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山记

洛阳甲龙

<p class="ql-block">杨山简介</p><p class="ql-block">杨上善故里,杨山之名,这个来历很靠谱。杨上善隋末唐初人,长寿,享年93岁。有没官至太医令(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卫健委主任?)不重要,杨上善精于道学与医术是真的,一生著有专著及注释书76卷(道家32卷,医学43卷),其中最著名的是30卷《黄帝内经太素》,《太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文类编注释《内经》之作,是古往今来研究《黄帝内经》的重要参考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远眺大寨</p><p class="ql-block">2018年7月22日曾深入杨山,于山脚下参加过一场越野赛,当时曾作功课,知其为清末民初“中州大侠”王天纵等嵩县山匪啸聚起竿之地,民国军阀混战及国共争锋期间诸多活跃于军界的嵩县籍将领出身于此,故称之为“嵩县黄埔军校”。因比赛后另有安排,当年未能攀登杨山大寨,多年来一直引以为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寨脚下</p><p class="ql-block">今年5月,江出户外组织过两期“大美杨山”徒步活动,均成功错过。</p><p class="ql-block">6月5日忽得多半日闲暇,那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杨山之行吧。去时走饭坡→黄庄→木植街,返程走合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寨风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寨垭口寨墙</p><p class="ql-block">靠此寨墙屏障,杨山大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寨垛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遗弃林间的磨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寨上四通八达的石阶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寨主峰全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寨主峰</p><p class="ql-block">看江山户外发布的活动图片,由一处山体罅隙,踩着岩壁上开凿的石坎可登上主峰,我具然没找到此路径,只能望峰兴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寨风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寨远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徒步轨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生长得如此曲折,这棵树经历了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附:2018年7月22日“杨山记”</p> <p class="ql-block">杨山记</p><p class="ql-block">7月21日下午,随跑友赴嵩县杨山,参加“杨山森林穿越”长跑比赛。杨山风景区位于嵩山木植街乡西南28公里的大山深处。21日傍晚抵达,入住滚石坪村某组农家——“森林人家”14号院。这样统一建制的“森林人家”共19处,另有数处接待能力大小不一的农家宾馆散布四周。农家聚居区群山环抱,溪流淙淙,多翠竹。果园、药林之外,还有成片成片的板栗树,保持着山地的原生态。这里海拔1100米,盛夏午间最高气温27℃,是个消暑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杨山,据说因杨六郎在此屯兵而得名。杨六郎,即杨延昭,为北宋抗辽名将。杨六郎常年驻守北宋北部边疆,率军与进犯的辽兵交战,怎么可能在中原腹地的“老”山窝里屯兵?据记载,杨延昭曾于河北徐水附近的“羊山”伏击辽军,大胜——嵩县杨山之“六郎屯兵”大概是从这里附会来的。有学者根据《山海经》及《水经注》等古籍推断,嵩县“杨山”,实为“阳山”耳。杨山也好,阳山也罢,清末乱世乃至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这片默默不名的山地,带着一股子“匪”性,闯进历史的画卷,留下其不可或缺的一页。</p><p class="ql-block">杨山,不但是嵩县“刀客文化”的发轫地,更是民国时期众多从嵩县走出的将领及其部属们的“精神地标”!杨山,就是嵩县的“黄埔军校”——王天纵、石言、刘镇华、张冶公、柴云升、憨玉琨、武衍周、万选才、李遇春、庞文仲、邢清忠、韩文英、阮勋、宋天才……这些曾经在民国军界、政界显露头角的人物,或草莽英雄,或投机分子,都深深地打着“杨山出品”的烙印。</p><p class="ql-block">清朝末年,鸣皋(今属伊川)刀客王天纵在这里聚众起竿,结营建寨——杨山锋芒初露。王天纵为人侠义,颇具胆识。进驻杨山后,他以山寨为中心,划三十华里内为保护区(居民负责供给山寨柴草、疏菜)、三十华里外六十华里内为半保护区(由富户向山寨摊兑供给和运送粮食)、六十华里外为公道区(飞叶子传书向富豪索要钱布)、公道区之外方可武力截劫公款和巨货。为约束部众,王天纵还制定三大铁律:一,不准奸淫妇女;二,不准在保护区、公道区内抢劫;三,不准私吞公财,不管谁经手的粮食、财物必须全部交公。</p><p class="ql-block">王天纵的队伍纪律严明,不断发展壮大。为应对官兵的围剿,他还联合本县其他素有“仁义”之名的刀客队伍,与潭头(今属栾川)的孙琯、马老三、孙柄,德亭的陶福荣、彭婆(今属伊川)的张治公、潭头柴云升、大章关金钟、德亭憨玉琨拜把子结义,成为著名的“杨山十兄弟”。王天纵排行老六,以威信最高被众人公推为首领。除此而外,王天纵还与周边永宁(今洛宁)、宜阳、伊阳(今汝阳)、鲁山、宝丰等县的各大杆首结盟,互为支援与呼应。自此王天纵声威大震,被誉为“中州大侠”。</p><p class="ql-block">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同盟会会员石言、刘镇华的影响下,王天纵在杨山宣布起义。嵩县刀客队伍在龙门集结,拟在王天纵的率领下攻打洛阳。因攻城计划泄露,清军布防严密,王天纵在石、刘建议下,丢开洛阳,率部西出潼关,投张钫的“秦陇复汉东征军”,得到张钫的赏识。杨山义军破函谷、取灵宝、打渑池,进一步东进失利后,王天纵南下,率部攻陷南阳。</p><p class="ql-block">1912年,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调王天纵进京任职。袁世凯对付王天纵的手段,跟对付蔡锷的差不多,是既赏识器重,又不放虎归山。王天纵窝在北京5年,干的最痛快的一件事,是率卫队攻破张勋公馆,打断了张勋复辟的美梦。1917年,王天纵在上海谒见孙中山,孙任命他为靖国豫军总司令,负责组建河南靖国军,与军阀作战。1919年,王天纵在四川参加五省靖国军事会议期间,不幸染病去世,终年35岁。</p><p class="ql-block">1912年,没有了王天纵的杨山义军由陕西开回河南,被改编为“镇嵩军”。关于“镇嵩军”统领,因德高望重的石言(嵩县九店人)坚辞不就,张钫无奈将这一职位委任给了投机分子刘镇华(巩义人)。柴云升、张治公、憨玉琨、武衍周等率领的“杨山兵”就都落在了刘镇华手里。这些杨山将领及其部属在国民革命战争及其后抗日战争时期的祸行义举不再赘述……</p><p class="ql-block">这些将领中,据记载,最后一个回归杨山故寨的是宋天才。宋天才,田湖人,1920年,随万选才入陕投镇嵩军憨玉琨部。在1925年“憨胡之战”憨败自尽和1930年中原大战万选才被诱杀后,宋天才率部投蒋。宋天才在闽赣交界围剿过红军,在福建沿海抗击过日寇,1938年守厦门失利,辞职返乡。1944年,日军进攻豫西,嵩县沦陷,日军三顾宋宅,请他出山坐镇洛阳,都被宋拒绝,为防不测,宋率队避居杨山年余。</p><p class="ql-block">王天纵落草杨山,营建山寨,凡衣食军用之需诸如营房、食堂、粮仓、布库、铁匠铺子、裁缝作坊等无不齐备。就地取材,营寨尽为木石构造。1947年,陈谢兵团攻打嵩县,杨山将领宋天才、李纯如、徐鹏云、张淇录等参与组织抵抗。县城被攻破后,一支残余逃往杨山,解放军尾随而至。此次所住森林人家14号院一位老人说,他父亲亲眼见“八路军”打杨山,几排炮打上去,山寨燃起大火,因有其它退路,等“八路军”冲上去时,山上的“匪兵”早已逃遁,不见踪影——杨山解放!</p><p class="ql-block">“5A嵩县,大美杨山”。杨山重回人民手中70年后,即2017年,这里举办了第一届“杨山森林穿越”长跑比赛,聚啸山林的,不再是刀客,而是跑友。今年是第二届,22日上午比赛,山路环线,全程近14公里。此次比赛中,我最“拉风”的一件事,是在赛道12公里处,邀请在路边助威的三个山中少年和我一起奔跑。我们一起跑了将近2公里,四人肩并肩、手拉手冲过“凯旋门”,为我的这次“参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2日下午,10余名跑友相约往陆浑水库游泳——碧波荡漾的伊河水在酷暑里别具吸引力,我放弃了登“大寨”的打算,杨山的“大美”此次无暇进一步领略。</p><p class="ql-block">虽然没登山寨,但在网上查看了一些图片——大寨所在的山岭上光秃秃的,应了那句话——能烧的全烧了,这里只剩下了石头……</p> <p class="ql-block">2018年7月,杨山跑步时的照片,4年一晃而过,照片上的三位少年如今怎么了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