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游世界文化遗产之 约旦

YW99

<p class="ql-block">  这一篇走游世界文化遗产之约旦,主要记录2017年11月参加昆明百事通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前往以色列、约旦两地旅游中的约旦见闻。约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国度,启程之前,对于它知之甚少,媒体上很少听到关于这个国家的报道。因为要去,查阅资料才得知这里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 人类活动的遗迹在这里可以追溯到九千多年前。迄今为止,已经被认定的世界文化遗址多达7处,我们这次旅行安排了佩特拉、杰拉什、月亮谷世界文化遗产等地,短短5天时间,走马观花还是马不停蹄,但留下了深深的记忆。至今已经过去5年但历历在目,今做一个简短回顾,与大家分享。</p> 约旦,全称约旦哈希姆王国,首都安曼。地处西亚内陆,与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巴勒斯坦相邻,近年来几乎没有受周边战乱的影响,其人口数量反而因为接收邻国难民而不断增加。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历史上这里却有着惊人的辉煌,并经历了沧海山田的巨变。大概可以捋出这样一个时间梗概:<br> 在安曼博物馆里陈列了一些据说是近一万年的陶器。说明很早很早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生活。<br> 两千多年前西亚一带作为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重要的商业通道,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古纳巴泰人在片土地上建立了古老的文明, 公元前6世纪建设的佩特拉古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上占据有重要地位。<br> 公元1世纪前后,随着红海海洋贸易及海上交通的发展,佩特拉古文明逐渐衰退。<br>  之后,如今的约旦这块地方先后经历了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阿拉伯、奥斯曼帝国时代。<br>  因此这里至今保留着大量各个时代时代的遗迹。<br>  按照旅行社的安排,旅游团离开北京,先到以色列,然后再游约旦。旅程的第五天,我们乘大巴来到以约边境,经过简单的过境手续,来到约旦。开始了我们的约旦之旅。 越过约旦河,旅游大巴行驶在通往杰拉什的道路上。导游告诉我们,荒漠之下,有丰富的磷矿资源,上古时代这里汪洋一片。 <h3>  在杰拉什城外,我们遇见了<font color="#b06fbb"><b>罗马时代的古城</b></font></h3><div> 公元前1600年杰拉什就有人居住生息。公元前64年,罗马军队占领了杰拉什,逐渐按照罗马风格建设这个城市。</div><div> 公元332年,拜占庭帝国兴起,建都于君士坦丁堡,并确认基督教为国教。杰拉什也随之改朝换代,昔日的神殿、庙堂逐渐被改成基督教堂。这一时期也是杰拉什的建筑、农业、贸易繁荣的时期,直至公元614年波斯人入侵杰拉什。 <br>  公元661年,伍麦叶王朝建立以后,杰拉什再度繁荣,农业和陶制造业发展。此地成为连接大马士革、麦加、麦地那的重要商道和朝觐的必经之路。<br>  公元8世纪中叶,杰拉什的经济逐渐衰退。并遭到几次强烈地震,主要建筑和设施倒塌,到了9世纪,具有近几千年历史的罗马古城消声匿迹,被埋没在历史的沙尘之中。直至17世纪初开始重新认识其历史价值。<br></div> <h3>  来到古城,首先看到的是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b><font color="#b06fbb">Hadrian'arch 拱门。</font> </b> 它矗立在整个古城的正南面,中间拱门高12米,旁边拱门各高6米,它与古城其它建筑的距离较远,较显突兀,但更彰显其雄壮身姿。</h3> 穿过哈德良的拱门,来到赛马场遗址。 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建设于2世纪中期到3世纪的赛马场。45长,52米宽,当时可以同时容纳15000名观众进行战车比赛和其他运动,现在只有一小部分得到恢复。 再往前走看到了巨大的古罗马广场 杰拉什在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时代,就大兴土木。之后古罗马帝国将其作为其向外扩张的战略据点,地位不断突显,人口越来越多,罗马人开始花费半个世纪时间精心打造这座城市。最鼎盛时期,杰拉什是罗马远东地区最大的一个行省城市、中东四大名城之一。 如此恢弘的广场可见当时的城市规模。 <b><font color="#b06fbb">古罗马剧场</font></b>是一座典型的罗马剧场。剧场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声学原理,站在剧场中央,不用任何扩音设备,讲话的声音即能响彻整个剧场。当你在前排矮墙的一端低声讲话,别人在另一端也可清楚的听见,被称为杰拉什的回音壁。 时至今日,每年的杰拉什音乐节在这里举行,世界歌王帕瓦洛蒂和卡雷拉斯,也都曾经在这里演唱。 正在进行的表演 在椭圆广场的西南侧的一座小山上,是<b><font color="#b06fbb">宙斯神庙建筑群</font></b>,这是希腊—罗马时期杰拉什城最重要的建筑之一。现存的庙宇建成于公元163年,有一个被15米高的科林石柱所环绕的石阶通往神庙内部。 <b><font color="#b06fbb">阿尔忒弥斯神庙大理石柱</font></b>,每根直径都约达2米,高度约20米,立柱由几截巨石磨成圆柱然后叠起来的。 这些巍巍巨柱,竟然都会在微风里晃动,当地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如何观察这些巨大的晃动。 <h3>  八百米长的<b>古罗马大道</b>,又称为列柱大街,因街道两旁如队列般整齐的科林斯式石柱得名,是古城规划的主线,各种公共设施和神殿沿着大街两旁兴建。导游介绍这些整齐排列的石柱上面是悬空水道,水从城北的山上引来,沿水道流入喷泉、浴室供居民使用,石板街下面有排水道,街面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圆型排水孔。街道路面虽是大理石铺就。</h3><h3> 一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想明白两千年前的工程师如何使泉水获得压力形成喷泉。</h3> 遗存在路旁的精美石雕 建于2世纪的<b><font color="#b06fbb">月神庙</font></b>供奉的是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阿尔忒弥斯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是少女纯洁的化身。她被被奉为杰拉什城的保护神,因此她的神庙位置高而雄伟。 <b><font color="#b06fbb">水神殿建筑群</font></b>建于2世纪末期。墙面上的七个出水口和中央的喷水池及下方街道的排水沟构成了完整的排水系统。<br><br> 古城内的砖石道路 古道一直通向远方,从远古一直走向未来。 当日的午餐 香味诱人的烤饼。 跟团旅游惜时如金,当天下午我们来到了约旦首都<b>安曼。安曼,</b>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定居。在铁器时代,这座城市取名为阿蒙。到了希腊和罗马时代,取名为费城。从伊斯兰时代开始,这座城市取名为安曼,一直沿用到现在。如今的安曼已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有跨国公司开设的办事处,更有来自全球的游客。<div> 安曼的法律规定,不允许在市中心建造高于四层楼的建筑,因此在安曼市中心没有摩天大楼,有很多古老建筑。<br></div> 团友们各显神通,留下纪念。 <b><font color="#b06fbb">  安曼城堡山</font></b>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大力神神庙、拜占庭教堂、倭马亚宫以及从古代到奥斯曼帝国不同时期的建筑。 博物馆内展出大量考古文物,据介绍有一些陶器有近一万年的历史。 下榻酒店夜间外景 <div><font color="#333333">第六天的重头戏是</font><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佩特拉古城</b></div><div> 佩特拉城位于红海和死海之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最初是由纳巴泰人沙漠商队建立的,它位于阿拉伯、埃及、叙利亚腓尼基之间的交通要塞。佩特拉城一半向外突出,一半嵌入岩石中,周围群山环绕,山中道路蜿蜒,峡谷深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古希腊建筑与古代东方传统在这里交汇相融。<br></div><div> 在史前时代,这里曾是古代<b>纳巴泰</b>人建立的厄多姆王国都城。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的部落控制了约旦阿拉伯干河的东部,并在此定居。在他们建造的众多安居地中,首都佩特拉。这是。由于控制了死海峡谷区域的贸易通道,纳巴泰人变得强大而富有。</div><div> 公元前二世纪,纳巴泰达到了全盛时期。版图最大时,王国由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那时它的影响广大, 公元前80年,国王阿尔塔斯二世统治时期,纳巴泰人铸造了自己的钱币,建造了希腊式的圆形剧场,佩特拉城蜚声于古代世界。无论何地,甚至远至中国,只要有骆驼商队,只要有贸易团体,人们都听说过神话般的石头之城。<br></div><div> 佩特拉古城是约旦的国宝之一,已被列为世界遗产。拥有数以百计的古建筑及岩石浮雕,最著名的古迹要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藏宝库”。<br></div><div><br></div> 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一块不太显眼的指向佩特拉的路牌。 通向佩特拉的道路涂上了一层淡淡的红色。 佩特拉景区入口仍然其貌不扬。 当我们进入这一条红色砂岩小道时,我们并不知道将会看到什么。 即将走出峡谷时,突然现出一道光芒。 赶快向前走去,尽然是一座宫殿,那座著名的藏宝殿就在这里吗。 一座巨大的罗马式殿堂。阳光照耀在岩石上,呈现一片金黄,这里便是佩特拉的核心,高约40米、宽约30米的哈兹纳赫殿堂,意为“金库”。整座建筑都在沙石壁上雕凿而成,有6根罗马式门柱,分上下两层,横梁和门檐雕有精细图案,下层有两个侧殿,石壁上还留有原始的壁画。传说里面曾收藏着历代佩特拉国王的财富。 游客都为这座建筑的神奇感到无限惊叹 地势进一步开阔,高耸的岩石形成很好的天然屏障。 再往前去,是一片较为宽敞的地方, 在山岩上凿出的罗马式剧场,依然是红色的。 沿石级而上,去探寻古老而遥远的文明。 穿越岁月的马匹和骆驼。 沿着山势凿出的殿堂。 高大的殿堂,整个建筑重点放在正面,内部则是毫无装饰的巨室。 放眼望去一片荒芜,按照历史记载,佩特拉时代这里水源充足,物产丰富。时过境迁,沧桑巨变,佩特拉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17世纪才作为历史遗迹被挖掘出来。 纳巴泰人居住的穴洞 傍晚十分我们离开了这座远古时代雕凿再崖壁上的城市。现在所能看到的城市“建筑”,有的简陋,几乎仅能算洞穴;另一些则是宏大而精致的殿堂。所有这一切都雕筑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里。在我们离开他的时候更是抹上了一层金光。再见佩特拉,玫瑰之城。 <div>  进入约旦的第三天主要游览约旦的另外以个世纪文化遗产之地—<b><font color="#b06fbb">月亮谷。月亮谷</font></b>位于安曼南部300公里处的瓦地拉姆,是约旦最壮观的沙漠景观,这里被称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因此被称为“月亮谷”。好莱坞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在此拍摄。</div> <font color="#333333">  百度得知,</font><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约旦瓦迪拉姆保护区</b>作为<b>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列入名录</b>,占地74000公顷。这片沙漠拥有一系列高耸的岩层、悬崖、拱形结构和峡谷。这里是行踪不定的阿拉伯羚羊和贝都因人(阿拉伯游牧民)的家园,贝都因人长久以来一直与当地的自然奇迹和平共处,这也就解释了拉姆保护区为何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这里的岩画、碑铭和考古遗址拥有大约1.2万历史。<b>解开了我对于此地列入遗产的疑惑。</b><div><b> </b> 我们的月亮谷之行,主要安排了“月亮沙漠”之体验,并在此安排了一顿沙漠烧烤晚餐。</div> 向沙漠中驶去 风化的巨大岩石如同城堡,沙漠一片苍凉,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贝都因游牧民族的领地地。一望无垠的沙漠遍布风蚀断崖,奇特的山形,令人震撼不已。 沙漠营地 旅游纪念品 贝都因人 沙漠烧烤晚餐之餐前 留影纪念 <div><br></div> 离开月亮谷,赶往港口城市<b><font color="#b06fbb">亚喀巴</font></b>,此地 位于红海之滨,是约旦国唯一出海口,约旦也就是在这里有20公里的海岸线,因此被称为几乎的内陆国家。距首都安曼30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商贾之地。西北部与以色列的埃拉特市相连,东南部与沙特阿拉伯接壤,西南部与埃及的西奈半岛隔海相望,位置十分独特。 来往于红海上的船只。 红海晚霞剪影 夜幕悄悄降临,是夜住红海小镇。 第八天,离开亚克巴,中途游览<b><font color="#b06fbb">马达巴</font></b>。然后前往在约旦旅游的最后一站死海。马达巴这个城市的名字突然神一般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导游是这样介绍的:摩西带领犹太人走出埃及,过红海 ,历经40年旷野流浪,最后来到马达巴尼波山。最终摩西死于尼波山。摩西在基督教中是仅次于上帝和耶稣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六大使者之一。尼泊山至今仍旧吸引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观光。<div> 马达巴是一个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历史上这个城市多次易手,埃及人、犹太人、 希腊 人、穆斯林人都曾是这里的统治者。<br></div> 尼波山顶的是“铜蛇纪念柱”,是意大利人凡陶尼树立的。圣经的故事说:摩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人,见到这条铜蛇,即可复活。现在的医院和救护车上看到蛇缠绕杖的标志,就是来源于此。 拜占庭时期, 马赛克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教堂、在公共建筑、在私人家庭里都可以看到它的踪迹。 马达巴城内最有名的是十六世纪拜占庭式马赛克地图— 巴勒斯坦地图,地图就在建于公元五世纪的圣乔治希腊东正教堂里。 <p class="ql-block">精湛的马赛克艺术</p> 古代的马达巴城被地震所毁,现在的城市是重建的。马达巴城内有成百上千幅 马赛 克镶嵌画被埋在城内的教堂民居的地下,其中一些画作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被称为马赛克小镇。<br> 具有当地特色的工艺品令郎满目。 小街上售卖的艺术品 马赛克画是当地文化艺术的一大特点。 <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b><font color="#333333"><b style=""> </b>是日下午来到</font><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死海,</b><font color="#333333">以死海为界,一边是以色列,一边是约旦,一边是巴勒斯坦。我们这次安排的死海旅游是在约旦一侧。</font>从安曼市向西沿海拔900多米的高原山谷辗转下行,乘车55公里,经50多分钟抵达死海岸边。降落差竟达1300多米。到达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地方—死海及约旦河谷,被称为“地球的肚脐”。<div> 死海实际上是一个内陆咸水湖。死海水平面低于海平面近400米,一般年份在三百九十多米,因周围的河谷流入其中水量不同而定。面积1049平方公里,平均深300米,最深处达409米。海底最低海拔达-800米。</div> 这日我们下榻于死海岸边的一个酒店。 日落时分来到死海试水。 <p class="ql-block">  据说死海底泥具有很好的护肤效果。与同行的李老师两家人合影。</p><p class="ql-block">特别介绍,李老师是我中学是的地理老师,这次旅游偶然碰巧遇上,李老师已经八十高龄,精神抖擞,坚持旅游,并认真撰写游记,精神可嘉,令人佩服。</p> 在死海里要漂起来是容易的,但是要站起来是困难的,因为浮力太大,脚很难落地。另外要注意的是海水不要进到眼睛里,因为死海盐分含量太高,刺激性太大,所以救生员专门带有淡水救急。 要漂起来是容易的,但是要像书中的图片上在死海中读书看报纸,可能要一些专门的训练。 <p class="ql-block">约旦之旅即将结束,清晨,在酒店告别了王子(我们这次旅游的地导)。谢谢王子,谢谢百事通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旅游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