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朋友,您好,我是范爱华,又到了我们好书共读的时间了,与您共读一本书,每天阅读一点,累积一点,成长一点!</p> <p class="ql-block">下篇 金匮真言论</p><p class="ql-block">总之一句话,万物皆可利用,但什么都不可过度。</p><p class="ql-block">所谓阴阳,就是五脏为阴、六腑为阳;</p><p class="ql-block">所谓表里,就是五脏六腑互为表里,</p><p class="ql-block">比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等;</p><p class="ql-block">所谓雌雄,就是五脏六腑的先天夫妻……</p><p class="ql-block">把这些都了然于心,也就是明了道了。</p><p class="ql-block">题解</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开讲第四篇——《金匮真言论》。《素问》第一卷,共四篇:1.《上古天真论》以论寿限为中心,以天真为旨归;2.《四气调神大论》以论春夏秋冬为中心,以神气为旨归;3.《生气通天论》以论日运为中心,以阳气为旨归;4.《金匮真言论》,以论五脏运为中心,以四气阴阳为旨归。四篇题目,无一字言医学,但都在讲生命最核心的东西,精、气、神、阳气、五脏……把这些弄懂了,犹如天人。</p><p class="ql-block">我先讲一下篇目。金匮,实际上就是古代用金子打造的藏书柜,是古帝王藏书之器。表示珍贵如金,不可轻易外传。所以此篇结尾处有“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之语,也就是说不遇到合适的人别教化他;不遇到真懂的人别传授他。我们都知道张仲景写了一本书《伤寒论》,其实他最初的原名叫《伤寒杂病论》,这本《伤寒杂病论》最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伤寒论》,一部分叫《金匮要略》,也是以金匮为名,形容此书的重要。真言,即见道之论,至真不易之言。凡是标题带“论”字的,都是在讲次第、次序,所以一定要掌握其内在逻辑。</p><p class="ql-block">第四篇很少有人去讲,其实,《素问》的翻译有,但逐篇逐字讲解的几乎没有。中国古代也有人做这件事,但他们会跳着讲,比如说这第四篇就很少有人讲。也许他认为不重要,但从篇名上看,这篇一定重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