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明,寻味端午” -------奉新四小“端午节”劳动实践活动

秀丽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我们迎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挂艾叶菖蒲、 赛龙舟、编彩绳、佩香囊、饮黄酒的习俗。</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我校开展“传承文明,寻味端午”假期劳动实践活动。在端午节文化的搜寻、思索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span></p> 心灵手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二年级学生,通过查阅了解蛋袋和香囊的制作过程料,制作蛋袋、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孩子们还通过稚嫩的小手,画出五彩斑斓的咸蛋彩绘,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崇敬。</span></p> 秘制美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四年级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制作虾须、茶叶蛋等传统美食。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制作出香喷喷的奉新本地特色小吃,更添节日气氛。在实践中体验制作端午美食的乐趣,感受浓浓的亲情,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span></p> 粽叶飘香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六年级学生和家人一起挂艾草、菖蒲,洒雄黄,包粽子。艾草和菖蒲都有驱除蚊蚁,杀虫灭菌的作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艾草和菖蒲挂在门上,用以驱邪祛病。端午节的民俗很多,但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载体。粽子主要是用粽叶包糯米,里面可以加一些馅,做成不同口味,如肉粽、红豆粽,蛋黄粽等等。孩子们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分外香!</span></p> “绘”端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吟一首诗,赏一幅画,当古诗与绘画结合,一诗一画,就是一场诗词大“绘”。学生办起手抄报,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挂艾蒿、赛龙舟的传统,祭祀仪式、季节劳作的习俗等,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些备受推崇的文化习俗里折射的都是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span></p> “诵”端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端午节不只是一个纪念屈原的日子,也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诵读,一句句饱满深情的介绍,充满着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向往,同学们用深情的朗诵唤醒大家慎思追远、激发大家满怀豪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人,做一个能回报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端午主题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span></p>

端午节

端午

粽子

学生

文化

菖蒲

传统

艾草

制作

香囊