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长城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守口堡段长城极似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段,多次吸引文物专家、中外游客研究观光。2002年、2006年中国长城协会秘书长董耀会先生率领长城万里行考察团两次徒步对阳高县的长城进行了考察,对阳高县长城的历史价值和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誉称为“小八达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今年以来,阳高县文化和旅游局及早动手开展了续补长城记录档案专项工作。从6月4曰开始,阳高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境内长城、古堡进行实地勘察、摸底调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对古长城的损害行为,加强对古长城的保护。该局负责人贺瑞华告诉人们:今后每年都要开展古长城记录,把每段长城、墩台、烽火台、古堡挖掘的新资源以及存在的问题,统一登记造册,然后保存在长城档案里,切实做到境内所有长城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阳高长城乡镇边堡与大同新荣区长城交汇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连日来,阳高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先后深入龙泉镇、罗文皂、长城乡三个乡镇长城沿线30段墙体,146座烽火台进行拍照记录、对号入座。及时发现并纠正对古长城、古堡的损害行为三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阳高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向以“山西之肩背,神京之屏障”而为兵家所注目。境内的长城是明朝嘉靖(1522一1566)年间修筑,有关隘长城、台地长城,距今约有500年的历史,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阳高境内长城约49公里,从东由大同市天镇县水磨口进入阳高县罗文皂十九墩村,经罗文皂、龙泉镇、长城乡镇边堡,西入大同市新荣区,沿线涉及阳高县三个乡镇25个边坡村庄,村庄多以堡、墩、营命名。有四个重要关隘,分别为镇边堡、镇宏堡、守口堡、镇门堡,阳和卫(县城)故城遗址也在长城保护之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阳高境内长城保存较为完整,特色鲜明,有台地长城、山地长城、关隘长城。墙体黄土夯筑,目前共存墙体30段,沿线保存的关隘2座,堡6座,敌台105座,烽火台147座,马面28座,各种墩台,错落有序,蜿蜒起伏,犹如一条舞动的巨龙,蔚为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近年来,阳高县委县政府加大力度投资建设长城古堡遗迹,2020年,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县财政投资1400万元修复了镇边古堡明清一条街,使镇边古堡成为晋北地区集长城保护和利用一体的旅游胜地,为了做到保护长城心中心有数,县文旅局每年都要进行实地勘察和摸底调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021年8月22日,阳高县委、政府规定:在长城的保护范围内,不得拆除、改建原有长城遗存,不得开展危害长城本体安全的活动,对此,县里要求县检查机关和县文旅局要建立日常工作联络机制,加强在古长城保护领域沟通。努力形成古长城保护的整体合力。去年县里成立了阳高长城学会,积极协助县文旅局开展宣传保护工作。龙泉镇、罗文皂镇、长城乡的沿线长城村庄都配备了专职长城保护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