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虽然呒没封城,但勒小区里“静默”了两个月也是蛮憋屈咯!这几天刚刚可以“活络”,急煞勿煞做了两桩事体:一是,到上海著名景点兜了一圈,领领市面。有几个地方,讲老实闲话,假使呒没封禁,我是好几年勿去了;二是,“偷偷”跑到朋友别墅里去聚会,咪点小老酒,据说奥密克戎怕酒精。</p><p class="ql-block"> 阿拉这眼老朋友座勒一道,两个多月呒没剃头,蓬头垢面,白发苍苍,年轻人看见,客气一点称之为“老爷叔”,直白一点就是“这帮老头”。伊拉勿晓得,老早阿拉自嘲是叫“老浜”,背后拨人家骂一句是“老浜瓜”。当然老浜、老头浜,侪是从老浜瓜引申出来的。老爷叔长面孔,再剃只光啷头,活脱似像一只“三林塘老浜瓜”。</p><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前咯大热天,上海人经常吃浜瓜。浜瓜有两种,上海三林塘浜瓜脱仔湖州崩瓜,两只品种外形蛮像,而且西瓜皮,外绿内白,釀黄,籽黑,甜度高。三林塘浜瓜长幺幺,两头尖,纹路浅;湖州崩瓜大一眼,两头圆,纹路深。浜瓜买回来,轻轻放勒网线袋吊到井水里,夜饭喫好乘风凉咯辰光喫,味道好勒勿得了!</p><p class="ql-block"> 虽然上海闲话里“浜”,“崩”勿分,其实这两个字用起来还是有区别咯。“浜”意思比较明确,“河浜”、“拷浜”等,侪搭水有关,就是“浜瓜”也是因为西瓜靠河浜运输而得名,浏河附近有条水路就叫“浜瓜泾”。“崩”就勿一样了,除原意外,上海人打相打敲破了头,就叫乃人家咯头崩忒了。</p><p class="ql-block"> 网浪相查到《上海蔬菜种类的栽培技术研究》1994年第一版里有一段描述:“三林崩瓜,通称三林浜瓜,因皮薄易裂,故名崩瓜。由于上海方言中,崩与浜同音,崩瓜也为浜瓜,古称崩瓜。”勿管是三林浜瓜(崩瓜),还是湖州崩瓜,埃歇辰光阿拉侪叫浜瓜,勒这搭浜与崩是混用咯!</p><p class="ql-block"> 去年一年,屋里两位长辈相继离世,本是非常悲痛之事,如今想来确是幸运,这类事情如果发生在封控期间真是悲惨至极。长辈离去,空位子我坐上去,突然觉着自己老了,似乎人侪是一瞬间变老咯。我从小以为只有外公是老人,我从来不会乃自己咯生命与一个“老”字加勒一道,从来呒没顾及过,有朝一日从镜子里照出来也是一个老头浜。如今只有拼凑起生活碎片,思考生命中的归去来兮!</p><p class="ql-block"> 如今有了老头浜腔调,刚刚开始相信,生命本身就是一程岁月,一路光阴。无论是青年时代不知疲倦,还是中年时期满是疲惫,都不曾预料,只要静默两个多月就可以乃一个刚刚六十出头咯人,变成地地道道咯老浜瓜。生命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只能享受过程,无法预见结果咯游戏。勒老浜瓜眼里,人生绝不是可以随意主宰或随意摆布咯,阳光灿烂、红尘浪漫经不起敲敲打打。天底下没有不会老去咯生命,老是生命咯回归,正如花开花谢,秋去冬来,一切侪是随着一种规则,相互地交替和演变的。</p><p class="ql-block"> 小赤佬变成了阿毛拉爷,慢慢又多出来几个爹爹、阿爷……突然间,热闹咯马路撳下了暂停键,浑浑噩噩与缤纷多彩,化成了几个月里咯云烟风雨,留给大家刻骨铭心咯记忆!</p><p class="ql-block"> 其实老浜瓜从内心来讲是勿服帖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