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高考过去时

牛头

<p class="ql-block">年年高考,今又高考。年年岁岁赶考场,岁岁年年人不同。四十五年斗换星移,回眸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往事历历,青山依旧在,可怜白发生。</p> 1977年那个冬季,570万高考生难忘的亲历。 <p class="ql-block">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布了恢复全国高考制度的重大消息,春雷般振奋亿万人心。</p> <p class="ql-block">当年11月5日,福建省招生委员会在《福建日报》公布招生简章。福建省考试时间是12月16、17日。</p> <p class="ql-block">《福建日报》同版公布在福建招生的全国各高、中等院校及专业、招生名额。其中,厦门大学中文系招生75名(后加上扩招生、走读生,共计95名)。</p> <p class="ql-block">恢复全国高考制度前后,广大适合条件的青年奔走相告,闻风而动,纷纷重拾课本教材,多方搜寻参考资料,或业余自学复习,或参加复习班、提高班,夜以继日苦读备战。</p> <p class="ql-block">各地中学鼓足干劲,抓紧赶编出文理科辅导教材,适时开补习班、辅导班,九州大地热气腾腾。</p> <p class="ql-block">城乡青年踊跃报名,从“老三届”知青到应届毕业生,11届高中、初中毕业生汇成了上千万之众的报名巨浪大潮。</p> <p class="ql-block">厦大7701同学、漳州文科考生骆伟鹰(上)和厦门文科考生曾亚玲(下)保存的准考证。</p> <p class="ql-block">厦大7701同学、同安县(现为厦门翔安区)文科考生张红的准考证。</p> <p class="ql-block">厦大7701同学、漳州市(现为芗城区)文科考生许闽峰的准考证。</p> <p class="ql-block">厦大7701同学、南安县(现为南安市)文科考生谢如意的准考证。</p><p class="ql-block">这俩在班上是同桌,当时竟然也不约而同留下自己的准考证。</p> <p class="ql-block">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570万考生满怀激动和期望,走进了高考考场。(以下77年考试现场均为网络图)</p> <p class="ql-block">1977年高考特色之一,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自行出题考试,开考日期不同,考题范围、难度不一,作文命题五花八门。</p> 福建省文科,语文试卷题。 福建省文理科,政治试卷题。 <p class="ql-block">福建省文科,数学试卷题。</p> 福建省文科,史地试卷题(合计100分)。 <p class="ql-block">厦大7701同学、三明考生吴立平的高考试卷原件。</p><p class="ql-block">语文试卷首页(总分82分)。</p> 同年福建文科语文试卷(网络图) 三明文科考生吴立平政治试卷首页(总分83分)。 同年福建文理科政治试卷(网络图) 同年福建文理科政治试卷(网络图) 三明文科考生吴立平数学试卷首页(总分74分)。 三明文科考生吴立平史地试卷(总分70分)。 同年福建文科史地试卷(网络图) 同年福建文科史地试卷(网络图) <p class="ql-block">77年高考结束后,福建省招生委员会选编本省考生优秀作文,供作1978年高考参考材料。</p> 12篇入选优秀高考作文,其中第1、2、4篇是厦大7701同学的高考现场作文。 福州文科考生陈辉的作文,题为《“井不在多,喷油就好”》。 厦门文科考生黄鸣奋(福建省文科第一名)作文,题为《沃壤与青松》。 同安文科考生张红作文,获得全省文科语文作文最高分。 <p class="ql-block">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p> <p class="ql-block">优秀高考作文第5篇作者孔旭是敝乡理科考生,“老三届”知青。77年高考“老三届”大显实力,如敝乡初选上线的理科前10名中1至6和8、9,文科前10名中2至7,都是“老三届”,显出基本功扎实,老生可畏。</p><p class="ql-block">“老三届”考生成绩亮眼,却因年龄偏大或已婚而影响首批录取,大部分上大专班。后在扩招中对高分大龄的“老三届”考生有所关照,妥善落实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p> <p class="ql-block">77年高考分数一概不公布,记入个人档案,装档案袋长期密封。绝大多数77年考生始终不知道自己高考成绩是多少分。此为厦大7701李红专同学30多年后偶然见到自己档案里的高考分数。</p> <p class="ql-block">1978年春节过后,厦大陆续发出新生录取通知书。厦大7701同学、福州文科考生李红专收到喜讯,一个旧信封珍藏多年。</p> <p class="ql-block">77级新生的“入学注意事项”,字里行间充满鲜明的时代特色,细致交代,热忱感人。</p> 入学通知书在进校报到办入学手续时要交给校方。走读生进校较晚,偶有漏网之鱼,使得随着时间久远而印象模糊的入学通知书得以重新目睹。这是厦门老三届文科考生、厦大7701走读生陈志铭同学保存的,30年后横空出世,令人惊艳。 厦门文科考生、厦大7701走读生王鸣同学保存的入学通知书,物以稀为贵。 参加1977年高考的570万考生,最终被录取27.8万人(包括扩招、走读),录取率仅4.7% 。三明文科考生吴立平(前左4)跳龙门成功,三明二中教师同事合影欢送。<br> 1978年春节,全国各地大学、大专院校陆续迎接77级新生入学。 <p class="ql-block">厦大7701二班一组同学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在校门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来自八闽大地的厦大7701部分女同学,大小相差八九岁,有缘同窗,在校园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1978年清明节,入学不久的厦大7701一班同学到厦门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朗诵诗词,以英烈为楷模,为革命而学习。</p> <p class="ql-block">从1978年2月到1982年2月,全国77级大学生在校四年,怀抱“为实现四化而学习”理想,勤奋用功,刻苦磨炼,完成了学业,走向祖国四面八方、各行各业。</p> <p class="ql-block">厦大7701毕业之际制作纪念册,镌刻四年校园生活,以勉未来。</p> <p class="ql-block">岁月荏苒,人生易老。厦大7701于2007年编辑第一部纪念文集,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暨入学30周年(左);2012年编辑第四部纪念文集(右),纪念毕业30周年。</p> 第一部文集的代序,借1981年12月毕业前夕的集体抒怀(黄启章执笔),抒发厦大7701于恢复高考暨入学30周年之际,更深刻的感怀和对母校、老师的感恩。 <p class="ql-block">第一部纪念文集中,部分7701同学回忆了难忘的高考亲历过程,真真切切,存留77级大学生的时代记忆和人生感悟。</p> <p class="ql-block">2017年,厦大出版社颇有气魄地选编出版《回眸高考四十年》,为77高考历程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厦大7701同学、昔年三明文科考生吴立平厦大毕业后,闯荡八闽政商经贸数十载,耳顺之年功成身退,悠哉游哉。</p> <p class="ql-block">而今又临恢复高考制度45周年,77级毕业40周年。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终篇新一页翻开,苍山如海,夕阳将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