又小心翼翼上了树,每人的裤兜和她俩的小包也装得满满的。</p><p class="ql-block"> 一会儿功夫,李丽指着我说:虫子。低头一看,裤子上一条小虫在蠕动。刚弹掉,雪梅又指着李丽大叫:你裤子上有两条呢。大家马上明白了,虫子是沙枣里的。刚才还欢天喜地,一下子沮丧至极。裤兜里的掏出去撒了,小包里的也倒了个一干二净,吃进肚里的悔之莫及。三人还自我安慰:眼睛没有看见就没有吃进去。</p><p class="ql-block"> 回顾那几年的工作,给从没有农村生活的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也熟悉了农村基层工作程序。所有的一切,是我们脱贫攻坚历程中的扶贫记忆,亦是我们工作画卷中的美好存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2.5.13</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退休之后,自觉地退出了好多的微信群,但是文联的没有退。大家没有讨厌我继续留在群里,我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平时他们都很忙,一旦有闲暇,仍旧会和过去一样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磕磕绊绊,聊着聊着,就聊到过去,不由想起值得回味和感动的事,重温那曾经令我感动的一个个瞬间,从而把自己沉浸在回忆的海洋里,徜徉在曾经的快乐思绪中……</p><p class="ql-block"> 这是上个世纪的事,1998年1月,有事去怀仁走了几天,周一上班后,办公桌上有志斌的一张字条:上班后先去组织部一下。到了三楼组织部,工作人员交给一份任命担任史志馆长的文件,并通知半个小时后等待谈话通知。闷闷不乐返回办公室,见秀云等在打扫,便把文件给他们看,同时说:一起共事没有几天了。没有想到秀云拿着文件竟抽泣起来:刚和我们在一起一年多就走,不想让您走。我回答:我也不想去一个陌生的单位干生疏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县委赵副书记和组织部赵部长谈话后,我把谈话内容告诉了她们:文联副主席一职没有免,兼任史志馆长……秀云又开心笑起来。我道:那阵又不是生离死别,还掉泪?没有想到秀云不承认是惜别的泪水:我早知道是提拔,我是喜极而泣。我长叹一声:有啥喜?一年时间,完成一百多万字的《山阴县志》,难、难、难……</p><p class="ql-block"> 2008年秋我们结伴上广武长城采风,到达白草口后太阳落下,因是第一次去,下山路径不熟,几经周折,夜色渐渐暗了,远处山坳里小屋顶的烟囱袅袅的飘出了炊烟,我们才赶到高速路边。路的对面就是来接我们的车,司机同志清晰的声音就在耳边。绕道找汽车还不知道路在何方,直接穿过公路是最佳选择,但一辆辆川流而过的汽车也在夜色中忙着赶路,让我们退避三舍。终于等到没有汽车通过,我招呼大家:快过。李丽拉住我的衣襟:“不能走,有规定,行人不得进入高速公路行走,咱们横穿高速公路,一旦发生事故,要承担全部责任。”“快跑,没事”。我撒腿就跑,她仍揪着不放。“再不过又一溜车就要开来”。我使劲朝前跑,她拉不动,便第二个跟上,其他同志见状一个拉一个横穿着过了高速路。等翻过保险网回头看时,风驰电掣般的车流飞奔而过。回想过去的惊险一幕,大家才感觉到后背冰冷,既庆幸又后怕。我反过来笑问李丽:你不让我跑,我跑时你第一个跟着,到底是怕还是不怕?你们几个还不同时过,非要像玩老鹰捉小鸡游戏一样依次牵着衣襟排成一队跑。“拉不住只好跟着领导跑,同甘苦共患难吧”。 </p><p class="ql-block"> 某年患病,到医院抓了几包中药,带到办公室后愁眉不展。家里既没有煎药壶,又很难掌握用水量和火候。淑珍见状:啥年代了,还自己煎药。问:你有办法?答:现在医院就有煎药的设备,不大功夫就能煎好药。问:我不知道,你帮一下吧。热心的淑珍说:前些日子我正采访了负责这方面的医生。不由分说把我带到医院,闲聊等待中,三包中药就变成了塑料袋密封的十余袋药汁,免除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p><p class="ql-block"> 2014年,过了近一年的单身生活。住在单位,吃在街头的面摊或采购一些方便面等充饥。到了除夕,通知初一才进入假期。同事们说:今天街上的饭店估计也关门呀。我指了指半箱方便面说:饿不着,今年肯定吃不完。近午,淑珍打来电话:大年三十,不要吃方便面了。不嫌冷到我家里,我正忙着做呢,顾不上去接。嫌冷就等着吧,熟了我给送去。我道:谢谢了,你不要来,我也不过去。你们一家团聚热闹吧。</p><p class="ql-block"> 两袋方便面进肚,淑珍提着一大包佳肴到了单位,有好几种菜、一盒水饺、白酒啤酒各一瓶。“刚熟,热着呢,我也没吃呢,走了。春节快乐”。这些年很少动感情了,站在窗前望着寒风中离去的淑珍,眼睛不由湿润了。兴之所至,一小瓶白酒一滴没剩。肚子饱了,菜和水饺放不下,下午都让秀云吃了,她边吃边夸奖饭菜做好了,早知道也不回去。</p><p class="ql-block"> 文联办公场所2019年搬迁到党校办公楼后,离家相对远了。步走大约需25分钟;公交站点就在楼下对面,可坐一半的路程;大部分是搭雪梅的顺路车,全程不用步走。搭车需提前约好时间和地点,地点就在路北的公交车站牌下,但时间不能固定,往往上班前在单位微信群联系雪梅:老地方不见不散。雪梅就会把她出发的时间发来。几年里一直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某天下大雨,瓢泼似的,到了约定的时间,便打了雨伞出门。隔了一条马路的公交车站牌下阒无一人一车,而在家门口停着一辆车牌号熟悉的车,喇叭声“呜呜”在响。“你还专门返过来了?”“是的,雨这么大,走过去会淋湿的”。</p><p class="ql-block"> 普普通通几句话,令我心暖、感动。</p><p class="ql-block"> 确实,二十多年里,发生的一幕幕令我感动的瞬间,至今还会深陷在那张感动的网里,这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这些年所发生的一切足以让我回味一生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2022.5.15</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在四十五年的工作生涯里,十年雁北林科所的时光是快乐无忧、回味无穷的,二十五年的文联岁月是奉献拼搏、充实丰富的。友情伴随着人生路,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加感受到以后的日子里,这种情感会延续,会伴我走过以后的年华。而脑海中这许多美好的故事,每一个都是珍品,回忆时也是一笔精神财富,值得用心储藏。</p><p class="ql-block"> 退休以后,不论公事还是私事,和雪梅的联系最多,一次想起她报名参加学习开车时,我还以自己的经历劝她:开车这手艺,这辈子我没有学会,你比我强不了多少,干脆也不要学了。雪梅不服气:不能以老眼光看人,您不愿学还打击别人。您看我的,我一定要学会。</p><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周后她告我:熟练自如了。之后又开始了理论学习,用她自己的话说:临睡前、做饭时只要一有空,口中都在念念有词,左转、右转……</p><p class="ql-block"> 拿到驾驶证后的雪梅特别激动,高兴的手舞足蹈,第一时间就是直奔我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请看,货真价实的驾驶证到手了,作为我的第一位乘客,拉上您到河阳大道兜一圈,看看我的技术如何。</p><p class="ql-block"> 有了驾驶证的雪梅在一次外出时还真发挥了大作用。那是一次采风活动,我们打了一辆出租车出去,午饭时司机师傅被邻桌的熟人拉去喝了酒。估计下午没事,我们也没在意,谁知突然接到下午参加会议的通知,还通知必须本人参加。出租车师傅喝了酒当然是不能开车了,我把目光投向雪梅:你开吧。“刚拿上证没三天,我也不敢。”众人一齐劝说,司机师傅说:我坐你旁边,你放心开吧,就几十里的路,咱们慢点开。一路上雪梅小心翼翼开着,生怕有闪失,终于在开会前半个小时到达。从此大家都对雪梅的技术不再怀疑。</p><p class="ql-block"> 武秀云可称为文联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是在2018年的夏天,我们到洪涛山里的烟霞洞采风,在洞口附近,向导指着一种植物提醒我们:大家注意,不要招惹这种草,它叫荨麻草,一旦被蜇后奇痒无比。众人听后顿时远离。之后向导又告诉我们,不要怕,被蜇后用黄土擦擦就没事了。我感觉好奇,正要揪几片叶子试试。秀云自告奋勇:我先来。摘了几片叶子刺了几下,一会就感觉到奇痒难耐,随之水泡起了一串,马上叫苦不迭。大家纷纷用黄土给她擦拭,一阵后果真没事。</p><p class="ql-block"> 思绪转到2019年岱岳过赛时,和李丽、雪梅去了现场两次。第一次是白天,顶着炎阳,每个摊子都走过。她俩看到喜爱的都要买,尤其是一些小物件。几个小时下来,三个人六只手都是满满的。后来在一处陶瓷器皿交易处,发现一只蟋蟀在盘子里转来转去,李丽问:这只蟋蟀多少钱?“那是它自己跑进去的,不要钱”。李丽大喜:那我要了。为了放蟋蟀,又买了一个精致的盒子。</p><p class="ql-block"> 次日上班,雪梅问李丽蟋蟀的情况,李丽说:回去揪了一片菜叶,放在阳台上了。它叫了一夜,隔了一个屋子,夜静时还能听到它唱歌。又隔了几天,雪梅又关心地问起,李丽道:不知道啥时候跑出去了,我怕它串到我被窝里唱歌,找了半夜也没有找到。久而久之,雪梅也不问了。新年到了,李丽打扫家,在床下角落里发现了死蟋蟀,上班后给雪梅带去:你一直念叨,给你吧。</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夜里,看完节目后,和她俩并雪梅的母亲又在各区域溜达,猛地一声惊雷,随之大雨倾盆而至,四人急速向停车场跑去,中途与李丽和雪梅母子跑散。我俩跑到半路上,看到许多人都挤在一个大伞下避雨,赶忙也挤了进去。因为位置在大伞的边缘,空中的雨水和伞上的流水都流在头上、身上。李丽顾不得自己被淋成个落汤鸡,竟掏出手机拍我的狼狈样,还把视频让我看。我说:你也一个样,可惜我不会照视频。后两人不想受双重雨淋,冒雨继续寻找停车场。等找到雪梅的汽车旁,雨恰好停了,雪梅母子早在里面。车进县城立交桥下后,发现路面是干的,一点雨都没有,而我们的脚下、座椅上都是身上流下的雨水。四人埋怨:这一场赛,上午日晒,夜里雨淋,再不去了。</p><p class="ql-block"> 文联的日子里,最为繁忙的是1998和1999年,那时由文联副主席兼任史志馆馆长,县委、政府要求文联和史志馆两个单位合作,在国庆50周年前夕完成《山阴县志》。在曾经是县委小招待所的史志馆地下室,我和志斌与两个单位的一群女同志连日整理史志馆历年的图书、资料。潮湿的地下室,潮虫(咸板虫)不时穿来穿去,多年的灰尘大家先是蹭满双手,后来脸上也是花花点点。当时她们还都是一群特别爱美的大姑娘和小媳妇,得到如此待遇,面露不悦之色,便把怨气出在我的脸上,趁我不注意,给我抹了个大花脸。我道:给我抹不算本事,有胆量抹李主席脸上。她们悄悄说:我们不敢,您抹吧。我道:我给他抹了,你们中午请客;要么你们抹了,我请客。我们的嘀嘀咕咕志斌听到了:你们抹吧,让老黄请客。最终结果如她们愿了。</p><p class="ql-block"> 思绪在跳跃,回到了2019年。这年初,在县委宣传部刘宇部长的全力支持下,沉寂多年的文联期刊恢复办刊,刘部长为刊物起名《桑干河》。稿件收齐后,安排李丽总负责最后的核稿,。编校完成后,我取出其中一篇又看了一遍,没有失误,便对李丽说:可以付印了。李丽道:暂缓一下,我再看看。我说:很完美了。你若能再发现一处,请你喝一次凉粉。“两处呢?”“加一颗鸡蛋。”“好的。”次日,她把新发现的两处失误交于我,从而大伙在凉粉摊度过了创刊后的第一次聚餐。</p><p class="ql-block"> 文联编辑部在一个细长的小屋子里,摆有一台正方形的电脑桌,放了三台电脑,其中一台是财务专用,在东面;另两台我和李丽编辑稿件用,在西边。电脑桌一个人使用很宽敞,两个人就显得拥挤了。桌子上面放上两个键盘还能放些稿件等,椅子则刚刚能放进两个,一个想出去另一个必须先离开。工作开始后,桌子上两个人的稿件、手机、水杯不经意间就混在一处,手机是一样的,曾经几次拿错。为了区分,我和李丽就采用学生时代同桌之间在桌子中间划线的方法“警告”对方:过线了。编辑部和办公室隔着一层玻璃,如果是小声的“警告”,外间的同事听不到;有时着急了,会传出大声的“过线了”,逗得外屋同志哄堂大笑,而我们则自觉地把过线的东西移入自己这边继续工作,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p><p class="ql-block"> 2020年2月退休后,宣传部副部长李德华主持文联工作。9月底,组织安排郝建平担任主席。建平2006年前就是副主席,和大家都熟悉。陈武先生、路祥女士主办的《桑干河》秀水文苑微信平台创刊后,吸引了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为表示鼓励,建平在每期推出后,给平台送9朵玫瑰花,同事都知道。2021年的七夕前夕,大家正在商讨有关七夕的稿件,小段(建平妻子)有事来找建平。我便故意问建平:这期秀水文苑送玫瑰花没有?答:送了。问:几朵?答:还是9朵。便对诸位同事使眼神,大家心领神会,一个接着一个问话:9朵太少了,情人节应该多送;就是,以前郝主席也不光是送9朵吧;好像99朵,红红的一大片……建平刚要说明,小段开口了:给谁送99朵玫瑰花?结婚30年了,也没有给我送过1朵。建平解释是在网上送等等。大伙继续起哄:面对面送的,是鲜花,还有露水呢?得知真相的小段将错就错:我原来计划七夕和你庆祝一下,白跟你三十年,算了吧?</p><p class="ql-block"> 一件件难忘的往事,因为有了岁月无法抹去的情感,感觉到成为了一种幸福。离开文联,离开朝夕相处的同事,只要回忆起过去的日子,回忆起逝去日子里经历的过程和留下的印记,无论走了多远,岁月依旧充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8px;">2022.5.17</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b></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黄冀,山西省山阴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出生于河北省阳原县,1976年山阴一中高中毕业后在雁北地区林科所、雁北农机校工作、学习十年之久,之后先后在怀仁县委政研室、山阴县人大办公室、山阴县委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1996年起历任山阴县文联副主席、山阴县史志馆馆长、山阴县文联主席。2020年初退休。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难忘那段情》《独来独往》《情不自禁》三部散文、随笔作品集,主编或共同主编有《山阴县志》《山阴军事志》《山阴老区志》《古城镇志》《北周庄镇志》《岱岳镇志》《青春岁月》《印象朔州》《玩转朔州》《朔州导游词》《阅读山阴》等,有多篇作品散见于各级报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