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遮荫树 漫步和平路

新植

2022年6月7日正午,从九中往和平桥方向走,随手拍摄了一些照片,请大家欣赏。 亚麻厂老住宅区,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 轻工设计院还在原址 在农小时,参观过量具刃具厂 也参观过亚麻厂,据说是亚洲最大的厂,现在成为住宅区 共享单车成为一景 原铁道线的棚户区,已经高楼林立 只见高楼,不见亚麻厂踪影 原重型机械厂也变成了高层住宅区 2022年6月26日下午4点,从和平桥向和兴路方向,边走边拍 原来的铁道线,修建了地洞桥,来火车时,上下班时的自行车洪流被阻挡的壮观情景,再也看不见 原东农兽医院旁边的体育场,都被大楼占满 当年的东农体育场(现在盖满了楼)和对面的省体育场和国防体育俱乐部隔道相望。 跳伞塔已经不见了,当时我们常去跳伞塔玩,附近还有两个日本军官墓没有完全拆除。塔下一大片黄沙,我们还在黄沙里见到小块的矿石,装矿石收音机用。 曾经在国防体育俱乐部学习过无线电收发报和手旗,还有些同学学习滑冰等。 曾经在这里观看过比赛,参加过运动会。 昔日的东北农学院已经变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充满了对飞机大楼、大礼堂、露天游泳池的回忆 郑品丽说:和平路从1964年我考上十三中开始到1968年9月下乡整整走了4年。那时中国经济匮乏,每天早上你姥姥是煮一斤面条分6碗,里面放上点荤油和酱油,有时加点葱花我吃上一碗就是早饭了。(你俩小,你妈妈肝炎,能放一个鸡蛋,还有牛奶)早6.30分等校车,还有王志军也坐这个车到宣化街,再走到13中。中午带的是馒头或豆包,好像没有什么菜,这比起那些只带窝窝头的同学也是好的了。晚上那顿饭能吃上炒菜,你爸爸妈妈是家庭支柱,你姥姥也格外照顾他们。经常做小灶给他。所以你爸常常念道你姥姥的好。往事如烟,可回忆的很多很多,只是力不从心,只可免强应付眼前的生活。人生一世就是一个过程,赶上什么就是什么,这就是命运。你说的青椒泡酱油,那是文革停课期间的一个秋天,我去一个同学家看到她家青椒泡在酱油里有一大盆。吃的时候就撈出来点。给我尝尝挺好吃的。能保存时间长些。就是把花椒油酱油熬开了,把青椒焯水晾凉放进去。挺好吃的。回家告诉你姥姥了,也做了几次,现在一年四季都有青椒吃。 齐新说,小时候夏天最大的乐趣是星期日和发小们一道,从宣化街走到和平路,过铁路,从兽医院边门进去,先在大礼堂看一场电影,然后去游泳池游泳,到小农场买东农大粉柿子,吃着西红柿走回家。当时四分钱一斤。 田敏光说:勾起我无尽的回忆,我从13岁读初一的时候就每天往返这条路,从九中路过亚麻厂,量具刃具厂,消防队,跨过铁路线,路过爸爸工作的畜牧兽医系,穿过体育场,到了飞机大楼(主楼)就到家了。<br>那时的农学院大院是我少年到青年时代的最愉快的记忆。夏天的游泳池,在那里学会了游泳,秋天的丰收,梨树,沙果树,臭李树,每天上树吃得满咀紫黑色,冬天的大冰场,大冰滑梯,尽情的玩,一次还创破了头。<br>芲海巨变,走过五十年的路程,这里都变成了水泥砖堆砌的高楼大楼。 原来电机厂的三层红楼住宅,都变成了高楼和商服 原来东农的果园里,盖起了高楼 和平商店变成了松雷商业 动力公园变成了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