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陕西省户县农民画享誉全国甚至世界,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鼓舞下,户县人民不但在工农业生产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农业学大寨的七十年代平整土地,绿化秦岭植树造林,整修渭河河堤,规划并完成了“园田化”——棋盘格道路,为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农民诗人李强华为代表的文学创作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与表扬,特别是户县农民画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民画作者,他们以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美丽的山川河流和人民群众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列主义,如刘志德的《老书记》,李凤兰的《春锄》等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画乡人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冲天干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随着时代的变迁,后来这些农民画逐渐变冷了,被“经济建设”冲淡了,老一辈农民画作者也渐渐的离开这个世界,新秀们的热情也随着时间推移降温了,实在是令人遗憾,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似乎是淡忘了户县农民画,近日有朋友带我去了位于七号路与西汉高速十字南的一个村庄,到了张清义的家中,实在是令人惊喜万分。张清义是前农民画作者之一,年过七旬的他这几十年来从未停歇过手中的画笔,他除了继续农民画创作之外,还利用秦岭脚下的石头进行创作,甚至是葫芦也是他画笔的用武之地。他的作品也曾远销到世界其他国家,并应邀出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